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遺忘與衰老、愛與陪伴的童話。
《外婆變成了麻貓》是新銳兒童文學作家慈琪創(chuàng)作的一部關于遺忘與衰老、愛與陪伴的童話,也是一個讓孩子們思考如何關愛老人的溫暖故事。這部作品對阿爾茨海默病這一現(xiàn)實題材進行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探索,通過一個充滿樂趣的幻想故事將這個稍顯沉重的生命話題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字里行間充溢著真摯深厚的祖孫情,它讓我們相信雖然時光可以剪碎人的記憶,但是愛可以讓記憶永存。
選題的誕生:遇見“麻貓的故事”
慈琪是一位非常有才氣、特別有想象力的90后兒童文學作家,主要創(chuàng)作童話和童詩。我特別想用“古靈精怪”來形容她,因為她腦子里總是會冒出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讓你倍感驚喜。最初認識慈琪,是源于《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童話,相信很多人對這篇文章都不陌生,因為它入選了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慈琪也曾因此被稱為“當代最年輕的課本作家”。這篇童話結(jié)構精巧,蘊含溫厚的悲憫情懷,讀來仿佛有一股暖流緩緩滲進我們的心里,曾經(jīng)打動無數(shù)讀者。后來,我又閱讀了她的《我講的故事都不是真的》《貓的獸醫(yī)》等作品,視角獨特,時常突破常規(guī)思維,極具創(chuàng)新性,給人一種久違的驚奇感和陌生化的體驗。2021年,我策劃了一套中國原創(chuàng)童話書系“童話里的成長課”,邀請一批國內(nèi)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所以,我就給慈琪寫了封約稿信,希望她能寫一篇童話。慈琪欣然答應,并順利交付稿件?!巴捓锏某砷L課”主要的受眾群體是一、二年級的孩子,而這部作品更加適合三年級孩子閱讀,所以我們果斷決定將這部作品單本出版??紤]到單本發(fā)行,體量上還是單薄了些,同時也為了跟慈琪有一個長期的合作,我決定做一個新的書系?!锻馄抛兂闪寺樨垺穼懙氖顷P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個非常貼近現(xiàn)實,也跟兒童的生命成長密切相關的話題,于是,我就想到了可以做一套關于兒童生命成長的童話作品。兒童成長的過程,也是和一個個生命難題相遇的過程,疾病、離別、挫折,生活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個挑戰(zhàn),而成長就是一次次地去面對這些挑戰(zhàn),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答這些生命難題。如果有一部作品,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給予解答和引導,讓孩子不僅能讀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還能學會敬畏生命,收獲堅韌與良善,我想,那是非常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于是,便有了“生命樹系列”。生命之樹寓意著生生不息,不懼風雨。我想,這一寓意便是這套書想要傳達給孩子的,希望孩子讀過之后能夠懂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強樂觀、充滿善意地面對,永遠保持活力。
圖書的打磨:成就“麻貓的故事”
看完書稿后,我被深深觸動了。故事中的外婆深陷阿爾茨海默病的困擾,每次發(fā)脾氣都會變成麻貓。隨著病情的加重,變成麻貓的外婆跳出陽臺,離家出走了。外孫女一朵緊緊跟隨著麻貓,踏上了歷險之旅……作品用幽默、夸張的語言描述了老人失智后的世界,以溫暖而靈動的方式呈現(xiàn)了記憶的美好、愛與勇氣的神奇力量,還著力表現(xiàn)了一群孩子的覺醒和成長。書中流露出濃濃的祖孫情,引導孩子們懂得尊重和呵護老人,用心陪伴老人編織新的明天。2022年11月,選題論證通過之后,這本書就進入了正式出版流程。
反復打磨文本
這部作品文筆流暢,描寫的人物和故事也很生動,整體來講,作品的完成度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在梳理文本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多處存在邏輯上的漏洞。比如,原書稿第十章的內(nèi)容邏輯不清晰。這一章節(jié)結(jié)尾處說:“在貓石新一輪影響下,兩條腿動不了,四條腿的跑掉了。”但是從下文來看,跑掉的只有施展魔法的老鼠,變成動物的老人還在孩子們手里抱著,而且,貓石的影響力存在多長時間,文中也沒有交代清楚。再比如,現(xiàn)實空間中,一朵和麻貓在樹洞里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而進入虛擬空間后,天卻還亮著,由此看,兩個空間的時間是不一致的,但是書稿中并沒有交代清楚,容易誤導讀者。慈琪老師聽了我的建議后,非常贊同,馬上進行了修改。我和同事們常說,越簡單的稿子,感覺越容易落下錯誤。《外婆變成了麻貓》篇幅不長,但是我卻反復編校了好幾遍,每看一遍,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在編輯加工時,我堅持的原則是“多就少改,改必有據(jù)”,嚴格依據(jù)出版規(guī)范,查閱各種工具書,修改字詞、標點、語法、邏輯等方面的錯誤,并且反復編校,力求實現(xiàn)零差錯。
尋找最合適的插畫師
對于一本全彩印刷的圖書來說,插圖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能夠以精美的品相呈現(xiàn)給讀者,離不開美編武老師的辛苦付出。為了找到合適的插畫作者,那段時間,她沒有一天是睡踏實的。最后我們選定的插畫作者是西年,西年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插畫師,也是一位原創(chuàng)繪本作者。他的繪本作品《小妖怪的一天》獲得2019年金鑰匙繪本創(chuàng)作大賽銀獎,他的畫風就是我們想要的,試稿我們也很滿意,于是,我們有了一次愉快的合作。這本書的設計里也有很多武老師的創(chuàng)意和心思,在內(nèi)文插圖繪制時,為了方便讀者辨認出插畫中動物和人物的對應關系,武老師想到可以在動物和人的形象上設計共同元素。比如,麻貓頭上戴一頂外婆的帽子,兔子戴一副外公的眼鏡,鸚鵡脖子上戴著奶奶的項鏈。在封面構圖階段,如何讓本書不可缺少的元素“外婆”“小女孩一朵”“麻貓”三者同時出現(xiàn),我們想了很多方案,最后還是武老師想到可以采用封一畫麻貓和小女孩擁抱、封底畫外婆和小女孩擁抱的方式。這樣既可以讓外婆和麻貓形成一種呼應,還使得封面更加亮眼,畢竟麻貓的形象足夠吸引眼球,同時簡單的擁抱動作,也能清楚地表達作品的主題——愛與陪伴。
營銷推廣:讓“麻貓的故事”走進讀者心里
《外婆變成了麻貓》順利出版后,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做好營銷推廣工作,讓“麻貓的故事”走進讀者心里。為此,我們做了多種努力和嘗試。2023年6月,《外婆變成了麻貓》入選“百班千人”2023暑期三年級共讀書目。為配合“百班千人”的共讀活動,我們做了圖書宣傳視頻、商詳頁、實拍圖、微信等,同時還邀請本書作者慈琪以及兒童文學作家馮與藍錄制推薦視頻。2023年10月22日,閱讀推廣人、繪本專欄特約作家何偉老師,在其視頻號上做了一場慈琪的專訪,重點推薦了《外婆變成了麻貓》這本書,反響不錯。此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小學生時代》《文學報》等也對本書進行了推介。本書的書評也得到媒體、報刊的大力宣傳,明天出版社的微信公眾號也同步刊發(fā)。2024年“4·23世界讀書日”,作者慈琪接受環(huán)球網(wǎng)采訪,重點介紹了《外婆變成了麻貓》,環(huán)球網(wǎng)、環(huán)球時報等發(fā)了相關報道?!锻馄抛兂闪寺樨垺纷猿霭嬉詠?,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入圍2023年度“中國好書”,榮獲第35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最佳文字獎提名獎,入選2023央視讀書精選“十大童書”“央視讀書精選秋季榜單”《2023年全國小學生暑期分年級閱讀推薦書目》、親近母語三年級閱讀推薦書目、《文學報》2023年度最佳童書。
對我來說,能夠遇見并成就“麻貓的故事”無疑是幸運的,讓“麻貓的故事”走進讀者心里,陪伴更多的孩子一起長大,更是我所期待,并努力去實現(xiàn)的。
(本文作者為明天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