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當(dāng)雨落下,你獲得了某種寬恕。
于菲菲走在街上,看到一只貓,穿著人的衣服,蹲在樹陰下的墻角看著自己。眼神格外清澈,閃著光。一只貓以人的姿態(tài)伸展身體,低聲說:親愛的,你的身體里住著魔鬼。
那只貓跟著于菲菲走了很久,消失在另一條街的樹陰里。
雨還在下,樹上的葉子也在一片片落下,雨水包裹在每一片葉子上,讓人莫名想起一首老歌,名字忘記了。
于菲菲走出這座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小城。
有關(guān)早餐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p>
看到這句詩,特別符合我現(xiàn)在的心情。
于菲菲在日記中寫道。陰暗是一種空白。
否則,天空中的白云就會浮現(xiàn)。
有時候,她會面對一個魔鬼,把自己蜷縮起來,裝作威武的樣子,沒有比那個時刻更讓人恐怖。面對一塊塊褪去的衣皮,多么神奇,現(xiàn)在是春天,她仍然走在鮮花盛開的草地上,容貌鮮妍,她懷疑自己不存在。
早晨起來,喝了一杯酸奶,吃小塊的曲奇。之前不是這樣的。
聽到一個名字,久遠(yuǎn)而恍惚。
于菲菲尋找那只貓,有著青檸味道的語言。
它說,我們都是碎片,裁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他能讓你進(jìn)入下一個世界。
人樣的
她住在一只籠子里,密不透風(fēng)。
不愿出去,是我見過最執(zhí)拗的人。
于菲菲對我的評價,我不太同意。首先我喜歡去流浪,當(dāng)然,這句話說了有很多年,我現(xiàn)在還住在這樣一間狹小的房間里,足不出戶。
早晨起來,吃了小塊的曲奇,一杯酸奶。
臨寫王羲之的《圣教序》,停不下來。像在寫一個人的一生,粗細(xì)變化,歪斜橫豎,停頓快慢。沒有想到太多,但卻感受到大的悲傷,然后是大的喜悅。每一個字都在呼吸,都在一萬遍中不同。我知道我每次臨寫都不一樣,都有不一樣的氣息與感受。
當(dāng)感覺要停下來之前,我清洗了毛筆,大半個早晨已經(jīng)過去了。天空還是一片空白,沒有要下雨的意思。
木心說尼采重要的不是他的哲學(xué),而是他的思想。他是屬于詩的,這也是我非常喜歡尼采的原因。
看,這個人。常常臆想,人樣,太人樣的。
我不太喜歡于菲菲,她有時過于矯情。比如不喜歡唱歌,但喜歡聽,聽一整天;不喜歡買衣服,喜歡逛一天街;不喜歡吃早餐,卻每天都在吃。
她,太人樣。她追隨一只貓。
得路鎮(zhèn)
她追隨一只貓。琥珀色的眼睛,玻璃彈珠。
我見過的樣子,不會轉(zhuǎn)動。
和所有的情節(jié)一樣,火車緩慢行走。適合一個人的旅行。
或者說適合漫無目的前行,它會經(jīng)過麥田,經(jīng)過那粒糜子,經(jīng)過一條河一條小溪,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小鎮(zhèn)。其中一個停留了三分鐘,于菲菲站在小鎮(zhèn)上,看到了那只貓。那個小鎮(zhèn)的名字叫得路鎮(zhèn)。很遠(yuǎn)的山頂上有一座塔,貓朝著那個方向去了。
她有一對玻璃彈珠,放在衣服兜里。走路時,就會發(fā)出奇詭的聲音,她從來不把手伸進(jìn)里面。
一個肥胖的男人坐在旁邊,裹著一身兔毛,長著紅眼睛。
于菲菲看見他在兔毛里面奇瘦的骨架,與眼睛很是相稱。
佝僂著殼內(nèi)的軀干。大家都躲開他龐大的身體。
有個孩子拔了一撮兔毛,他沒有喊疼。
一下子縮小了,像個漏了氣的氣球,癱在地上。
火車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小孩開心地大笑。
于菲菲把手伸進(jìn)口袋,玻璃珠冰涼寒冷。她觸摸到一個人的眼神,噩夢般的哀憐。
火車進(jìn)入黑暗,駛?cè)胂乱粋€隧道。
那個男人叫鹿
她走了,很慶幸。似乎平靜了,再沒有風(fēng)波。
街上有新人結(jié)婚,車子過不去,只好停下來。平日里,我絕不去湊熱鬧看這些,今天索性就多看幾眼。看到了新娘子,沒有那么漂亮,穿著紅色喜服,和新郎走在一起。高跟鞋很細(xì),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新郎后面跟著彩車隊(duì),一字?jǐn)[開?;丶液?,我忽然看到了新娘的微笑,一整天都揮之不去,低頭莞爾的那種笑,特別美。
于菲菲和我說,她路過一個叫“得路鎮(zhèn)”的小鎮(zhèn),她想住下來。那里可能有白鹿這種動物,她說,這是直覺,會給人帶來美好的事物。
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買了一大堆書,越看越無知。查了得路鎮(zhèn),沒有查到。
以前看過的書忽然間覺得好無聊,以前喜歡的一部分作家詩人,現(xiàn)在都不喜歡了。我現(xiàn)在喜歡一些小人物,覺得能離自己近一點(diǎn),比如得路鎮(zhèn)有一個與鹿為伴的男子,于菲菲告訴我,她猜想那個男人就叫鹿。
她沒有拍照片給我,我有些不太相信她說的話。我甚至懷疑她不存在,就像我懷疑那個新娘今天并沒有笑。她低頭時看了自己的裙擺,有沒有被路上的塵土弄臟。新郎的樣子完全不記得了,他有沒有跟在新娘的旁邊,很模糊。書里寫了好多奇怪的話,蒙頭大睡時,那些話全部出現(xiàn)在夢里。
那個叫鹿的男子與那個低頭看裙子的新娘。
他們在空中飛,在敦煌的壁畫里。
陌生的城市
他們在敦煌的壁畫里飛。
沒有衣帶飄飄,沒有豐腴的體態(tài)。
飛得很笨拙。
笨拙是一種智慧,于菲菲不喜歡說話。
不喜歡和熟悉的人說話,在陌生的城市,她喜歡用另一種語氣聲調(diào)和人交談。
這個城市的第一天也在下雨,感覺世界就像連成一片的樣子,雨從那邊延伸了過來。路邊的梧桐樹有大片的葉子落下來,比雨的聲音還大,似乎安靜了許多,從另一個城市里區(qū)分出來。漸漸地,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踩在陌生的地磚上。于菲菲買了一頂帽子,咖啡色。
之前,她從不戴帽子,現(xiàn)在戴著,覺得很好看。
他從不關(guān)心她的衣著。這里的人,都沒有看到她。沒有看到一個戴著咖啡色帽子的女人。
在街上走了一天,沒有看到穿著白色風(fēng)衣的人,腰帶上繡著幾個字。這里的人沒有看到另一個人。她也沒有看到。
只有一些樹的影子,他們躲在屋子里,躲在雨傘下面。
于菲菲喜歡這樣,她不會微笑。
她一笑,就消失了。
憂郁的蘋果
會憑空消失的人,我知道有一人。
她不會笑。
準(zhǔn)確地說,你不知道她笑了沒,我不喜歡這樣的人,定是經(jīng)歷過許多苦難的。
中午,去干洗店洗衣服,門上著鎖。但我聽到里面有聲音,很大聲地吵架,一個人的聲音,兩個人的吵架內(nèi)容。有些繪聲繪色的感覺,一聲比一聲高,忽然就安靜了。
還記得店主的樣子,微胖,眼睛很大。長睫毛撲閃撲閃的,我把她比作“蘋果”。店里掛滿洗干凈的衣服,散發(fā)茉莉洗衣液的味道,店里還有一臺老式縫紉機(jī),蘋果有時會在上面安靜地做衣服,光線從玻璃窗打進(jìn)來,像一幅美妙的西方油畫。蘋果有時在房子里移動,沒有見過她的男人,剛才聽到過他吵架時的言語很糟糕。一顆蘋果的移動,很可愛,也很憂郁。
我喜歡用水果去代替人,比如于菲菲,我把她稱作檸檬。
喝檸檬水,臨寫《圣教序》,聽音樂。那個“之”字像天鵝般飛起來。“降”字的一長點(diǎn)變成了一把橫笛,真是美妙。獨(dú)有“生”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著諸位,卻也姿態(tài)飄逸。
檸檬水喝到一半更酸了,音樂早就停了。
早上什么也沒有,連饅頭也沒有,昨天下午也什么都沒有。
哈哈鏡
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走不完的路,沒有找到一間屋子可以為她停下來。
雨水澆透咖啡色的帽子,貼在臉上。
于菲菲懷念那只流浪的貓。
懷念它紫色的蝴蝶結(jié),它曾經(jīng)收留了她。
夜色浸在雨中,濃厚粘稠。
一面哈哈鏡重新收留了于菲菲。
她的臉在里面變得異常龐大,眉骨更加突出。
露出大大的牙齒,好似大大的微笑。
于菲菲第一次看到了于菲菲的模樣。很滿意。
鏡子里,她的身后有一群小丑在跳舞,場面非常歡樂,她也加入進(jìn)去。
她看到了小城所有的人都舞動著胳膊,臉上涂著厚厚的油彩,慢慢地,油彩被雨水沖刷干凈,他們,不見了。
她用她的哈哈鏡看街上的人,有一次,不小心看到了一個大鼻子,鼻息特別大,像刮大風(fēng)般吵人,但他不是那個人。
他是一個路人。
這里的人都像長著小眼睛的老鼠,雙手著地,窸窸窣窣地走路。
買橘子水的老女人是巫婆,臉上長了千百層褶皺,每一層里都藏著秘術(shù),于菲菲從不敢喝她的橘子水。她就住在小區(qū)旁邊低矮的房子里,每次見面,于菲菲都會微笑著打招呼:妞子,來一瓶橘子水吧。
那個人也曾給她買過好多次橘子水,她最喜歡喝。那時的他,眼睛里都是星星,于菲菲最喜歡。
每次看著他的眼睛,就像望著一整片星空。
蘋果的反義詞
也許只有終結(jié)生命,才會得到一個人的諒解,得到世間所有的寬恕。
雅爾洛死后,杜拉斯原諒了他所有的過錯。
這樣的結(jié)局也許是最好的。
曾經(jīng)也有人對我說過同樣的話,也許她死了,大家便都可以釋然了。
一些瑣碎的小事更是可以原諒的了,比如一位老伯在你不留意間,把舊的掃把放在你車頭前,當(dāng)你開車壓在上面時,他要你賠他一把嶄新的。
好吧,幸虧沒有壓倒小貓小狗,花花草草,賠他。
看看黃賓虹的畫吧,他的畫宏厚華滋,氣勢磅礴,能容納萬物萬事。道法自然,墨色變化多端,每個人都能尋找到不同的內(nèi)心聲息。
傅雷曾評價黃賓虹:“初看艱澀,格格不入,久而漸領(lǐng),愈久愈愛,是神品、逸品?!?/p>
他的畫,我也臨摹了,氣象萬千啊,自己的筆太拙,心境也太拙,拍了個背面,大家都說墨色很好。
我不敢把正面拍出來看。
又去了干洗店,換了老板,是個瘦高的女人,和之前的蘋果可以組成一對反義詞。
我沒有詢問蘋果的事情,把衣服放下,走了出來,門上的風(fēng)鈴照樣一串叮當(dāng)作響,在閉上之后關(guān)在了屋子里。
碰到了放置掃把的老伯,他乜斜著看了我一眼,我趕緊把車子一周仔細(xì)檢查了一遍,什么也沒有,直到開走了好一會兒,我還是覺得好像壓過了什么東西。
回到家后,我確定那是他的那個眼神。
看花人
越過山丘。更多的人撲面而來,于菲菲,你好?。?/p>
最先碰到的是她的眉骨,她一一回?fù)?,算是問候了那些人。一曲英文歌結(jié)束后,進(jìn)入到無人區(qū)。
這是一片秘密基地,山頂?shù)哪沟?,有木橋連接著兩個世界。不是祭奠的日子,一般沒有人來到這里。木橋發(fā)出吱嘎吱嘎的聲音,表示它的節(jié)奏很是歡快,于菲菲也很歡快。
山頂還有一座小涼亭,用來讓風(fēng)吹過它的身體,四圍便是散落的墳?zāi)梗诜品谱谕ぷ永?,有一種俯瞰天下的感覺,真好,她唱起了歌,一片鳥鳴幫襯著,聲音越來越濃密。
山上的樹木濃密茂盛,遮蓋住了于菲菲。先是蓋住了她的腳,接著是身體,然后是她的嘴巴,還留著眼睛看狹小的天空,看天空中的白云,一整天。那云變幻多端,來回穿梭,走了又回來。有時它們會透露于菲菲的心情,所以,不必裝作歡樂,或者悲傷。
在這高山之巔,竟然從來都沒有想要流淚的感覺,看見任何東西都覺得喜悅,
每次回去的時候,于菲菲都會折幾枝樹枝,插在花瓶里。裝一瓶山上的空氣,放在桌子上。
曾聽聞一位尋花者,去山里的寺廟求簽,最后留在了寺廟。他去的那天,寺院內(nèi)一株老梅樹,剛剛開了幾朵。
還沒有落上灰塵,他每日都要在樹下誦經(jīng)念佛。
躺在一株桂花樹下,看桂花落下,于菲菲想畫這樣一幅畫。
那人穿著長袍,戴一頂草帽,半睡半醒。亦夢亦幻,不知是他夢花,抑或花夢他。他不是莊子,桂樹也不是蝴蝶,是有人在看著他們。
也許只有古人有這樣的情懷,現(xiàn)代的人沒有長袍,也不戴草帽,亦不會躺在樹下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