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 要】 19世紀是美國建立獨立培養(yǎng)教師機構(gòu)的萌芽時期,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是女性教師培養(yǎng)機構(gòu)的成立。女性教師培養(yǎng)機構(gòu)成立的背后是美國獨立革命對于女性角色觀念的影響,即把女性的家庭責任與更加廣泛的公共目的聯(lián)系在一起。支持女性從事教育的人認為女性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主要原因并不是經(jīng)濟因素,而是女性本身具有從事教育的“天然”而理想的品質(zhì)。從?,敗ぞS拉德教學即母性的延伸到凱瑟琳·比徹的女性教師拯救國家的觀念變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關(guān)鍵詞】女性教師 母性延伸 拯救國家
作為人類一半成員的女性深刻地參與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建設之中,但關(guān)于女性貢獻的研究卻因為男權(quán)社會要達成兩性之間差異性的壓抑結(jié)構(gòu)而有意無意地被忽略掉了。教育研究領域亦是如此。比如,美國的教師教育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但關(guān)于早期女性教師培養(yǎng)的研究卻比較少見,只是在教育史相關(guān)著作中有些附帶的零星討論。然而,19世紀三四十年代為滿足公共學校運動的需要而建立的美國教師隊伍,其肇端就是女性教育者創(chuàng)建的第一批教師培訓機構(gòu)。因此,喬爾·斯普林(Joel Spring)指出“公共學校運動的真正英雄乃是學校女教師”[1]①。本文認為19世紀美國女性教師教育的思想與實踐是美國教師教育發(fā)展的濫觴,也是理解其歷史脈絡的基礎。
美國女性權(quán)利活動家埃瑪·維拉德(Emma
Williard)1821年創(chuàng)辦的特洛伊女子學院(Troy Female
Seminary)并不是第一個給予女性高等教育的學校,但它卻是第一個確定具體的智能培養(yǎng)目標的學校,不但鼓勵女性成為民主社會的母親,而且還要她們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與作為教師的專業(yè)人士[2]。維拉德關(guān)于女性公共角色的新思想代表了當時女性角色觀念的變化,正是女性角色觀念從家庭走向社會的變化,才為她們爭取到成為教師的機會,同時也為后來的公共學校改革者不斷地聘用女性作為教師提供了合法性。從維拉德認為教學即母性的延伸到凱瑟琳·比徹(Catharine Beecher)女性教師拯救國家的觀念,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如何進入美國社會公共領域,如何將性別、個體與職業(yè)發(fā)展、國家建設聯(lián)系起來。
一、女性角色觀念的變化:從丈夫的附屬品到共和國母親與教師
在美國,女性角色觀念變化的節(jié)點出現(xiàn)在獨立革命前后。殖民地家庭運行的基本前提是:“他只是為了上帝,她為了他身上的上帝?!迸詫儆谡煞虻母綄倨?,盡管如此,她們還是需要在宗教層面為自己個人的拯救承擔責任,為此她們必須學會閱讀。因此女性就可以在家里承擔孩子啟蒙的職責,而且還可以在廚房或起居室里教鄰居或社區(qū)的孩子們閱讀,從而獲得一些報酬。這樣就逐漸形成所謂“夫人學?!保╰he dame school),教師得到私人報酬以及市鎮(zhèn)等方面的支持。后來隨著教育的日益正規(guī)化,私立的夫人學校逐步成為市鎮(zhèn)公立學校的暑期班。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就是女性母性職責范圍的簡單延伸。
美國獨立革命的影響之一就是把女性的家庭責任與更加廣泛的公共目的聯(lián)系在一起?,旣悺ぶZ
頓(Mary Beth Norton)在《自由的女兒:美國婦女的革命經(jīng)歷(1750—1800年)》一書中寫道:“在美國革命之前,家庭這個私人王國被認為與政治和經(jīng)濟等公共領域很少聯(lián)系時,女性的世俗角色主要限定在家庭環(huán)境之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幾乎沒有人去撰寫或思考女性通過個人或者集體行為影響廣泛的世俗社會的可能性?!盵3]297美國建國之后,人們雖然依舊把女性角色限于承擔家務勞動,但開始強調(diào)她們是在為丈夫創(chuàng)造一種支持性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培養(yǎng)民主社會的兒童,使他們熱愛國家,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3]298。這種民主社會母親觀念的形成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機會。除了學習讀寫、針線活、手工,以及音樂、舞蹈、繪畫之外,她們也有機會進入文實學校,學習那些過去只有男孩子才能學習的學科,如地理、歷史、哲學和天文學等。此外,人們還開始創(chuàng)辦女子慈善學校。
女性教育機會擴大的結(jié)果之一,是慈善學校開始尋求女性畢業(yè)生擔任教師。受過教育的女性開始意識到,教學工作為她們的職業(yè)生涯提供了可能性。保羅·馬丁利(Paul H. Mattingly)的研究指出,19世紀20年代到19世紀末教育改進的根本目標是品格的養(yǎng)成[4]。正是19世紀學校的女性教師,滿足了公共學校改革者所要求的良好德行和社會適應性等條件。1841年波士頓學校委員會坦率地陳述教學崗位招募女性教師的原因。該委員會的年度報告稱,幾年內(nèi)其教育體系中男性教師的數(shù)量已經(jīng)降到33人,而女性教師的數(shù)量則增加到103人。報告中對此趨勢給予了三點解釋[5]:首先,女性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為她們天生就有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天賦:“她們(女性)生來就具有母性的沖動,這種沖動使得兒童的世界充滿著歡樂,并把責任轉(zhuǎn)化為快樂?!逼浯危瑘蟾嬲J為女性的世界觀受世俗的影響較小,而且其他就業(yè)機會缺乏,她們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白鳛橐粋€階層,當她們走出家庭圈子,進入世界并為自己設計未來之后,她們從來不會像年輕男性所做的那樣,不可避免地期待著從父母的管教下合法地解脫出來,所以她們的期望和工作的范圍都較為狹窄,她們所有的精力都會更為容易地集中于現(xiàn)在的任務。”最后,“她們還有著更為純潔的道德”,“在現(xiàn)時代諸如瀆神、酗酒和詐騙這類臭名遠揚的罪惡中,男女的比例是20∶1……按照這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女性比男性更為適合充任幼兒的指導者和榜樣”。還有另外一個顯而易見的經(jīng)濟原因是,女性比男性愿意接受低得多的工資。如在17世紀中期的馬薩諸塞州,女教師的平均工資比男教師要低60%。因此,地方和各州聘用女教師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起來。最初,女教師被用來在夏季農(nóng)田需要男性勞力的時候到當?shù)仄胀▽W校擔任教職,后來擴展到冬季和夏季[6]。開辦美國最早的教師學校之一的塞繆爾·霍爾(Samuel Read Hall)為全國教師隊伍從男性為主體到女性為主體的轉(zhuǎn)變感到痛惜與悲哀[7]?;魻栔肛煹胤浇逃斁植荒芙o那些具有教育能力與資格的教師提供充分的待遇補償,因此造成愿意從事教學并具有教學能力的人的數(shù)量少得可憐。與霍爾不同,那些支持女性從事教育的人認為女性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主要原因并不是經(jīng)濟因素,而是女性本身具有從事教育的“天然”而理想的品質(zhì)。我們從?,敗ぞS拉德教學即母性的延伸到凱瑟琳·比徹的女性拯救國家的觀念變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二、?,敗ぞS拉德:教學即母性的延伸
?,敗ぞS拉德1787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柏林的?,敗す兀‥mma Hart),她以與同輩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的方式開始她的教師生涯。她完成了鎮(zhèn)上平淡無奇的學區(qū)教育,但很幸運的是有機會進入新開的學園繼續(xù)學習了2年。這樣,她17歲畢業(yè)后就按照慣例做了教師。維拉德曾經(jīng)回憶道:“派克夫人建議應該由我來負責村里的一所學校的教學,然后我就去了。派克夫人是鎮(zhèn)上備受尊敬的公民,她的推薦足以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充任學校教師的資格。”當時做教師既沒有教育經(jīng)歷的要求,也沒有任何考試。從那時起,維拉德從事四十年的教學工作。
三年后,維拉德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而被任命為佛蒙特州米德伯里(Middlebury)女子學園的園長。1809年,她與年長自己28歲的醫(yī)生約翰·維拉德結(jié)婚,約翰很支持她對女性教育的興趣。1812年到1815年的美英戰(zhàn)爭期間,維拉德一家生活困窘。于是1814年他們在家里開設了一間寄宿學校。這間學校不但可以補貼他們的家用,而且還為維拉德實現(xiàn)她的女性教育觀念提供了機會。實際上,維拉德認為自己1814年在佛蒙特州家里開設的學校與1821年在紐約特洛伊開設的學院具有連續(xù)性。正是米德伯里學校的實踐使得她的想法變得越來越清晰,還有來自那個時代許多杰出公民的鼓勵,她才有勇氣向紐約州正式提出建議開設學院。
1818年,維拉德給紐約州長德·克林頓(De Witt Clinton)寫了一封長信,爭取他支持自己向公眾,特別是紐約立法會,來宣講自己關(guān)于改善女子教育的計劃。維拉德在計劃中分析了當時女子教育不足的原因,強調(diào)自己的計劃可以為女性以及社會提供更多的益處。她呼吁母親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因為正是母親來塑造日益繁榮的國家品格,同時她也呼吁女性應該接受更廣泛深入的智能挑戰(zhàn),以及獲得特定專業(yè)工作機會的必要性[8]6。
維拉德的闡述包括很多關(guān)于通過更高層次的教育培養(yǎng)女性教師的討論。特別是關(guān)于教師職業(yè)的本體論觀點,她強調(diào)教學工作是母性的延伸。維拉德認為無論在腦力還是體力方面都可以證明,女性照顧兒童的能力是天性所具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女性比男性更具備暗示的溫和藝術(shù)與更柔軟的心靈,這些都使得女性更易于接受影響,更敏于根據(jù)不同傾向改變、創(chuàng)造、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更具有耐心來付出不斷重復的努力。因此,維拉德的結(jié)論是教學工作非女性莫屬,因為它是母性的延伸。當然,女性適合做教師工作也有外部現(xiàn)實的社會觀念影響的考量,很多能干的女性對于指導兒童的教學工作接受度比較高,她們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維拉德關(guān)于女性教師教育的呼吁雖然得到紐約立法會的鼓勵,但并沒有得到資金的支持。最終,特洛伊鎮(zhèn)的居民以及維拉德的支持者們幫助她建立起特洛伊女子學校。在該學院的運行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維拉德女性教師教育的方法論實踐。首先,維拉德強調(diào)女性教師教育的重要性。她指出,“既然女性更適合于教學,那么他們就要比男性教得更好”。因此女性需要第一流的職業(yè)教育。雖然特洛伊女子學院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女性教師,但其所開設的課程與其他學院課程并沒有什么不同,維拉德教授的頂點課程(capstone course)同樣著重在心靈與道德哲學(Mental and Moral Philosophy)。學院并沒有專門開設關(guān)于教學的任何課程。其次,維拉德認為雖然沒有開設具體關(guān)于教學的課程,但她的教學實踐就是給學生的教學示范,學生通過經(jīng)歷她的教學就可以模仿學習教學方法。在特洛伊女子學院工作的近20年時間,維拉德形成理解、記憶與交流三步體系教學法[9]125-168。這種教學法最早在1814年米德伯里學校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嘗試。維拉德把每一次課都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10]32:第一,大部分時間里她講解材料,力圖使學生理解。她很清楚教師講解的時候,務必關(guān)注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那曾經(jīng)是我的準則,不關(guān)注學生的學,教師就是失敗的”。第二,她要求學生背誦學習過的內(nèi)容,以確保她們已經(jīng)記住。第三,她要求學生交流她們所學習到的內(nèi)容,通過向他人解釋,學生就能夠展示她們的理解程度。理解、記憶與交流就構(gòu)成了維拉德教學體系。維拉德認為她教授文學、科學與數(shù)學等的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示范過程,就是教學法,雖然這并不是具體的一門教學法課程[9]134-135。
另外,維拉德為特洛伊女子學校營造了一個投身于教學的氛圍。一方面,維拉德會讓那些高水平的學生通過向他人教學的方式來交流她們對于學科的掌握情況。通過這樣的方法,特洛伊學院中的學科內(nèi)容可以在同一時間內(nèi)被教與被學,學生們會吃驚地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們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成了教師。另一方面,維拉德還給那些準備成為教師的學生提供貸款,只要她們承諾將來從事教學工作后會歸還款項即可。在這樣的過程中,特洛伊學校就向那些沒有經(jīng)濟能力支付學費與生活費的學生打開了大門。因此,特洛伊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奉獻精神的骨干教師。維拉德有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獻身于教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將教師職業(yè)看作比其他職業(yè)可以提供更多的自我實現(xiàn)以及社會服務機會的天職。那么,特洛伊女子學校對于美國教育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就不奇怪了。
安妮·斯科特(Anne Firor Scott)指出特洛伊女子學院設置與其他學校一樣的課程結(jié)構(gòu),是在告訴年輕女性,她們也可以像男性一樣有能力學習任何課程,她們也可以獨立生活,而不是依靠婚姻度日。同時,特洛伊文化也令年輕女性了解到她們不只有能力承擔一份職業(yè),而且這份職業(yè)是她們要追求的使命與責任。也正因如此,特洛伊女子學院成為一些世界知名女性主義者誕生的搖籃,培養(yǎng)了數(shù)百名教師,至少146名畢業(yè)生在各地建立了特洛伊分校[10]33。
維拉德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教師與管理者,她還很擅長培養(yǎng)追隨者,編織起龐大的網(wǎng)絡,最終形成維拉德教師互助聯(lián)盟(Willard Association for the Mutual Improvement of Teachers)。?,敗ぞS拉德與特洛伊女子學院的典范遠遠不是推動女性成為教師的唯一力量,但特洛伊的確是為從整體意義上徹底改變教師職業(yè)做出了具有非凡意義的不可忽視的努力。到1870年維拉德去世時,全國200515名教師中有一半多是女性,這種改變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維拉德第一個做出的思想層面的倡導[8]12。與維拉德同樣推動女性教師培養(yǎng)的還有康涅狄格州的西帕·格蘭特(Zilpah Polly Grant),她于1823年執(zhí)掌阿達姆斯女子學院(the Adams Female Seminary),以及馬薩諸塞州的瑪麗·萊昂(Mary Lyon),她于1837年開辦曼荷蓮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
三、凱瑟琳·比徹:拯救國家的女教師
盡管埃瑪·維拉德強調(diào)女性應該走出家門,進入社會的起點是從事教師職業(yè),并且創(chuàng)辦學校培養(yǎng)女性教師,但至少在1830年,教學還依然不是女性的職業(yè)。教育家凱瑟琳·比徹(Catharine Beecher)在維拉德等人努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倡導女性主導教師職業(yè),并使女性教師擔負起國家命運。比徹于1823年創(chuàng)辦哈特福德女子學院(Hartford Female Seminary),但當時的她創(chuàng)辦學院的目的還是培養(yǎng)年輕女性精英,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思想的、體貼周到的妻子,具有社會領袖所需要的優(yōu)雅雍容的社交能力的母親,并沒有強調(diào)女性職業(yè)問題。
隨著比徹對女性道德本質(zhì)思考的逐步深入,變化自然地發(fā)生了。比徹認為德性要求女性“不只是發(fā)光,而是要行動”。女性無權(quán)在懶惰、時髦與荒唐中浪費時光,完成教育的她們作為個體應該為社會所用,那么單身女性作為教師則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凱瑟琳日益堅信教學工作對于受過教育的女性而言,既是道德責任,也是非同尋常的機會,通過教學可以影響他人,可以獲得尊重與獨立。1829年比徹寫道:“這個世界將從母親們和教師們那兒尋求烙在每一代人身上的時代特征,因為教育這項偉大事業(yè)幾乎完全由她(他)們來完成。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母親們和教師們沒有受到完成其職業(yè)所需的適當教育。婦女的職業(yè)是什么呢?難道不就是塑造不朽的心靈,看護、照料和撫育構(gòu)造如此絕妙的身體系統(tǒng)嗎?心靈的健康與良好狀態(tài)是如此取決于身體系統(tǒng)的控制與調(diào)諧。在家庭和學校中塑造不朽的心靈,這就是共和國婦女的獨特而重要的角色與使命?!盵11]正如凱瑟琳·斯卡拉(Kathryn Kish Sklar)所說,“凱瑟琳·比徹不只想拯救國家,她想讓女性來拯救國家”[10]36。比徹還發(fā)表出版了一系列文章、演講和宣傳手冊,來表達關(guān)于美國女性角色的新觀點。她認為在新生共和國中,女性主要通過家庭和學校行使提高道德水準、締造社會團結(jié)的至關(guān)重要的職責,而道德水準的提高和社會團結(jié)的締造乃是共和國各種機構(gòu)成功運作的最終依托。女性天生注定要擔負這一神圣天職,并擁有相應的天賦,適當?shù)慕逃湍苁顾齻儎偃芜@項職責。
相對一個學院的工作只能培養(yǎng)小部分的教師而言,凱瑟琳更愿意進入國家層面,投身于更廣闊的事務。1832年比徹跟隨父親進入辛辛那提,從此投身于轟轟烈烈的“拯救西部”的運動之中。1833年比徹按照早期哈特福德模式創(chuàng)辦西部女子學院,但她并不滿足于僅在該學院范圍培養(yǎng)女教師,而是有意識地要使其成為示范學院,建立全國性連鎖學院體系,私募資金,為整個國家培養(yǎng)女教師。1835年比徹發(fā)表《論女教師之教育》一文,文章以1818年維拉德在紐約州議會發(fā)言為基礎,進一步指出,教學就是女性的工作。女性“由于在天賦、習慣、環(huán)境等方面的原因特別適合于幫助對我們這個國家的兒童和青年進行教育”,“女性最重要的特有的職責就是要維護這個偉大國家未來公民的健康,塑造他們的品格。無論女性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她都必須是嬰兒的守護者,兒童的陪伴者,永遠被效仿的典范”[12]。教學即是母性的延伸,教學應該被看作母職,是女性從事的職業(yè)。比徹在文中還提出建立教師培養(yǎng)學校的網(wǎng)絡體系,并且在需要教師的學校與培養(yǎng)教師的機構(gòu)之間建立聯(lián)系,將師資進行全國性的調(diào)配與安置。
比徹不僅提出建議,而且也努力去踐行。她呼吁在東部地區(qū)出錢資助的重要地點建立接受捐贈的師資培訓學校,為普通學校培訓女教師,也倡導在東部廣泛招募愿意前往西部地區(qū)學校擔任教師的婦女,“國家中每一位虔誠、善良的女性都要喚起對整個國家利益的關(guān)心,只要有必備的資格和時間,就可以應召,為實現(xiàn)國家利益而作出貢獻”[13]。比徹在東部到處奔走,尋求資金支持建立機構(gòu)—全國普及教育委員會(the National Popular Education Board),來協(xié)調(diào)確定需要教師的西部學校,征召愿意獻身于此的東部女性去工作,并做出必要的安排能使二者相結(jié)合,委員會自身也開設教師培養(yǎng)項目。她的努力得到了當時其他杰出教育家的認可、支持與合作,其中包括賀拉斯·曼、亨利·巴納德、塞繆爾·路易斯等。這項以女教師為主發(fā)展西部普及教育的事業(yè)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功。賀拉斯·曼擔任馬薩諸塞州教育委員會秘書長時,曾經(jīng)在第二份年報中專門論述女教師的特殊資格要求,他獨特地以“教育神圣殿堂”中的“一支由神任命的牧師群體”[14]這一稱謂來稱呼她們。比徹的努力強化了人們對于女性應該就讀師范學院的認識。
戴維·提亞克(David Tyack)和伊麗莎白·漢索特(Elisabeth Hansot)這樣來評價?,敗ぞS拉德、西帕·格蘭特、瑪麗·萊昂和凱瑟琳·比徹對于美國教師教育的影響:“圍繞這四位女性形成一個廣泛的受教育者聯(lián)盟,通過這些聯(lián)盟的關(guān)系,她們把女子學校的畢業(yè)生推薦到教學崗位,同時也促進了女子中等教育學校的產(chǎn)生,以及男女同校的公立學校的普及。這些女性與她們的畢業(yè)生就像教育學的種子,撒向全國,生根發(fā)芽,建立學校。”[15]后來的教育歷史學家將目光聚焦到師范學校,他們發(fā)現(xiàn)至少到1850年以前,維拉德、格蘭特、萊昂和比徹以及她們的追隨者們建立的女子學院比師范學校培養(yǎng)出的教師更多,對教師職業(yè)本身塑造的影響也更大。到1850年,曾經(jīng)以男性為主的教師職業(yè)已經(jīng)逐漸變成以女性為主的職業(yè)。1870年,美國59%的教師是女性,1888年,女教師比例達到63%,主要城市地區(qū)已經(jīng)高達90%[10]41。凱瑟琳·比徹關(guān)于女性取代男性主導教師職業(yè)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另外,19世紀美國兩位男性教育家賀拉斯·曼和亨利·巴納德也都關(guān)注到女性所具備的特質(zhì)如母性本能,特別是更優(yōu)良的溫柔和耐心有利于她們承擔教師工作。
四、結(jié)語
從維拉德指出教學工作即母性的延伸到比徹倡導女性教師承擔拯救國家的使命,我們可以在歷史長河中清晰地看到教師職業(yè)與女性特質(zhì)之間的天然關(guān)聯(lián)以及獨特貢獻。因此,關(guān)于美國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無論追溯其源頭還是梳理其形成與發(fā)展的脈絡,都不能忽略女性教師教育者的卓越貢獻。特別在今天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女性占比高于男性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歷史的書寫方式。本文討論女性教育者的教師教育思想,目的不是要強化性別視角,而是要從更完整、更超越的立場來辯證地認識、考量教師職業(yè),為教育專業(yè)補充女性特質(zhì)要素。
參考文獻
[1] 喬爾·斯普林.美國學校:教育傳統(tǒng)與變革[M].史靜寰,姚運標,張宏,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83.
[2] SALMONI M. The Limits of Independence,1760—1800[C] // NANCY F. COTT. No Small Courage:A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09-178.
[3] NORTON M B. Libertys Daughters:The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of American Women,1750—1800[M]. Boston:Little Brown,1980.
[4] MATTINGLY P H. The Classless Profession:American Schoolme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3:44.
[5] ELSBREE W S. The American Teacher:Evolution of a Profession in a Democracy[M]. New York:American Book Company,1939:201.
[6] BERNARD R M,VINOVSKIS M A. The Female School Teacher in Ante-Bellum Massachusetts[J].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1977,10 (3):332-345.
[7] STONE M S. The First Normal School in America[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The Voice of Scholarship in Education,1923,24(3):1-6.
[8] SCOTT A F. The Ever Widening Circle: The Diffusion of Feminist Values from the Troy Female Seminary,1822—1872 [J].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1979,19(1):3-25.
[9] FOWLER H. Educational Services of Mrs. Emma Willard [C]// Henry Barnard. Memoirs of Teachers,Educators and Promoters and Benefactors of Education,Literature and Science,Volume 1,New York:F. C. Brownell,1861.
[10] FRASER J W. Preparing Americas Teachers: A History[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2007.
[11] BEECHER C. Suggestions Respecting Improvements in Education,Presented to the Trustees of the Hartford Female Seminary[M].Hartford,Conn:Packard & Butler,1829:7.
[12] SKLAR K K. Catharine Beecher:A Study in American Domesticity[M]. New York:W W Norton,1973:115.
[13] BEECHER C. An Essay in the Education of Female Teachers[M].New York:Van Nostrand & Dwight,1835:19.
[14] 勞倫斯·A.克雷明. 美國教育史:建國初期的歷程(1783—1876)[M].洪成文,丁邦平,劉建永,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1.
[15] TYACK D,HANSOT E. Learning Together:A History of Coeducation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43.
(作者系河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