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棟 曹志偉
鼻涕是保護身體的一道屏障,它能幫助清除人吸入的灰塵、花粉、微生物等,還能維持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濕潤吸進的空氣,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正常的鼻涕是無色透明的,微微帶些黏度,不會流出鼻腔,只會默默地滋潤鼻腔。鼻涕的大部分成分是水,還包含脫落的細胞、鹽分、蛋白質等。當有微生物侵襲時,鼻涕中還帶有各種致病菌。
當鼻腔受到煙塵、過敏物質、特殊氣味、溫度變化等刺激時,鼻腔腺體分泌物增加,就會流出鼻涕。當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襲時,鼻腔也會增加分泌物的排出,來幫助清除鼻腔里的異物,同時清理各種病原微生物。所以,流鼻涕本身也是一個保護性反應。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鼻涕的不同性狀都可以反映身體的某些變化。所以,通過觀察鼻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疾病的端倪,或者疾病的發(fā)展階段。
稀薄、透明的清鼻涕
清水樣鼻涕比較稀薄、透明,能夠輕易地從鼻腔流出,讓人感覺總擦不干凈。導致流清鼻涕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 感冒初期。清鼻涕一般出現(xiàn)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無論是風寒導致的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無論是感染病毒還是感染細菌,都可能產生流清鼻涕的現(xiàn)象。病毒和細菌入侵鼻腔時,為了盡快把它們沖走,鼻腔黏膜腺體會產生更多分泌物,清鼻涕就會止不住地流出來。
2.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一般出現(xiàn)在春秋兩季。鼻腔部位可能存在過敏原,身體想盡快將其沖走,所以鼻腔會分泌大量的清鼻涕。此時,清鼻涕可能會經過鼻咽部向下流,導致人頻繁出現(xiàn)清嗓子、咳嗽等癥狀。
3. 腦脊液鼻漏。我們的顱腔和鼻腔是不相通的,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xiàn)腦脊液鼻漏。先天性腦膜腦膨出或者嚴重頭部外傷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腦脊液鼻漏。腦脊液是清亮似水的液體,很像感冒時流出的清鼻涕,普通人很難對二者進行區(qū)分。如果發(fā)生外傷后出現(xiàn)流清鼻涕的癥狀,最好到醫(yī)院進行細致的檢查。
黏稠、濃厚的白色鼻涕
1. 感冒兩三天后。出現(xiàn)白色的黏稠鼻涕,表明鼻腔黏膜處的炎癥加重了。因為病毒和細菌侵襲引起的炎癥進一步發(fā)展,鼻涕中的白細胞、黏蛋白成分增加,鼻涕就會變得特別黏稠。同時,由于鼻腔黏膜的腫脹、充血加重,患者會出現(xiàn)鼻塞。鼻腔通氣不好,黏膜纖毛的功能就會變弱,黏液流動減慢,鼻涕就變得黏稠厚重了。
2. 慢性鼻炎。一個人如果患有慢性鼻炎,鼻腔黏膜在長期炎癥的刺激下,白細胞、黏蛋白成分增加,就會出現(xiàn)白色的黏鼻涕。
黃色的膿鼻涕或者綠鼻涕
1.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后期。隨著病程的進展,白細胞和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持續(xù)作戰(zhàn),病原體殘片和白細胞釋放出的過氧化物酶都會通過鼻涕排出。過氧化物酶的顏色是黃綠色的,因此就會出現(xiàn)黃色或綠色的膿鼻涕。
2. 急性鼻竇炎或者慢性鼻竇炎。因為鼻竇內黏膜會有大量的分泌物,同時由于鼻竇通氣引流不好,分泌物容易潴留在鼻竇腔內。分泌物中的水分逐漸被吸收后,也會呈現(xiàn)為黏稠的黃色鼻涕。
3. 鼻腔內異物。孩子不慎把異物吸入或者塞入鼻腔,時間長了就會出現(xiàn)黃綠色鼻涕。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是單側鼻腔持續(xù)流出黃膿涕,并伴有臭味的話,就要注意鼻腔異物的可能性,此時需要帶孩子到醫(yī)院做鼻鏡或CT 檢查。
粉色或者紅色鼻涕
這種情況通常提示鼻腔內有出血,可能是反復摳鼻、炎癥、干燥、外傷等原因導致的鼻黏膜破損。如果是陳舊性出血,鼻涕的顏色可能較深。
如果孩子是因氣溫變化或者聞到刺激性氣味而流清鼻涕,家長不必過分緊張,幫孩子適當清理鼻涕就好。若是因為呼吸道感染導致流清鼻涕,一般病情好轉后就不會再流鼻涕了。如果是因為過敏性鼻炎流清鼻涕,家長要盡量避免孩子接觸環(huán)境中的過敏原,必要時做過敏原檢測。
孩子感冒后,從流清鼻涕轉為流黃鼻涕,除了繼續(xù)治療感冒,家長還應注意給孩子做好鼻腔的清潔工作。家長可以用生理鹽水或者洗鼻器清洗孩子的鼻腔,直至鼻涕被稀釋后擤出來,同時可以輔助應用鼻噴藥物和化鼻涕的藥物。若是孩子流黃鼻涕不見好轉,或者還伴有臭味,就要盡快到醫(yī)院檢查。
孩子流粉紅色鼻涕或鼻涕中帶血絲或新鮮血液時,家長首先要觀察孩子是否有反復摳鼻的習慣。如果有,請糾正孩子。同時,家長每天早晚給孩子洗臉時,可以往鼻腔里撩點水,既起到濕潤鼻腔的作用,又能防止孩子因鼻腔不舒服而反復摳鼻。
1. 避免接觸病原體。流感流行季,盡量避免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不要接觸感冒患者。平時在家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孩子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減少感染的風險。
2. 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平時家長要注意平衡膳食、合理喂養(yǎng),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素,以增強抵抗力。同時,鼓勵孩子多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 根據(jù)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合理安排出行。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