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一切景語皆情語?!鼻榫敖蝗?,是指在描寫景物或情境時,通過自然環(huán)境與人物情感的互相滲透,使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在古詩中,這種手法被廣泛應用,使詩歌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價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碧瞥娙死畎椎倪@首《靜夜思》可以說將“情景交融”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全詩僅用了簡簡單單的20個字,就將詩人身處異地月夜的思鄉(xiāng)之情生動地傳達出來。明明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卻沒有刻意去寫思鄉(xiāng)的內(nèi)容,而是將無限的情思凝入那句“低頭思故鄉(xiāng)”,給人以充分的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讓讀者在欣賞詩歌美感的同時,也深深被這份情愫所打動,令人不得不嘆服詩人高超的語言藝術。
作為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古詩詞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情感之美和文化之光的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古詩常常和自然景觀、歷史人物、社會風俗等種種元素交融在一起,形成了許多情景交融的組合方式,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學感受和人生體驗。首先是“詩與自然”。詩與自然的結合一直都是中國古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人們常常將自然風景和古詩詞融合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首聯(lián)和頸聯(lián):“床前明月光”和“舉頭望明月”中都提到了“月亮”這個自然景物。因為在古人的詩歌或文學創(chuàng)作中,“月”的情感意象非常豐富,常常被用來抒發(fā)思鄉(xiāng)懷遠之情。人們以月圓比喻人的團圓,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以殘月來襯托內(nèi)心的痛楚與憂愁。又如宋代詩人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也是借月寄相思的典型代表。在這種方式里,作者將思想感情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使得古詩的表達之美和自然景觀的視覺之美相得益彰。其次是“詩與歷史”的組合方式。古詩與歷史人物或事件相結合,更多的是表現(xiàn)作者對其的感悟和體驗。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寫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達的是詩人對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所產(chǎn)生的思考。在這種方式中,古詩還起到了傳承歷史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最后是“詩與藝術”。如用京劇表演方式呈現(xiàn)明代湯顯祖的劇本《牡丹亭》(課外閱讀),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情感和精神的高度,還展現(xiàn)了藝術與詩歌的融合和一定程度上的互惠互利。最后是“詩與生活”。古詩與生活的結合無疑是最為貼近人們?nèi)粘I詈颓楦辛髀兜姆绞?。人們總是不?jīng)意地把古詩與自身的感受和經(jīng)歷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那些既親切又深刻的詩意場景,李白在《靜夜思》中以月亮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也是因為月亮的運行規(guī)律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初一到十五再到月末,每晚不同的月亮形態(tài)及其變化,都帶給人們豐富的感知與想象。再如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課外閱讀):“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風雪蒼茫的寒冬臘月,詩人酒已備好,爐火已生,只盼朋友早些到來?!熬啤薄盎馉t”和“雪”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一幅聲色并茂、有形有態(tài)、富含情意的圖畫,流露出友誼的濃濃暖意。
于我們的寫作而言,使用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不但可以增強文章內(nèi)容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還能夠強化內(nèi)容的主題表達、提升作品的審美價值?!敖栌孟笳?,觸景生情”是一種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我們可以借助某一具體的事物或景象,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來表達較為抽象的概念思想或者內(nèi)心情感,使其不失含蓄同時更為形象。在古詩中,詩人往往因看到眼前的某個景象,引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和感受,從而激起作者的寫作欲望。例如,李白的《靜夜思》中,詩人在寂靜的夜晚,輾轉(zhuǎn)難眠,望著天上的明月,思緒萬千。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仿佛是一層薄薄的秋霜。他抬頭仰望明亮的月亮,心中涌起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念,于是提筆抒情,排解思念?!皠屿o結合,寓情于景”是另一種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在產(chǎn)生寫作欲望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把眼前的事物或景物拿來敘事或描寫,并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象之中。在描繪的過程中,以動襯靜、以靜襯動,進而對景物和情感起到生動的烘托作用。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首詞是詩人被貶黃州時所寫,可想當時詩人的心中必定懷著無限的哀愁。當詩人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磯處,壯麗的風景讓其感觸頗多。詩人追憶起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英雄易去。于是面對著滾滾江水表達出自身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緬懷之情。另外還可以“巧用對比,細節(jié)抒情”。通過對比兩種或多種不同的情感或情境,能夠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感觸和共鳴,而通過對細節(jié)的刻畫描寫,則可以讓讀者對人物的情感和情境產(chǎn)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感觸。例如《靜夜思》本身雖然沒有使用多么絢麗精美的辭藻,只是用平緩的敘述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然而詩中從“疑”到“舉頭”的轉(zhuǎn)變以及從“舉頭”到“低頭”的對比,都十分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的內(nèi)心活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耙墒堑厣纤敝械摹耙伞弊?,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朦朧之中將地面上灑滿的月光誤認為是鋪在地面的一層濃霜。而“霜”字用得更為巧妙,它不僅凸顯了月光的皎潔,同時也暗示了季節(jié)的寒冷,烘托出詩人漂泊異地的孤單落寞?!芭e頭望明月”的“望”字表明詩人已經(jīng)漸漸清醒,于是他抬頭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xiāng)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引出了下句“低頭思故鄉(xiāng)”?!暗皖^”與“抬頭”的對比,刻畫出詩人轉(zhuǎn)變?yōu)槌了嫉臓顟B(tài)。“思”字不僅內(nèi)涵豐富,而且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家鄉(xiāng)的親朋好友、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往昔的歡樂歲月,深深藏在作者的思念之中。這便是細節(jié)刻畫用以抒情的魅力。
那我們在寫作中如何才能寫好情景交融呢?筆者認為以下是幾個關鍵方面。一是真正理解情景交融的含義,這是在寫作中運用好情景交融的基礎。二是學會選擇恰當?shù)那榫?。選擇一個恰當?shù)那榫硨τ趯懞们榫敖蝗谥陵P重要。情境要與故事的主題和人物情感緊密相關,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變化。同時,情境要具有代入感,才能夠讓讀者沉浸在故事中。三是平日細致入微的觀察。為了讓情景交融更加生動、感人,我們需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的習慣,對細節(ji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描述。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表情、對話等進行細致入微的描述,可以展現(xiàn)更加真實、立體的情感和氛圍。四是學會運用質(zhì)樸生動的語言。運用生動的語言是寫好情景交融的關鍵。要善于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生動的詞語、句式,描述人物的情感和環(huán)境氛圍,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產(chǎn)生共鳴。但也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詞句的華麗,有時候返璞歸真反而能夠得到更好的表達效果。五是注重情感的表達方式。在情景交融的寫作中,要注重掌握情感的起伏、轉(zhuǎn)折和高潮這樣的變化,才能使故事更加動人。同時,我們也要合理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情感展現(xiàn)得更為生動形象。此外還應學會平衡情境與情感之間的關系,這是寫好情景交融的重要技巧。在描述情境的同時,要通過情感來讓情境更加鮮活、生動,“觸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能夠讓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情境與情感相輔相成,形成完美的融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感人的故事。最后少不了加強寫作練習與接收反饋。不斷地練習可以快速提高我們寫作的水平,加深讀者對故事內(nèi)容的情感印象。同時,通過讀者或他人的反饋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作品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提高。
總而言之,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它通過情感與情境的相互融合、細致入微的描繪以及打破傳統(tǒng)模式的創(chuàng)新方式,為讀者帶來更加深刻、動人的閱讀體驗。古詩里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為我們提供了很高的鑒賞價值和學習價值。在今后的日常寫作或者文學創(chuàng)作中學會靈活運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使我們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藝術價值,并為讀者帶來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和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