“我的教育方式不當,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被告人小花(化名)在法庭上滿含悔意地訴說著。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審理了一起公訴機關指控親生母親毆打孩子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小花因教育孩子方式不當,體罰毆打孩子,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緩刑兩年。(9月17日《現(xiàn)代快報》)
千百年來,在很多中國家長的認知里,教育子女是家庭的私事,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外人管不著。而且,按照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語一直被很多家長奉為圭臬,深信不疑。所以,在現(xiàn)實的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長以愛之名,動輒體罰孩子,甚至把體罰孩子作為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手段。有一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6成家長打孩子。數(shù)據(jù)還顯示,在2008年至2013年間曾發(fā)生697起虐童案,超8成是父母施暴。
這起親生母親體罰毆打孩子被判刑案件,實際上是以司法判例形式,重申父母不能以愛為名肆無忌憚地體罰子女,也為中國式家庭教育敲響警鐘,具有非常現(xiàn)實的警示意義和導向作用,值得廣大父母引以為戒。
從法律角度和社會角度來看,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父母教育子女并不能為所欲為、我行我素,必須在法律的許可范圍之內(nèi)進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創(chuàng)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應當履行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監(jiān)護職責,不得實施虐待、遺棄、非法送養(yǎng)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親生母親以“愛”和“管教”為名,動輒打罵孩子,致使孩子受傷,其行為不僅構(gòu)成了家庭暴力,而且觸犯了刑法。從這個角度說,親媽因為體罰孩子被判刑,一點也不冤。
事實上,從家庭教育角度講,父母把體罰甚至虐待作為管教孩子的主要手段、慣用手段,并不是一種科學、正確、高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動輒體罰孩子,只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很容易導致孩子從小產(chǎn)生恐懼感、自卑感、無助感,失去安全感,甚至造成嚴重的心理扭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父母動輒體罰孩子,還可能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構(gòu)建和諧的親子關系??茖W、正確的家庭教育,父母應當在教育孩子時多一點耐心,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學會表達對孩子的愛,通過傾聽和對話,讓一家人成為彼此生活中最堅實可靠的力量。
當然,要終結(jié)父母體罰孩子的錯誤的家庭教育,除了以案普法,依法追究家長的法律責任之外,更關鍵的,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應當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平臺和渠道,組織家庭教育專家普及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正面管教方法,提升家長的教育認知水平,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讓家長從心里主動向體罰教育說“不”,不再把打孩子當成管教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