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衡
世界上眾多的江河湖海,在洋流津波、潮起潮落、斗轉星移的時空變幻中,構成了萬千生命和萬般文化之源。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茨屈S河壺口,瀾滄上游,浪花拍擊著巖石,波濤洶涌而下,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滔滔長江,蜿蜒曲折,時而奔騰、時而平靜,徑流萬里、包容萬千。不同河流有自己的脾性與特征,也涵養(yǎng)了不同的文化與風情,而泱泱華夏的文明之河流,源自上古,流愈平穩(wěn),匯之多元,終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源古——上古之源,集天地靈氣,悠久矣。
盤古開天辟地之時,混沌初開,乾坤始奠,女媧摶土造人,初七為人日。三皇五帝繼而君臨天下,天文地理、陰陽八卦、時序節(jié)氣、農(nóng)業(yè)畜牧、排山倒海,明君圣主無所不立。至此,華夏文明始成。
白駒過隙,歷史的車輪在時光中不知疲倦地穿梭,你看到了嗎?春秋那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端坐樹下,他的青牛在河里慢吞吞地啜飲,試問老者何許人也?老人笑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蹦邱嬷欠f悟的聲音穿越了數(shù)千年,至今依然在耳畔回蕩……
你聽到了嗎?那日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一位三閭大夫把石鎖系在腳上,目光如炬,縱身一躍,以香草美人之軀攪起江底二十多個世紀的哀嘆——是河流,河流在哭泣,百姓在哭泣,那些三棱四邊的糯米團是否是對他最好的祭祀。
鐘聲悠然,鐵骨錚錚,那千百年來獨一份的刀耕火種,是否也是河流微笑的囈語?還有,還有……好古的源,好豐的源,好沉的源,它不只是中華文明歷史故事的述說,在那厚厚的歷史的黃沙下面,埋藏的是每一位華夏先人的風骨和脊梁。
流芳——芳香之流,歷千百荊棘,亦芳矣。
“人生的河流總會遇上礁石,疼痛,磨礪成長。磨礪,是一種成全,人生如此,文化亦如斯?!敝腥A文化兼收并蓄、多元統(tǒng)一:諸子百家的爭論不休,似乎沒有休止符。東漢以降,儒釋道互補并存。大唐天下,八方來朝,與數(shù)十個海外國家通商通航、互通有無。元明清開疆擴土,承嬗離合,萬物繁華。與此同時,中華民族幾經(jīng)繁華又幾經(jīng)磨難,分分合合之際盡顯中華文明的內在韌性與外在張力。近代以來,英國艦隊的堅船利炮叩開緊閉的國門,時值烽火流年,國難當頭,生靈涂炭。無數(sh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百年奮斗不停歇,而今邁步從頭越。文化的傳承豈是那么容易的事?究其原本,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音符是水流與巖石碰撞而產(chǎn)生的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芳香是荊棘斷枝流出的對文脈的執(zhí)著與堅守,一路流至21世紀,中華文化實是堅強的東方雄獅,不敗、芳香花魂!
匯融——融匯之河汲取各脈精華,寬闊矣。
中華民族是多元開放、兼容并蓄的民族,從不排斥優(yōu)秀文明成果。這是我們的民族秉性,正是吸收了世界上的諸多文明成果,才融匯成今天的寬廣大河?;诖?,面向未來,我們更要擦亮慧眼,既修建匯口,歡迎優(yōu)秀文明不斷匯融;也修筑堤壩,阻止核污水的潛入。如此,則未來文明之河亦寬廣矣。
古源芳流,造吾大河,匯容多元,未來之策!望吾文明之河,載吾中華之舟,行至無窮盡,與地久,與天長!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