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寒艷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語文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極強的實用性,還包含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感,并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全面落實情感教育理念,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本文從情感教育入手,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進行詳細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步滲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育尚不健全、社會經(jīng)驗不足,在學習語文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無法理解的地方,此時,就需要語文教師結(jié)合一定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人格發(fā)展,使其明辨是非、健康成長。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
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還不成熟,個性還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這就需要學校和父母對他們進行教育,給予他們引導和支持,尤其是情感教育。然而,從近幾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來看,教師更側(cè)重語言文學,而忽視了情感教育,不利于小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語文學習的魅力,讓他們更深入地感受語文的韻味和內(nèi)涵,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教會他們?nèi)绾握_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這對于他們形成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至關重要。
(三)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如果一味地強調(diào)課本知識,就會使課堂氛圍變得沉悶,學生聽課時也會感到緊張。而在課堂上進行情感教育,可以適當?shù)鼐徑庹n堂上的緊張氣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課堂之外,教師也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給予他們充足的個性發(fā)展空間,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情感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認識還存在誤區(qū),部分教師認為只有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感情才能把文章講活,在課堂上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尤其是一些語文教師沒有認識到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為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附加任務,與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符。實際上,情感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密不可分。情感教育并不是對小學生進行說教,而是通過教師對于課文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的講解,讓學生感知課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教師要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師情感教育意識比較薄弱
情感教育的滲透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深入分析教材內(nèi)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情感進行體驗,從而通過自身的感悟來體會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小學語文教師在情感教育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對情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意識。具體來說,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就是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雖然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僅局限在語文學科上,這樣會導致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較低。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課堂上師生交流不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不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如果缺少交流,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畏懼心理,對學習沒有興趣,這樣不僅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另外,如果教師不能充分與學生交流,就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影響師生關系,以及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四)缺少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充分尊重和關注學生,尤其是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做到這一點,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并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有的教師甚至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進行訓斥,這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與關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整合教學內(nèi)容
為了將情感教育有效地融入語文教學,首先,教師要勇于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正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用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充分把握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師要利用更先進的集成工具,如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用PPT課件、視頻、音頻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盡快把握文章大意,確保學生的情感和思維能力得以有效培養(yǎng)。最后,教師可以用照片和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感知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領悟到語文知識的獨特魅力。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千年夢圓在今朝》一課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閱讀課文,明確本課的教學目的:讓學生認識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艱辛發(fā)展歷程和實現(xiàn)千年之夢的過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激勵,讓他們更好地感受到為了實現(xiàn)理想,科研人員不斷地探索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神舟五號”載人航天器升空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并與文章內(nèi)容進行聯(lián)系,對我國在實現(xiàn)航天夢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一個基本認識??催^視頻之后,教師提問:“同學們,見到如此壯麗的景色,你有什么話要對我們的國家和偉大的科學家說嗎?”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聲。另外,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xiàn)的,自己去尋找答案,并用簡潔的語言對整個事件進行一個合理的表述。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且能夠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斷努力。
(二)構建教學情境,表現(xiàn)情感態(tài)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知識,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初期,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有效分析,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涵。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陶罐和鐵罐》一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信息化的教學情境,通過生動的視頻、文字等,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一個直觀了解,激發(fā)他們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感情,從而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文本情感內(nèi)涵的深入挖掘,旨在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所傳遞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情感教育效果得以顯著提升,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能僅僅關注他人的短處,而是要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同時重視并發(fā)展自己的特長。這樣的教育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情緒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使他們成為更加自信、積極、健康的人。
(三)科學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給予學生多元且豐富的認知刺激
情感教育在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凈化學生內(nèi)在感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強化對情感因素的挖掘與探索,同時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靈活地滲透教學資源,促進其與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每一個細節(jié)相結(jié)合。通過詞匯積累、文本品讀、思維碰撞等方式,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主旨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知識的聯(lián)系和遷移中得到激勵,從而對語言的含義形成更好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中的重難點,在適當?shù)臅r候融入多種生活素材,給予學生更直觀的經(jīng)驗,讓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投入語文學習。
例如,在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情感教育策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并喚起他們對生命的熱愛。首先,教師可以將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與她的同學的美好人生進行對比,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這種鮮明的對照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從而引發(fā)他們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生命的珍惜。其次,教師可以用充滿感情的語氣來朗讀課文,用感人的語言來增強學生的感情。教師的朗讀不僅要準確傳達文本內(nèi)容,更要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變化等技巧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再次,教師在示范朗讀時,應模仿角色的語言特征,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讓他們在情感上更加貼近角色,增加教學的感染力。最后,在朗讀過程中,教師還應特別注意擬聲詞的朗讀,擬聲詞能夠生動地描繪出場景和氛圍,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小女孩的孤獨和無助。在朗讀時,教師可以運用恰當?shù)拿娌勘砬椤⑸眢w動作等方式來輔助表達,以滿足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進一步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
(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開展情感教育
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想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教師就要與學生平等地溝通,讓學生敢于和教師溝通。融洽的師生關系讓課堂教學更加有趣,這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情緒的傳達。
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情緒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自己作為引導者,在教學中滲透更多的情感教育元素。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與關愛,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最后,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引入一些飽含感情的詩詞和散文,加強對他們的情感教育。
(五)開展合作探究,深化情感體會
合作探究可以有效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的順利開展。在進行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特征,從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入手,設計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分組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他們的學習基礎,將小組人數(shù)控制在3~5人,并依據(jù)基本的語言知識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使他們獲得更好的情緒體驗。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共同探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會對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造成破壞呢?我們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星球呢?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該怎樣去愛護它呢?”學生踴躍地回答問題,最終由小組長進行總結(jié),并在課堂上進行闡述,從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環(huán)境的熱愛,又深刻地培養(yǎng)學生互相關愛的感情,使他們擁有了更好的感情體驗。小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互相關愛、團結(jié)互助,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幫助。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小學生而言,情感教育能夠充實他們的感情世界,陶冶他們的情操,促進他們的學習與成長。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站在學生的立場,結(jié)合教材,篩選出適合情感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情感體驗,在情感世界得到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