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狼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教導孩子要誠實的《狼來了》《聊齋志異》中描寫屠夫和狼斗智斗勇的《狼三則》《東田文集》里的《東郭先生和狼》以及《格林童話》里的《小紅帽》。這些作品都傳達了同樣的信息:狼要吃肉。毋庸置疑,狼是兇猛而狡猾的肉食動物,以狼為名者往往不是善類??缮钤诜侵尬骱0逗头侵弈喜康耐晾菂s特立獨行,它有名無實,既不吃人也不吃羊,偏偏喜歡吃蟲子。
叫“狼”卻不是狼
也許是長相似狼且渾身土黃色,所以才有了土狼這個名字??墒聦嵣?,土狼根本就不算狼,它是鬣(lie)狗科哺乳動物,又名鬣豺,與斑鬣狗、縞鬣狗以及棕鬣狗才是近親屬。進一步細分,后三者又屬于鬣狗亞科,而土狼卻被單獨分到了土狼亞科,這是出于基因相似度的考量。
從科學的角度看,土狼不是狼,從習性上來看,它們也完全不具備狼的特性。畢竟世界上沒有一種狼會自降身份以吃蟲為生,而土狼卻對此情有獨鐘。
土狼嚴重挑食,只吃白蟻,為滿足自己的怪癖,它們進化出一條靈活且充滿黏液的舌頭,很適合舔食昆蟲。在炎熱的夏季,土狼一晚上就能進食30萬只白蟻,堪稱“白蟻收割機”。
“白蟻再小也是肉”,嚴格來說,昆蟲的身上的確是有肉質(zhì)的,而且土狼偶爾也會少量地食用一些較軟的腐肉,所以才能躋身于食肉動物的行列。土狼采取的“藍海戰(zhàn)略”成功地避開了激烈的競爭。平日里,它們比其他猛獸更易獲取食物,而且白蟻體內(nèi)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大量食用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可到了寒冷的冬季,白蟻就變成了稀缺資源,數(shù)量僅有夏季的五分之一,本該貼冬膘的土狼只能被迫減肥,體重急劇下降。
土狼的生存之道
人們常說的鬣狗一般指斑鬣狗,它們有著強壯的身體和驚人的咬合力,總是成群結(jié)隊地出沒,戰(zhàn)斗力爆表,是僅次于獅子的非洲第二大食肉動物,有絕對的資格為其家族代言。對它們來說,其他鬣狗只不過是小弟,而土狼這種吃蟲子的角色更是小弟中的小弟。
毫無疑問,作為肉食者,土狼是不合格的,但它們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土狼深知大哥們的厲害之處,也明白自己的先天不足,為了能在狂野的非洲草原上明哲保身,需要一些小聰明。土狼不敢假借斑鬣狗的威名,于是挑了相對較弱的縞鬣狗來模仿??c鬣狗又叫條紋鬣狗,身上有很多垂直的黑褐色條紋,而土狼有樣學樣,也長出了類似的斑紋。通常情況下它們能蒙混過關,讓那些不明真相的敵人避而遠之,可簡單的模仿終究學不來精髓,除了鬣狗,像獅子這樣身經(jīng)百戰(zhàn)、見多識廣的獵手也能看出破綻。土狼的嘴巴明顯比縞鬣狗的更黑,整個身體看上去也更加傾斜,而且相比長期拼殺、無肉不歡的縞鬣狗,只吃白蟻的土狼看上去顯得營養(yǎng)不良,體型小了近三分之一。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哀,對于獅子這樣一頓要吃幾十公斤肉的大胃王來說,即便看穿了土狼的把戲也會選擇無視,它們對瘦削的獵物它們毫無興趣。
在非洲草原上,要想避免風吹日曬或是被敵人找到,洞穴是最佳選擇。只是土狼既沒有高效的挖洞能力,也懶得花時間去造房子,它們更傾向于投機取巧。除了尋找天然的洞穴之外,它們通常會撿草原工程師土豚遺留下來的老房子居住。這種不付租金還能拎包入住的方式省時省力,為土狼提供了舒適的避風港??杉幢阌辛思?,土狼也不敢冒險在白天出去閑逛,只有在夜幕的掩護下才會出來覓食。
土狼膽小的性格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它們從不攻擊人類,因此也不會招來報復性的殺戮。當然,不敢冒犯人類不是因為自身的修養(yǎng),它們的腦袋里只想著吃螞蟻,顯然不具備什么高級意識,歸根結(jié)底還是實力弱小。
土狼的爪子用來刨土、刨蟻穴還行,用來打架則派不上什么用場。它們還長了一張小嘴,其張開的角度在食肉動物中差不多是最小的,所以咬合力明顯不足。很多食肉動物在威脅敵人時都會張開血盆大口,亮出鋒利的牙齒,但土狼的牙齒高度退化,不足以震懾敵人,即便露出來,也只會起到反作用,讓自己用心良苦的偽裝功虧一簣。好在土狼有自知之明,一向怒不露齒,而且為了提高嚇退敵人的概率,它們還會像縞鬣狗一樣豎起身上的長毛,讓體型看起來更加龐大,把“狐假虎威”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對于難纏的敵人,土狼還準備了一記損招——放臭氣,這種化學武器散發(fā)出的刺鼻味道會讓對方瞬間失去食欲,土狼則趁機遁走,只留下頭暈眼花的敵人。
土狼會吃強者不屑一顧的昆蟲,會吃別人的殘羹冷炙,也會住別人不要的房子,對于弱小的動物來說,少些講究,多些適應和技巧才是它們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