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曾說:“閱讀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取?。對小學生而言,多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在心靈的墻上打開了一扇窗,能讓學生看到更廣闊的天空,學到更多的知識,收獲更多的快樂?!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整本書閱讀經(jīng)驗,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梢?,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積極影響。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很多小學生被電子產(chǎn)品吸引,難以靜下心來閱讀,尤其對紙質(zhì)書籍缺乏興趣。這導致學生的閱讀量不夠,缺乏詞匯積累,寫作成了一大難題。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快樂成長,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課題。文章從策略引領(lǐng)和成果展示兩個方面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一、策略引領(lǐng),共沐書香
(一)家校合力,創(chuàng)設(shè)溫馨“悅”讀場景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苯處熆梢詫⒋私逃艞l分享給學生,并組織學生討論閱讀的意義。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書無聲,但卻是最好的老師”,書能提升氣質(zhì),涵養(yǎng)內(nèi)在;書能豐富生活,添彩童年。如果學生能每天浸潤在悠悠書香中,可以從“閱讀者”轉(zhuǎn)變?yōu)椤皭傋x者”,班級也將變?yōu)閺V納博采的書香家園和心靈棲息的精神樂園。這樣,學生會大受啟發(fā),激發(fā)閱讀欲望。
教師可以和家長一起置辦班級閱讀角,讓學生有書可讀。家委會可以為學生采購精美的書架和豐富的圖書,學生也可積極捐獻圖書,如《小刺猬理發(fā)》《神筆馬良》《七色花》《安徒生童話》《中國民間故事》《愛的教育》《木偶奇遇記》《小布頭奇遇記》等,并將這些圖書整齊地擺放在閱讀角。秉持“用心教,用愛育”的理念,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布置閱讀角,如填充幾株綠植、裝點幾幅字畫等。如此,閱讀會成為風靡班級的課間活動。以筆者所在班級為例,小小閱讀角里,小草在漸漸長葉、爬蔓,花在悄悄綻放、吐香,而學生在閱讀、交流、觀察中提高審美能力,不斷成長。如果說,教室是一本立體、多彩的魔法書,那閱讀角就是其中充滿花草香的一頁,它具有神奇的感染力,能帶領(lǐng)學生走向廣闊的精神世界。
(二)行動指導,加深多元“悅”讀體驗
朱永新教授曾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痹趯W生暢游書海、品味書香時,教師應在閱讀方式上給予他們指導,并以晨光誦讀、親子閱讀、存折閱讀、漂書閱讀、反思閱讀等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機會,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閱讀體驗,提升閱讀品質(zhì),享受閱讀快樂。
1.晨光誦讀。當清晨的曙光照進校園,學生就可以開啟晨讀之旅。教師可以引領(lǐng)學生誦讀旋律優(yōu)美的《聲律啟蒙》,朗朗上口的《笠翁對韻》;可以適時安排唐詩宋詞、名著經(jīng)典、小古文等讓學生誦讀;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選擇一些富有情趣、能引發(fā)心靈共鳴的書籍,讓學生在誦讀中自省感悟等,使學生浸潤在書海里,陶醉在書香中,讓學生的“悅”讀生活在晨光中啟程。
2.親子閱讀。有一份責任叫家校共育,有一種磁場叫親子閱讀。親子閱讀活動以書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能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培育親子閱讀的良好生態(tài)。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教師可以向家長宣講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爸爸勝過好老師》等書籍,引起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教師還可以召開以“大書迷帶動小書迷”為主題的家長會,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增強親子閱讀活動的效果。教師也可以鼓勵家長在家里建立“家庭書架”,制訂閱讀計劃,用閱讀喚醒孩子,用閱讀塑造孩子,用閱讀給孩子打造一片寧靜的天空。為提高閱讀質(zhì)量,教師應讓家長和學生明確親子閱讀的要求,如全員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親子閱讀時間,讀書時全員不看電視、不刷手機、不講廢話、不隨便離開座椅,閱讀后互相分享感受。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帶孩子去社區(qū)、圖書館等不同場景進行廣泛閱讀,指導孩子在家利用線上資源進行閱讀等。這樣的親子閱讀活動不僅能提高家長開展親子閱讀的技能和信心,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存折閱讀。生活中的存折是用來存錢的,而閱讀存折是用來存閱讀量的。教師可以把閱讀存折推薦給學生,以積分的形式督促學生參與課外閱讀。學生可以把每天的閱讀內(nèi)容及閱讀量存入存折,當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時,可以找教師兌換小星星貼紙,兌換完后可以繼續(xù)存入。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同時,家長也可以參與,以存折閱讀的方式和學生一起漫游書海。
4.漂書閱讀。古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教師可以建議班級學生采用漂書閱讀的方式,相互交換書籍。教師可以在班上開辟一處“漂書島”,讓學生放入“漂書”,比如:讓學生愛不釋手的《搖搖船》《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愿望的實現(xiàn)》等;讓學生沉浸其中的《格林童話》《稻草人》《一千零一夜》等;讓學生爭相閱讀的《蘋果樹上的外婆》《丁丁歷險記叢書》《列那狐傳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昆蟲記》《十萬個為什么》《森林報》等;讓學生回味無窮的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讓學生心生向往的《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這種“漂書”的方式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還能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
5.反思閱讀。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與閱讀相關(guān)的名言和故事,同時在閱讀方法、閱讀內(nèi)容、閱讀習慣等方面給予學生細致引導,讓學生學會反思閱讀的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反思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勾畫積累,學會品析、摘抄好詞佳句,從而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將學生引向深度閱讀。教師可以設(shè)計“走進童話閱讀記載單”“走進寓言閱讀記載單”等,讓學生在閱讀共讀書目后填寫閱讀單,并定期在班級展示和評比,鼓勵學生海量閱讀、精細化閱讀。如此,學生在閱讀中博采眾長,日益精進,能夠有效提高閱讀和習作能力。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熱情,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文章打印出來,配上漂亮的封面,署上學生的名字裝訂成冊,掛在閱讀角供大家賞析。
(三)設(shè)計活動,開展豐富“悅”讀實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設(shè)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元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參與“悅”讀實踐。這有助于發(fā)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力,激發(fā)學生的“悅”讀熱情。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設(shè)計如下活動。
1.尋找錯字別字。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日益提高。通過“尋找錯別字”活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尋找錯別字、辨別錯別字、分析錯別字的良好習慣,助力學生用腳步丈量“悅”讀生活,用行動感知“悅”讀樂趣。
2.誦讀名言警句。教師可以在班級宣傳欄或黑板上寫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名言警句后,讓誦讀并積累名言警句成為學生的日常閱讀活動之一。類似名言警句很多,如“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等。這些名言警句、勵志短句能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引領(lǐng)學生泛舟書海,攀登書山。
3.走進讀書沙龍。讀書沙龍內(nèi)容豐富多樣,形式五花八門,學生既可以談談讀書心得,又可以講講故事內(nèi)容,還可以進行詩歌朗誦,聊聊閱讀樂趣等。學生可以在沙龍活動中展現(xiàn)個性、散發(fā)魅力。同時,讀書沙龍能將廣泛閱讀、興趣閱讀、自由閱讀、特色閱讀等理念帶進班級,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4.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好書推薦活動是學生喜歡的活動之一。在筆者組織的好書推薦活動中,有的學生推薦了《綠野仙蹤》,故事中的小伙伴相互鼓勵,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次次感動著他;有的學生分享了《昆蟲記》,書中呈現(xiàn)的奇妙的昆蟲世界激發(fā)了其他學生的探究欲;有的學生推薦了《魯濱孫漂流記》,在分享這本書時,他的眼睛里盛滿了“想去外面的世界見識一番”的渴望;等等。實踐證明,好書推薦活動能夠營造充滿智慧、生機和文化底蘊的書香班級氛圍,并極大地點燃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5.打造家校社生態(tài)閱讀圈。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應得到家長的支持,鼓勵家長定期開展家庭閱讀活動,并提倡家庭之間開展閱讀實踐交流。這有助于營造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閱讀活動,并主動給大小鄰居講故事、分享閱讀感受。通過以上舉措,營造家校社三位一體的閱讀氛圍,打造協(xié)同育人的生態(tài)閱讀圈。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與家長和學生溝通,通過QQ、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以照片、短視頻等形式及時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優(yōu)秀書籍,交流親子閱讀成果,增強家長和學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6.評選“悅讀”之星。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而且小學生的自律性較差,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及時督促和檢查。為了讓學生堅持閱讀,提高閱讀品質(zhì),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開展閱讀檢查、評比活動?;蚴桥e辦讀書報告會,或是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或是評比表彰課內(nèi)、課外的閱讀積極分子,給予“悅讀之星”“優(yōu)越悅讀者”等榮譽稱號。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了閱讀的動力和積極性,大部分學生為了得到榮譽稱號,會堅持閱讀。同時,每一名獲得榮譽稱號的學生都會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如此,學生能在“悅”讀中博采眾長、共同進步,從而在“悅”讀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和踏實。
二、成果展示,啟智潤心
經(jīng)過教師的引領(lǐng)和家長的督促,學生能逐步養(yǎng)成閱讀習慣,并取得顯著的閱讀效果。因此,臨近期末時,教師可以開展心得交流會、小報評比會、故事講述會等活動,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將活動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制作成推文、海報、短視頻等進行發(fā)布,以進一步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
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某學期學生閱讀書目合計235本、讀書心得45篇;學生自制讀書小報35份、好書推薦PPT32份;班級評選出的“悅讀之星”25人、“悅讀者”40人、“書香家庭”10個;在校級評選獲得“讀書之星”的3人、獲得“書香家庭”的2個;多名學生的作文被《少年先鋒報》《重慶晚報》《今日教育》等報刊征用;班級博客和班級QQ群展示的學生閱讀活動(含家庭閱讀活動)有200多人瀏覽。
筆者深切感受到,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筆者所帶班級已經(jīng)成為名副其實的“書香班級”:班級的閱讀記載表上記錄了“悅讀者”的成長足跡;學習墻報上貼上了豐富多彩的閱讀采集單;閱讀角上掛滿了學生的閱讀瞬間;等等。在這種濃厚的閱讀氛圍下,閱讀成為“悅讀”,閱讀者成為“悅讀者”。有的學生在分享閱讀感受時說:“我是書迷,這學期讀了十多本書,增長了不少見識,積累了很多好詞佳句,閱讀能力大大提高,作文也越寫越好?!庇屑议L分享“家庭悅讀”經(jīng)驗時說:“為了支持女兒閱讀,我為她在市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卡,還鼓勵她與同學交換書籍閱讀,女兒的閱讀興趣越來越高了?!?/p>
閱讀成果展示既見證了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博覽群書、暢游書海的成長之旅,又展現(xiàn)了學生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精神力量。書中的正能量鼓勵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各種事情,以開闊的心境包容和理解他人,可見,閱讀從整體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實踐證明,“悅讀生活”點亮了學生的成長之路,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伴隨著他們快樂成長,并使他們受益終身。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qū)朝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