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的起點,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重要使命。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應著重激發(fā)他們寫話的興趣,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的事物,展開想象,并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關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對他們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鍛煉。
一、巧用教材,助說助寫新篇章
1.挖掘課本元素,啟迪童言妙語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激發(fā)他們寫話的動機。只有當學生內(nèi)心充滿表達的欲望時,他們才會樂于寫,主動寫。為此,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深入挖掘其中可供學生訓練的語言素材,讓他們展開練習,感受表達的樂趣。在教材的拼音單元中,每一課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拼音的發(fā)音,更是進行寫話訓練的素材。此外,拼音單元后的兒歌也是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的好幫手。這些兒歌語言生動,節(jié)奏明快,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些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使他們樂于表達,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2.教材仿寫,鍛煉童言新篇
對于剛開始學習寫話的學生來說,仿寫是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教材文章因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更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成為他們仿寫練習的范本。通過仿寫,學生能夠梳理自己的寫話思路,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提高寫話的興趣。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qū)W會如何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還能夠?qū)W會如何觀察生活、捕捉細節(jié),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動有趣。
以《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為例,學生在了解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后,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仿照課文描述自己所知道的其他植物的傳播方式。學生的仿寫精彩紛呈,如柳樹媽媽利用“熱氣球”送“孩子們”去遠方,鳳仙花媽媽利用“發(fā)射器”讓“孩子們”蹦跳著炸開,櫻桃媽媽則通過吸引鳥兒來幫助“孩子們”旅行。這些仿寫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更展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續(xù)編課文,想象無限
續(xù)寫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中的道理。如,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坐井觀天》《寒號鳥》和《我要的是葫蘆》這三篇課文的結尾留白就像一扇扇開啟智慧的大門,邀請學生走進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延續(xù)故事的發(fā)展。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在《坐井觀天》一文中,小鳥飛走后,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它會說些什么呢?在《寒號鳥》一文中,寒號鳥沒有凍死,它會做些什么?在《我要的是葫蘆》一文中,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請續(xù)寫下去。通過這些續(xù)寫活動,學生會在想象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判斷。
二、看圖寫話:從識圖起步
看圖寫話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圖像信息,發(fā)揮想象力,寫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那么,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觀察呢?首先,觀察要抓住重點。當學生面對一幅圖時,首先要尋找圖的中心位置,這里通常是觀察的重點。其次,觀察要有順序。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把握畫面的內(nèi)容。再次,結合提示性的語言文字觀察圖畫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提示語往往體現(xiàn)了圖畫的主題和要求,為學生提供了觀察的方向和重點。最后,當學生明確了圖畫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他們的動作和神態(tài)后,就可以開始展開合理的想象了。想象是看圖寫話的靈魂,它能讓學生的作品更加生動有趣。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讓畫面中的人物和事物更加鮮活??磮D寫話是需要綜合運用觀察、想象、表達和創(chuàng)作等技能的活動,通過細致的觀察與合理的想象,學生能夠?qū)懗黾确蠄D意又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三、看圖寫話:巧繪想象之翼
看圖寫話是一項富有挑戰(zhàn)的任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只能看到圖畫表面的內(nèi)容,難以將靜止的畫面轉(zhuǎn)化為生動的場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1.感官調(diào)動,畫中添彩
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去描繪畫面是看圖寫話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過感官的參與,學生能深入理解和感受畫面,進而展開豐富且生動的想象。
以《不要摘花》這幅圖為例,首先,用眼睛看。教師引導學生:“畫面中鮮花盛開,色彩繽紛,你們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花?它們看起來像什么?像不像一群穿著彩色裙子的小姑娘在跳舞呢?”接著,用鼻子聞。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們站在花叢中,會聞到什么味道?是不是像媽媽做的蛋糕一樣香甜?”然后,用耳朵聽。雖然畫面是靜止的,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此時你們在公園里,會聽到什么聲音?有沒有小鳥的歌聲,有沒有遠處小朋友的歡笑聲?”最后,用肢體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如果你們像畫面中的小女孩一樣伸手去摘花,會有什么感覺?是不是感覺花兒很柔軟,就像撫摸了一只小貓?”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去描繪畫面,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和感受畫面,還能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寫作訓練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觀察和表達能力。
2.動作神態(tài)細描,人物躍然畫中
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讓畫面中的人物更加立體和鮮活。
以《衛(wèi)生大掃除》這幅圖為例,針對圖中的小男孩掃地的情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他是怎樣握住掃帚的?掃帚在他的手中是如何移動的?他的腿部是什么樣的姿勢?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教師將這些觀察到的細節(jié)組合起來,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小男孩掃地的情景。
3.對話描繪,人物聲情并茂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要讓人物或動物開口說話,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通過觀察和想象他們的對話,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圖畫的內(nèi)涵,還能夠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以《森林學院》這幅圖為例,動物們在山羊老師的指導下做手工,這是一個充滿趣味和互動的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動物的動作和表情,然后想象他們會說些什么。比如,學生可以想象:山羊老師將手輕輕搭在小松鼠的肩上,笑呵呵地說:“小松鼠,你拼的圖案真的很形象,很有創(chuàng)意!”小松鼠聽到老師的表揚后害羞地說:“謝謝老師,我會繼續(xù)努力的?!边@樣的寫話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讓他們深入理解和感受圖畫中的故事。
總之,教師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注重觀察指導,并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樣的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夠為他們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秀娟(酒泉市康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