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陽光明媚得過分,我們一家禁受不住大自然的誘惑,又來到了順峰山公園那塊高低不平的大草灘上。走到草灘高處,整個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目光追尋著遠處翱翔的鷺鳥,望向城市的外圍,波浪般的青山在天際線下蕩漾著,托舉起座座鋼鐵高樓,與公園內(nèi)刺穿天際的古塔遙相呼應(yīng)?,F(xiàn)代與古代在同一片天幕下對話、融合,讓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覽眾生的豪情來。春天,萬物勃發(fā)之時,正當(dāng)如此!
走下高坡,與家人在草灘邊愜意地散步,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之前從來沒有踏足過的角落。或許是這個角落平時被人們踩踏得多了,周邊的地面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只有一棵殘弱的枯樹如同一位耄耋老人站立在那里。經(jīng)過一個冬天,枯樹更加寥落,只有纖瘦的枝干在空中凌亂,滿身傷疤,張牙舞爪地想攥住最后一絲春的氣息。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了幾分不喜——這樣的生存姿態(tài),未免過于狼狽丑陋。但轉(zhuǎn)念一想,又有什么生命舍得退出春天呢?臨走前,淡淡的惋惜壓在我心底,盼望著,或許來年……
終于,盼來了今年春。恰逢小雨過后,草腥味四處彌漫,刺激著龜縮了一個冬天的腦袋,隱隱約約又想起了去年的枯木。它還在嗎?我與朋友沿著橋邊一路走去,四處張望,映入眼簾的綠愈發(fā)旺盛,但還是沒有找到那個蕭索的影跡。我仍然不死心,憑著記憶找到了去年的那個角落,這才恍然大悟——曾經(jīng)傴僂的枯樹已經(jīng)伸展開手腳,枝條變得健壯而豐滿,在末端伸發(fā)出掩掩映映、層層疊疊的綠云;燦爛的陽光下,那份樸素而渾厚的綠直照心底;星星般的白花點綴其間,仿佛是過去曾遭受的苦難悄悄孕育出的美好。眼前的一切讓我躁動的呼吸寧靜下來,我不由得駐足欣賞良久。在路人的贊嘆聲中,去年的惋惜已經(jīng)煙消云散。
時光里,生命若能承載丑與痛,若能容忍不完美,那么來年,定會收獲穿透身心的春光。
穿越漫長的冬季,枯樹也能生花。
●點評
小作者寫了自己兩次遇見枯樹的經(jīng)歷,第一次枯樹蕭索,讓人惋惜;第二次枯樹生花,令人贊嘆。在“水泥森林”的公園中,跨越兩個春天,“我”的情感變化更為豐富,有豪情,有欣喜,有驚喜,更有對生命的深思,這些都在小作者優(yōu)美的筆觸下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