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我和媽媽來到了南京秦淮河。初到時,是正午時分,跟著導(dǎo)航到了目的地卻不見河的蹤影,空氣濕熱濕熱的還夾雜著水汽和苔蘚清香的味道。
我們的酒店就在秦淮河上方,露臺下就是河。河道不是很寬,大概只能容納兩只船并排通過,河水翠綠卻不顯渾濁,仿佛是綠葉落下后染成的。它不像小溪那樣蜿蜒曲折,更不像大海那樣波濤洶涌,只是直直地緩緩地流,岸邊連堤都不用筑。河邊都是像酒店這樣的人家,看到這兒,我心中多少是有點失望,難道文人墨客留墨于此的秦淮河只是這般模樣了?
天色漸暗了,河邊、橋上、屋子里的燈都亮了,點綴著秦淮河,遠(yuǎn)方的橋洞中游船涌來,一艘接著一艘,游人的歡笑聲給秦淮河蒙上了一層夜的喜悅。這河水平穩(wěn),不仔細(xì)看都會誤以為是靜止的。這條綠絲帶從遠(yuǎn)方綿延到更遠(yuǎn)的地方,坐在露臺上,感覺有著前所未有的平靜,頗有“我在岸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卻在看我”的意境。
出了酒店,我們來到秦淮河畔的夫子廟,這里人流如潮,許多女子身穿漢唐時風(fēng)格的衣裙,剎那間,好似看到“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場景。這里的河道寬多了,是一個渡口,人們排隊上船然后乘船歸去。
這里的橋別具一格,從側(cè)面看如半輪明月,水中有橋,橋中有月,一時間竟分不出哪里是水。佇立橋頭,兩岸風(fēng)景一覽無余,秦淮河引著兩岸流向遠(yuǎn)方,越遠(yuǎn)、越細(xì),直到成為一個點與漆黑的夜融為一體。水面飄來幾句江南小調(diào),似水柔情,悠遠(yuǎn)綿長。
秦淮之美不僅是眼前所見,更是一種穿越千年的奇妙感,我所看到的是千年前古人曾觀賞過的景色。跨越千年,我們發(fā)出同樣的贊嘆,懷著同一種心情夜游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