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初讀阮元的《蝶夢園記》,頗為驚嘆。按理說,阮元與蝶夢園邂逅的時間如此短暫,這樣一位嚴(yán)謹(jǐn)端正的學(xué)問家,筆下的《蝶夢園記》卻浪漫雋永,細(xì)膩纏綿。他給園中的異蝶賜名為“太常仙蝶”,在調(diào)離京城后仍題詩作畫,追憶令他魂縈夢繞的蝶夢園?!笆菆@又屬他人,回憶芳叢,真如夢矣。”時光荏苒,幾度春秋輪回,繁花紛謝又盛放,百年之后,跨越歲月的瀚海,后人依舊可從字里行間窺得那翩躚的蝶舞、靜謐的小園,還有那短暫卻光影瀲滟的“蝶夢”。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一次旅程中,由于行程周轉(zhuǎn),我途經(jīng)北京二龍路,突然興起想漫步街頭,無意間步入下崗胡同,有幸目睹了傳說中的蝶夢園。說是蝶夢園,乍一瞧也不過是一處不足十畝的小園,雖在臥云枕月的隱人眼中是絕佳的住處,但若是放到現(xiàn)在來看,恐怕就不足為奇了,比起崢崢五岳、湯湯四瀆,游歷過大好河山的現(xiàn)代人怎么會牽掛這小小庭院呢?
不知為何,當(dāng)我第一次踏入這處小園,一種難以言表的親近感油然而生,這熟悉感沉浸于骨髓,仿佛透過百年光陰的層層迷霧,觸及了某個早已塵封的記憶片段。恍惚間,我覺得自己曾在這一隅之地駐足流連,如今再度重逢,靈魂似乎凌越了時光的迢遞邃谷,喚醒了那份潛藏于心淵深處的昔日蹤跡。那千年古樟雕琢成的大門、栩栩如生的浮雕、隱逸幽深的亭臺樓閣,乃至每一縷清風(fēng),每一片葉落,每一只沐浴在陽光下的蝴蝶,每一瓣點(diǎn)綴著露珠的花蕊,都在低語著這段未訴諸筆墨的再會。
我步入園內(nèi),細(xì)細(xì)觀賞。這處庭院被時光的洪流擱淺,歷經(jīng)了繁花似錦的綻妍凋零,見證了春華秋實(shí)的更迭變遷,卻依然保留著它獨(dú)特的韻味和靜雅的氣息。沿著青石小徑蜿蜒而入,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蔽日,透過斑駁的枝葉,灑下光怪陸離的碎影,鋪陳了一幅幅流動的水墨丹青。那一池碧水映照著藍(lán)天白云,偶有蜻蜓點(diǎn)水,蕩起一圈圈漣漪,是歷史的回音。
園中的花卉爭艷斗麗,各色蝴蝶穿梭其中,輕盈曼舞,不時停歇在花瓣上,仿若再現(xiàn)了阮元筆下的“太常仙蝶”。漫步至園邊一角,那“太常仙蝶”所鐘愛的花叢仍在,盡管歲月流轉(zhuǎn),卻依然引來了無數(shù)蝴蝶翩翩起舞,它們在花間追逐嬉戲,如同一個個靈動的音符,譜寫著一首首無言的詩篇。置身于詩畫交織的奇幻秘境,翩翩彩蝶在花叢間輕盈翻飛,猶如詩意的筆觸在浩渺時空里曼舞,編織出一場瑰麗而迷離的幻想。我坐于石凳之上,閉目傾聽風(fēng)聲、蝶鳴、水流,感受著這古老園林的獨(dú)特韻味,內(nèi)心涌動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文化的熱愛。遙想當(dāng)年,阮元站在曲徑通幽之處,或是獨(dú)自沉吟,或是與友共賞,那淡然的書香與自然的詩意交融,構(gòu)筑了一座心靈的桃花源。
蝶夢園的每個角落都似乎承載著故事,那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氣息交織在空氣中,讓人心生敬意又不禁感慨萬分。我想象著曾經(jīng)的文人墨客在這方寸之地,或揮毫潑墨,或撫琴長嘯,或詠史論今,留下這段對蝶夢園的記憶,他們的才情與情感已深深烙印在這些磚瓦草木之中?;蛟S,在未來的某一個瞬間,當(dāng)有人再次踏足這片土地,也能從文字里感受到今日這同樣的一份感動,以及那個永恒不變的“蝶夢”。
老舊的磚石之上,苔蘚蒼翠斑斕,漫漶于磚石之間,篆刻著大自然的點(diǎn)滴敘事。泠泠溪水向東逝去,幾道晚霞被系住,慢慢浸入鵝卵石的河岸底,暖紅了一整段時光。朱紅色的廊柱歷經(jīng)時光的磨洗,稍顯淡褪,卻依然堅定地支撐起那古韻盎然的飛檐翹角。清泉汩汩從嶙峋怪石的罅隙間潺湲瀉下,天光云影搖曳在一灣池塘中,碧波蕩漾。池中的游魚恬靜自如,穿梭在現(xiàn)實(shí)與虛幻的夢幻泡影間,猶如塵世浮華般短暫易逝,卻令人流連忘返。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