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作為首部成功將散文影視化的嘗試,打破了長期以來認為散文因情節(jié)薄弱而不適合改編成電視劇的成見。由馬伊琍、周依然、于適主演的這部8集迷你劇,開創(chuàng)性地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以輕喜劇的手法講述普通人追求真實自我之旅,融合了詩意與散文的柔美,為觀眾帶來一股清新之風。
《我的阿勒泰》講述了生長在阿勒泰的漢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飾)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屢次受挫,無奈之下回到家鄉(xiāng),結(jié)識了哈薩克少年巴太(于適飾)。
隨著對這片樸野清新的草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李文秀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感悟,用筆記錄下這里的美好。
自由、狂野、浪漫、文藝
這是在當下虛浮的國產(chǎn)劇中很難看到的特質(zhì)。
劇組先后在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和哈巴河縣等地拍攝,劇中成群的牧羊、馬匹,空曠寧靜的草原風光,還有質(zhì)樸真誠的游牧民族應(yīng)有盡有。
在這一刻,誰不想跟女主角一樣遠離城市的喧囂,來奔赴這一個充滿原始生命張力的“烏托邦”?當然,除了沉浸式體驗民族風情,這部劇戲劇性的情節(jié)也超出觀眾預(yù)期了。女主角李文秀回家路上遇到牛群,渾身沾滿牛糞,狼狽不堪地跑向自己的親媽。
哪曾想親媽都沒認出來她,場面雞飛狗跳,也讓文藝范的畫面有了不同的煙火氣。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沒有用的人,李文秀為自家小賣鋪“討債”,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債主因醉酒凍死在暴風雪的天氣中,只留下可憐的妻子和沒有長大的孩子。觀眾跟隨女主角視角從一系列的瑣事去體驗當?shù)氐娘L土人情,也在這些日常中去感悟生活、品味哲理。
當然,草原少年與城市女孩的相遇也極具浪漫與荒誕之感。
相比于偶像劇里的工業(yè)糖精,這部劇里的男女主角從相遇到相知都是水到渠成的狀態(tài)。
一直在說《我的阿勒泰》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視劇,那么它到底跟國產(chǎn)劇有什么區(qū)別?
其一、體量短小
這部劇的內(nèi)容比起40多集的電視劇不知道精練了多少。
不說廢話,不強行制造狗血沖突,光是這一點就趕超了太多劇本。
其二、風光無限
看慣了都市劇、諜戰(zhàn)劇等題材的畫風,突然出現(xiàn)一個將鏡頭對準草原景象的劇作,簡直太養(yǎng)眼了。
而在以往觀眾的認知里,民族劇總是土里土氣的,但這部新作的導(dǎo)演擅長拍出浪漫之美。每一幀畫面都是可以做壁紙的程度,無疑是提升了國劇的美商平均值。
其三、意蘊悠長
以前的國產(chǎn)劇總是在教育觀眾: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但這部新劇是怎么說的?
“你看看這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廣袤天地中的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努力生存,證明自己的“有用”,但偶爾也可以放下包袱,就這么待著,享受自由。
《我的阿勒泰》告訴觀眾草原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它的治愈感不是硬凹出來的,而是真正傳到觀眾心里去的。
(據(jù)中華網(wǎng)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