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幾乎都有極強的探索精神,對未知的一切往往充滿好奇,總是跟在家長的身后問這問那。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家長的思維猶如安了馬達,不停地為這些怪想法作答??此铺湫苑堑膯栴},有時居然藏有深意。認真呵護這份好奇與探索,其實就是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女兒小時候,每晚我都給她講童話故事,但有時會故意不告訴她故事的結(jié)尾,讓她展開想象續(xù)編。她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創(chuàng)編。
記得講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衣》時,女兒是這樣創(chuàng)編的:“媽媽,皇帝的新衣其實就是一件什么也沒有的‘空氣外衣’,為什么聰明的皇帝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呢?媽媽,騙子可真是壞蛋?。∷麄凃_了皇帝那么多錢財,卻沒有縫制出好看的衣服。為了懲罰他們,我想請皇帝脫下他的那件新衣讓騙子穿,在街上走一走,讓人們都嘲笑他們?!焙⒆油耆两跓o拘無束的想象世界里,她的觀點總是愛憎分明的,壞人就該有壞的結(jié)局。
女兒編出來的故事,經(jīng)過她自己的思考,有著獨特的兒童視角,讓我時常感到新奇,聽起來更有趣、更煽情。我一次次地被她的小世界感染著,吸引著。也正是這樣,沒有謎底的故事,有了萬千個結(jié)局。在每個卓爾不凡的結(jié)局中,我看到女兒探索著慢慢成長,像一枝綠色的藤蔓,學(xué)會了攀爬與上升。
盧梭曾說,教育的藝術(shù)是使學(xué)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為了使他對你所教的東西發(fā)生興趣,那就不應(yīng)該使他的腦筋對你所說的話是那樣的默認,就不應(yīng)該使他除了聽你說話以外,便無事可做。給孩子的思想充分留白,并讓孩子“有事可做”“有法可想”,自主思索與探究,不知不覺中,她的思想逐步得以升華。
小孩子都喜歡科學(xué)小實驗,女兒也不例外。每個小實驗,她都投入全部的專注與熱愛。印象最深的是女兒六歲那年,有一次她自己嘗試做簡易手工香皂。試驗原料有面粉、少許刮下來的香皂片,膠水等。整個制作過程非??简灪⒆拥膶W⒍取⒛托呐c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女兒認真地按比例調(diào)配原料,然后細心攪拌,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墒?,反復(fù)幾次都沒有成功,眼看著用光了三瓶膠水,依然沒有做成香皂。
女兒來來回回地忙著,一會兒到廚房抓一把面粉,一會兒去衛(wèi)生間洗刷試驗器材。每開始新的一次試驗,都不是簡單的重復(fù),她要思考上一次失誤在哪里,才重新開始。我在一旁提醒她仔細觀察,可我從不揭曉問題的所在。這樣,女兒在未知的路上求索,用自己的思維去丈量,努力了無數(shù)次都沒有成功。女兒自言自語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之母?!币苍S那些科學(xué)家都是這樣給自己鼓氣的吧!
直到半夜,女兒終于做成了一塊小香皂。她高興地手舞足蹈,對自己千辛萬苦得到的成果分外珍惜。后來,我一直戲稱這是差點用了“一整袋面粉”的試驗。
正是這“一袋面”的實驗,讓我聯(lián)想起盧梭的提醒:“如果你的頭腦常常去指揮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頭腦就會變得沒有用處?!痹诤⒆映砷L的過程中,我們用線索為他們點亮逐夢的光,孩子自然會追光而行。他們沿途努力探尋而來的謎底,則是父母所給予的最完美助力。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