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這種不起眼的植物,是我到了村小教書后才認識的。
“老師,吃雀梅果。”
“這種野果子能吃嗎?有沒有毒?”
“沒有的,我們經(jīng)常吃。”學生說著將幾粒深紫色的果子塞進我的手心,小小的果看上去與藍莓有幾分相似,但是皮質(zhì)更粗糙些。在同本地的老師確認后,我嘗了一顆雀梅果,輕輕咬開果皮,酸甜的果肉立刻充盈口腔。這種清新且甘甜的野果,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于是,我讓孩子們閑時帶我一塊兒去山間找尋這種可口的野果,他們卻告訴我校內(nèi)便有它的身影。雀梅果藏匿在繁密的葉間,仿佛是一群頑皮的精靈,悄悄窺視著校園中師生的一舉一動。我猜想,它們的果實應該是被飛禽所啄食,然后種子在更遠的遠方扎下深根,或許教學樓旁的雀梅藤就是這樣被哪只鳥兒給碰巧捎帶到此地而后開枝散葉的。
我不知在教學樓一側(cè)的整片雀梅藤十年前是什么樣子,它何時長成成片的叢林,然而當我遇見它時,它已如同翠綠色瀑布,從枝頭傾瀉而下。去年的新學期,學校換了新教師,盛夏已經(jīng)過去,天氣好的時候,大家就把桌椅搬出來辦公,以享受自然的舒爽,而雀梅藤花也在這時悄然開放了。雀梅藤的花態(tài)像梅,黃色的花瓣又類似鳥兒的尖嘴,花朵雖小,卻緊緊地簇擁在一起,花香不濃郁,卻足以令人心曠神怡。淡黃色的花朵輕易捕獲我的心,不單因為曼妙的色彩,也因為它溫柔而浪漫的內(nèi)心。更吸引我的是花朵所散發(fā)出的淡淡的清香味,不同于玫瑰的濃郁,也不同于茉莉的甜膩,它仿佛別具一種魔力,我常走到雀梅藤的跟前,深深吸一口氣,那份清香立即涌入心肺,帶走疲乏,治愈身心。每當下課鈴響,我走出教室那一刻,便遠遠望見村小老師改作業(yè)的背影與整片雀梅藤相互映襯,空氣中是雀梅藤花淡淡的香氣,一時間,嗅覺、聽覺和視覺同時沉浸在這片景致之中,這滿樹的野花定然是專門為我們村小而開的,是城區(qū)中絕見不到的光景。
此后,我便遠遠地望見雀梅藤那嬌艷的身影,綠葉間點綴著一簇簇繁星似的淡黃色的雀梅,那些花朵雖小,卻開得熱烈奔放,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這給我靜謐的村小生活帶來了一絲雀躍。
我想,等回到了城里教書,一定再不能在學校里見到這樣純天然的景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