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德強
本不想借用“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這句詩,可我置身西湖中時,又覺得非得用這句詩不可。
躲開五一旅游高峰,來游初夏時節(jié)的西湖。天公作美,碧空綴著千姿百態(tài)的白云,太陽垂愛,放射的光芒感受不到一縷夏季的灼熱。絲絲涼風(fēng)讓旅途勞頓的我神清氣爽。印象中的西湖和眼前的西湖是不一樣的。進(jìn)入西湖區(qū),柏油路兩側(cè)是筆直的紅豆杉和高大粗壯的梧桐。看著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茂密綠植,我更多的是驚訝和贊嘆。
進(jìn)入西湖景區(qū),游人雖然不是摩肩接踵,但我們找停車位找了三處才勉強把車停好。值得炫耀的是我們的停車位正好在“花港觀魚”進(jìn)口對面。杭州的司機太好,我們欲要過馬路時就停車等候了。進(jìn)入景點就踏上一座石拱橋,一道曲水緩緩從橋下流過。水清澈明朗,水中白魚成群、錦鯉悠閑自得。曲水兩側(cè)是遮天蔽日的百種綠樹?;ǜ塾^魚幽路交錯,初進(jìn)景點仿若走進(jìn)了原始森林。
看到指示牌后,我們選定了牡丹園。途經(jīng)一個淺水塘,塘邊有座古香古色的亭子,亭子里有十幾個像我一樣歇腿的外地游人,說著杭州的美,說著西湖的美,更說著白娘子和許仙愛情的凄美。繞過淺水塘來到一片地勢略微起伏的地段,該地段用石頭堆砌成造型各異的小假山,分布于假山四周的是牡丹花和經(jīng)過園藝師精心設(shè)計的四季楓、枇杷、松樹等幾十種形態(tài)奇異的觀賞樹。牡丹園里曲徑縱橫交錯,用各色河卵石擺成很多造型。駐足還未盛開花朵的牡丹園片刻,就順曲路到了西湖岸邊。
西湖,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終于看到了你。今天雖然不是水平如鏡,但還是能看到西湖的嫻靜、安逸。來西湖不能不徜徉蘇提,不能不去朝拜雷峰塔,也不能不登島欣賞三潭印月。
蘇堤是宋元祐四年(1089)著名詞人蘇軾第二次來杭任知州時,見西湖草長封路游人斷,水涸荷消無漁渡,葑田已占西湖大半。這位憂國憂民的高士于第二年上書朝廷,要求疏浚西湖。憑著朝廷給他的一百道僧人的“度牒”,采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募民開湖,花了二十多萬人工,終于把葑草清除干凈,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筑起了這條長堤。后人為緬懷他,稱此堤為“蘇公堤”。
蘇堤春曉,更是令人拍案叫絕。我此行為春暮夏初,春的影子依稀可見,夏的味道亦能咀嚼得到。此時此景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上心頭,我忍不住輕吟:“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cè)枕聽鶯啼。”柳枝長堤浣湖水,接踵游人八方語贊,畫舫清弦鼓板伴評彈。隨如潮似浪的人流前行,過一橋不遠(yuǎn)見蘇軾塑像立于左側(cè)便不由自主誦讀起:“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蘇堤兩側(cè)百舟輕蕩,遂購票乘舟。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這里風(fēng)景秀美,令人流連忘返;這里景色清幽,引無數(shù)先賢留墨寶寫華篇。三潭印月的景觀令古今中外游人拍案叫絕。島嶼上的主要景點有開網(wǎng)亭、閑放臺、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人工雕筑集匠人不朽的智慧,精巧絕倫的營建使得后來人驚呼贊嘆。島嶼上金桂婀娜,柳絲如發(fā),杉樹挺拔云端,紅楓百態(tài)千姿,竹青影逸與雕欄畫棟的建筑相映成趣。
湖中有島,島上綠樹繁花現(xiàn)怪石,樹花石間百鳥合音留倩,島中有湖,島中湖睡蓮枕水,魚藏蓮下,偶有飛鳥彩蝶戀水中花。園中有園,曲徑多變,幽徑兩側(cè)翠竹成林,林下蘭草覆地。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采用的就是三潭印月的景。
據(jù)說,蘇東坡在杭州疏浚西湖的時候,在島南湖中建有三座石塔。也許是東坡先生的奇思妙想,也許是匠人的巧奪天工,也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總之有趣的是這些石塔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映入湖面,便會呈現(xiàn)出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難辨真?zhèn)?,夜景朦朧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湖心島,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面積六萬平方米。
駐足島上,極目遠(yuǎn)眺,那山有道不盡的往事,那塔有最凄美的愛情故事,那如織如流的人有最美的心情看這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