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主角還是龍?zhí)?,刻畫人物都不能滿足于“像”,要追求“是”。
——著名演員李雪健說,把自己融化在人物里,是他的職責(zé)和追求
當(dāng)一個事件發(fā)生,懷著悲憫之心去看,跟懷著幸災(zāi)樂禍之心去看,剛好構(gòu)成了文學(xué)跟八卦的差別。
——作家蔣勛認為,好的文學(xué),一定是在比較高的層次上對人生進行觀察,它關(guān)心的不是單純地挖掘出“真事”
你的偉大,與你所愛之廣闊同在;你的渺小,因你所困之瑣事限定。
——偉大與渺小的一種解釋
小掙青年。
——開小店、擺小攤、干小活兒、賺小錢的年輕人。雖然只是“小掙”,但依然象征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恨自己靈敏得能覺出一絲風(fēng),又軟弱得扛不動一片葉。
——以色列劇作家漢諾赫·列文對“知多行少”的感慨
要想保持生命的躍動,我們必須學(xué)習(xí)如何有節(jié)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從精力管理的角度來看,生活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一系列的短跑沖刺
恰當(dāng)、有效的底線設(shè)定,再加上足夠的安撫和認同的平衡,能讓孩子勇闖天涯。
——美國心理醫(yī)生馬蒂斯·米勒為孩子的勇敢成長開出的“良方”
如果生活把你的門關(guān)上了,那你就再打開,這就是門,門就是這樣用的。
——當(dāng)遇到生活困境時,不要總是敲門,要大力開門
接得住彼此的喜悅和墜落,也接得住光明和隱晦。
——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接得住”
那些看似“實際”的目標,追逐它們的人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最為耗費時間和精力;一些看似不合理、不實際的目標,有時反而更容易實現(xiàn)。
——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法實現(xiàn)偉大的事情,所以選擇了平庸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馬伯庸《長安的荔枝》
(真真、小鴿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