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時,班里來了一位新同學(xué)康康??悼凳莻€活潑開朗的男孩。初次見面,他就笑容滿面地用響亮的聲音跟大家打招呼??吹讲徽J識的教師或小伙伴時,他會主動介紹自己:“我是康康!”去戶外參加活動時,他還會高興地哼起歌。但是,康康由于此前沒上過幼兒園,所以在融入集體生活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每次排隊時,康康就像“脫軌的車廂”,一會兒被草叢里的小花吸引,一會兒因地上的石子、螞蟻分心,有時甚至?xí)年犖槔锵?。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多次之后,有的孩子只要一看到康康離隊,就會說:“又是康康,不遵守規(guī)則!”說著還會跑過去把康康“抓”回來。
餐點時間,孩子們都自主取餐。這時,康康就會自動變成熱心的分餐員,拿著點心走到每張桌子邊詢問同伴:“你要吃嗎?你要吃嗎?”有的孩子欣然接受,有的孩子則不理會他,或者會說:“我自己會拿,不要你拿。”但即使遭到拒絕,他每天還是這樣不厭其煩地問大家。
用餐時,康康總能挑起各種話題,引得整桌人跟他一起聊。比如,看到蝦頭上的須就興奮地聊開了。教師多次提醒,還將康康周圍的同伴換了又換,但康康就像有魔法一般,新話題層出不窮,總能把新同桌也帶動起來。不出意料,康康幾乎每次都是最后吃完的。有時見到康康聊得起勁,鄰桌的同伴也會提醒他:“康康,你又在說話了,會變成最后一名的!”“你每次吃飯都說話,等下沒時間玩了!”
的確,每次康康吃完,只能玩一會兒,就到收玩具的時間了??悼悼偸窍駴]聽到音樂聲提示似的,自顧自地繼續(xù)玩,同伴便來幫康康收拾,有時會直接拿走康康正在玩的玩具。而康康不理解同伴為什么這樣做,就會去把玩具搶回來。康康好幾次都因為這個跟同伴發(fā)生沖突,互相爭搶、推搡,甚至導(dǎo)致受傷。為此,孩子們一遍遍來告狀:“康康不收玩具”“康康搶玩具”“康康推我”……這時,康康都會豎起耳朵表情嚴肅地聽著,但他之后的行為并沒有明顯的改進。
集體教學(xué)活動時,康康又變身為“老師呼叫機”。只要教師一提問,有時甚至都沒問完,康康就開始呼喊“老師、老師”,哪怕教師沒有請他說,他也照樣說,而且他說的和大家正在談?wù)摰某32辉谕粋€“頻道”上。這時,有的孩子就會提意見:“康康,你太吵了,吵得我都聽不見老師的聲音了!”“康康又這個樣子,我們不喜歡他了!”但他似乎不太能覺察他人的想法,還是只管自己說,只有在教師回應(yīng)他,讓他把話說完時,他才能安靜一會兒。
教師考慮到康康初來乍到且以前沒有上過幼兒園,需要給他時間慢慢適應(yīng)集體生活,每次都會在開展各種活動時跟他講清規(guī)則,并詢問他是否聽懂。教師也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請教,想了很多方法幫助康康適應(yīng)幼兒園里有規(guī)則的生活,并且看到了康康在一點一點地進步。但是,其他孩子對康康就沒有那么寬容了,他們覺得康康不遵守規(guī)則,跟他講了他也不聽。孩子們甚至還對康康形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有的孩子搭房子時走開一會兒,回來發(fā)現(xiàn)房子被碰壞了,就說“肯定是康康干的”。為此,教師一直努力引發(fā)孩子們共情:“康康之前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他是班里的小弟弟,很多事情都不會,需要能干的哥哥姐姐幫忙”“如果康康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提醒他”……但孩子們似乎并不買賬。更令教師擔(dān)憂的是,起初孩子們因為規(guī)則方面的問題與康康發(fā)生沖突后還會表示理解,說“康康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懂”,但漸漸地,孩子們的耐心似乎消磨殆盡,他們會覺得是康康不遵守規(guī)則,影響到自己了,所以康康是引發(fā)沖突的“罪魁禍首”。此時如果教師出面調(diào)解,孩子們還會感到委屈、不滿,康康面對同伴的這種態(tài)度也會露出難過的神情。但康康似乎自愈能力挺強,不一會兒又表現(xiàn)得開開心心了,所以其他孩子也不會感到愧疚。
教師感到,熱情似火、無拘無束的康康與班里的其他孩子在規(guī)則意識上存在很大差距,教師除了明確指出康康存在的問題試圖引導(dǎo)康康改進,以及拋出康康沒有上過幼兒園的現(xiàn)實情況以引發(fā)其他孩子共情外,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康康與其他孩子的沖突及由此帶來的負面情緒,也不知道該如何消除其他孩子對康康的刻板印象,幫助康康協(xié)調(diào)與同伴的關(guān)系。
您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如果是您,會如何應(yīng)對?
(浙江海寧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實驗幼兒園 許曉雙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