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潤澤
每當我回到那令我日思夜想的農村老家時,田間那股熟悉的清香和那一抹泛著青的綠,總能最先吸引興奮的我。
家鄉(xiāng)的農田一眼望不到頭,驅車半個鐘,往往也只能勉強走完一半。田里種著花生、紅薯、玉米等莊稼,每到小路的轉角,都能看見一張張綠色的新面孔,大都是我不認識的,我只好不停地發(fā)問:“媽,這是啥呀?”
經過一大片直挺挺的玉米地,它們好似打招呼般用不同姿態(tài)望著我,每一株都精神抖擻、充滿生機。不管是玉米稈還是玉米葉,都散發(fā)著迷人的青綠。它們挺著腰,那代表著生機的綠色布滿全身。
我又來到一片種滿紅薯的地里,紅薯葉子上雖然有些坑坑洼洼,但仍是綠意盎然。紅薯的根莖與葉常常縱橫交錯,有的甚至纏在了一起。到了初秋時節(jié),地下的紅薯還沒有完全成熟,地上的枝莖卻已非常健壯,它又粗又韌,上面還帶些絨毛,充滿生機。老家房子南邊還有一片綠油油的油菜花,花叢邊上有一片樹林,那是我大伯在十年前與村民一起種下的。原本是為了出售木頭,可因為當時對方給價太低,大伯覺得不值得,這一片綠才得以一直留存。
樹林面積很大,有大小樹木幾百棵。樹木的葉子異常豐茂,一走進去,馬上有一種遮天蔽日的感覺。雖然陽光照不進來,但仍有些草長在林子里。樹上有許多鳥兒搭的巢,只是大多數(shù)都被枝葉藏了起來。我有時候覺得,這樹林可真像個天然的百寶盒,小鳥、小蟲、小草……應有盡有。
家鄉(xiāng)的那一抹綠,代表著生機。我對這抹綠十分珍惜,它是勤勞的顏色、樂觀的顏色,更是希望的顏色。
指導老師:龍倫倫/責編:黃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