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開封市第二大糧食作物,玉米單產(chǎn)水平直接影響到全年糧食產(chǎn)量,良種良法配套技術(shù)的推廣應(yīng)用對提高玉米單產(chǎn)十分重要。玉米新品種黃金糧MY73屬于中早熟玉米新品種,適宜在黃淮海區(qū)域內(nèi)種植。
一、特征特性
在黃淮海玉米種植區(qū)夏播黃金糧MY73,全生育期為101 d,相比玉米品種鄭單958早熟1.5 d。一般情況下,黃金糧MY73穗長16.6 cm,穗行數(shù)16~18,穗粗4.8 cm,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無花粒、籽粒飽滿硬實,果穗大小均勻,無空棵,一粒封頂。籽粒容重為798 g·L-1,粗蛋白含量為10.57%,粗脂肪含量為4.08%,粗淀粉含量為72.14%,賴氨酸含量為0.33%。黃金糧MY73植株根系較為發(fā)達,耐密植,株型緊湊偏矮,平均株高為238 cm,莖稈粗壯,穗莖彈性好,韌性強,具有較強的抗倒、抗逆、抗高溫能力。接種鑒定結(jié)果顯示,黃金糧MY73主抗莖腐病,中抗小斑病、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感穗腐病等。
二、高產(chǎn)配套栽培技術(shù)
(一)播種
小麥收獲后要搶時播種。早播有利于玉米增產(chǎn)。小麥收獲后,可采取機械種肥異位同播技術(shù)播種,每667 m2
施玉米專用肥60 kg或三元緩控釋肥(N:P:K=15:15:15)60 kg,硼砂0.5 kg,硫酸鋅1 kg。若墑情適宜可直接播種,若較干旱可在播種后1~3 d澆蒙頭水。播種深度一般在4~5 cm。田間鋪設(shè)滴灌帶,滴灌帶鋪在窄行里。
(二)合理密植
一般低水肥田,每667 m2種植4000~4500株;高水肥田,每667 m2種植5000~5500株。寬窄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
三、田間管理
(一)苗期管理
1. 查苗補種。黃金糧MY73播種后要檢查出苗情況,若缺苗斷壟,應(yīng)及時補種相同品種的種子。
2. 中耕除草。黃金糧MY73出苗后要及時中耕除草,中耕可以起到除草、疏松土壤、破除板結(jié)、通氣保墑的作用,能促進玉米根系發(fā)育,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促進土壤中有機物質(zhì)的分解,改善玉米的營養(yǎng)條件,消滅害蟲。如果有條件,最好中耕1~2次。也可以采用化學除草,在玉米3~5葉期、禾本科雜草1.5~2葉期、雙子葉雜草2~4葉期時,噴施30%硝·煙·莠去津等藥物進行化學除草。施藥時要嚴格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要求適量配制藥液,做到一次噴施均勻,不重噴、不漏噴。
3. 防治病蟲害。玉米苗期主要有玉米根腐病、苗枯病等病害和地老虎、蠐螬、螻蛄、二點委夜蛾、灰飛虱、薊馬、黏蟲、玉米螟、棉鈴蟲等害蟲。針對黏蟲、玉米螟、棉鈴蟲等害蟲,每667 m2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30 mL或20%蟲酰肼懸浮劑25~35 mL等進行防治。針對灰飛虱、薊馬等害蟲,每667 m2可用3%啶蟲脒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等進行防治。針對地下害蟲,可用炒熟的麥麩拌上敵百蟲做成毒餌進行誘殺。
(二)穗期管理
玉米孕穗期是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是需水肥較多的時期,要適當保持充足的水肥供應(yīng)。隨澆水每667 m2可追施尿素15~20 kg,可促進莖稈粗壯和穗分化。玉米大喇叭口中后期是玉米控旺的最佳時期,運用化學調(diào)控劑抑制玉米營養(yǎng)生長,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使玉米植株的重心下移、受風面積減小,增強莖稈的抗倒伏能力,促進生殖生長,提高玉米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常用的控旺劑有多效唑類、乙烯利類、縮節(jié)胺類、矮壯素類等。根據(jù)玉米的生育時期、長勢、肥水條件,選擇適宜的化學調(diào)控劑,嚴格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要求使用,嚴格按照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進行,適量用藥,足量用水,一次噴均勻,不重噴、不漏噴,藥液噴到植株的頂部葉片上。穗期主要防治玉米螟、棉鈴蟲、黏蟲等。低齡害蟲每667 m2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40 mL或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5~10 mL等進行防治。防治玉米紋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莖基腐病等,每667 m2可用23%噻氟菌胺懸浮劑14~25 mL或30%苯醚甲環(huán)唑乳油15~30 mL等進行防治。
(三)花粒期管理
玉米花粒期,玉米營養(yǎng)生長逐漸停止,進入生殖生長時期,應(yīng)圍繞“養(yǎng)根護葉、防止早衰、提高結(jié)實率、增加粒質(zhì)量”進行管理。在玉米抽雄吐絲后,隨著澆水每667 m2可用尿素2.5~5 kg或氮素(折純)1.2~2.3 kg追施。田間要注意旱澆澇排。特別是抽雄后的20 d,要保持田間適宜的墑情。俗語有“干花不灌,減產(chǎn)一半”。抽雄吐絲期墑情不好,天氣干旱,就要立即澆水,避免縮短花粉的壽命、推遲雌穗抽花絲的時間、授粉受精條件的惡化、不孕小花數(shù)量的增加。如果遇到降雨量偏多、田間出現(xiàn)積水時,及時開溝除澇,避免玉米生長受到影響,導致穗粒數(shù)減少、粒質(zhì)量降低。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授粉不均勻,可人工輔助授粉,能夠促進花粉粒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提高玉米結(jié)實率,可以減少禿尖、缺粒,增加粒數(shù)。人工輔助授粉一般在雌雄花期不遇、陰雨天氣、高溫干燥無風、雄穗發(fā)育不良、花粉量明顯不足、病蟲為害嚴重、雌穗頂部和基部花絲抽出晚而錯過大田授粉期等情況下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方法,可以用人工拉繩法或人工采集花粉授粉法。花粒期玉米銹病可在田間銹病病株率達到6%時開始噴藥,每667 m2用40%氟硅唑乳油7~10 mL或25%丙硫菌唑13 g。當玉米50~80%的果穗已經(jīng)吐絲時,若玉米感染圓斑病可用40%腈菌唑乳油6000~8000倍液等進行防治。玉米鏈格孢菌葉枯病每667 m2可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10 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等每667 m2可用2.8%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氯蟲苯甲酰胺30 mL進行防治。
(四)適當晚收
玉米果穗苞葉干枯、松軟、下垂、籽粒變硬、乳腺消失、指甲不易掐斷,玉米進入完熟期即可進行收獲。在玉米灌漿的過程中,籽粒頂部的乳漿轉(zhuǎn)化成淀粉,變硬、變色(黃),隨后籽粒乳漿自上而下逐漸轉(zhuǎn)化成淀粉,變硬變黃,淀粉(黃色)與乳漿(白)之間形成一個界限,稱為乳線,此線直至最后消失,籽粒尖端出現(xiàn)黑色層,即達到玉米生理成熟。玉米適當晚收可以增產(chǎn)10%以上。玉米每晚收1 d,百粒質(zhì)量增加3~4 g,每公頃可增產(chǎn)5~7 kg。適當推遲收獲,玉米籽粒會更飽滿、均勻,小粒、秕粒減少,籽粒含水量降低,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商品性好、便于脫粒儲存。
作者簡介:王永峰(1979 —),男,河南開封人,本科,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程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