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方硯打開文獻尋蹤之旅

      2024-04-06 16:46:39華慈祥
      中國收藏 2024年1期
      關鍵詞:墨池書體故宮博物院

      華慈祥

      《西清硯譜》是清代重要的、由公家刊行的硯圖類文獻,收錄清宮藏硯240方,其中可見對于宋澄泥直方硯的記載。

      20多年前,筆者曾在上海文物商店見過一方澄泥硯,當時未曾細究,而近日再次與這方澄泥硯“偶遇”,便仔細觀賞與研究了一番。

      此硯為澄泥質,色黃。長方抄手形,硯面淌池式,墨池深闊,可蓄墨良多。硯背有乾隆御銘:“正紫色而堅凝,如端石出于舊坑,叩以鏗鏘,為金玉聲,雖無呂字,可定其為澤州呂老之所手成邇,曰名硯乃接踵呈為君者,其好不可不慎也,用為銘以自懲?!甭淇睢扒∥煨缦挠憽?,鈐寶二,曰“幾暇怡情”“得佳趣”,俱篆書陽識。

      這方硯臺形制規(guī)范,線條具有張力,硯色雅正,硯背處乾隆御銘篇幅疏密有度,架構飽滿有致,楷書字體端莊雄渾,結體遒勁,有氣勢恢宏之勢。細看字口,以刀為筆,頓挫轉折,撇捺起收,皆盡善盡美。有如此氣度,又為乾隆御硯,筆者推測,清代著名硯圖類文獻《西清硯譜》中或可有所記載。經(jīng)筆者查閱,果然在《西清硯譜》陶之屬卷四中發(fā)現(xiàn)了此硯的身影,其為宋澄泥直方硯。

      硯圖文獻頗豐

      前人對于硯的記錄與研究存在著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唐代以前對硯只有零星記述,及至唐代,硯頌詩開始在詩歌中出現(xiàn)。如李賀在《楊生青花紫石硯歌》中表明“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劉禹錫在《紫石硯詩》中言明“ 端溪石硯人間重,贈我應知正草玄”等。

      宋以后,硯的古籍文獻逐漸增多,出現(xiàn)了與之相關篇章與專著,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一為硯錄之類的書籍,一般記錄作者對于把玩、研究硯的心得;或者前半段記錄作者把玩、研究硯的心得,后半段集錄前人有關硯的詩文。其二為硯圖類書籍,用于記錄某人或某處所藏硯圖,或有文字說明。

      明代,關于硯的記述更加繁多,但不見專著。硯的論述散見于文人筆記類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洪武年間曹昭撰、王佐增補《新增格古要論》中的“古硯論”篇,高濂成書于萬歷十九年(1591年)《遵生八箋》中的“論硯”篇等。另外,萬歷年間屠隆的《考盤余事》和文震亨的《長物志》中也均有硯事記述。

      宋澄泥直方硯澄泥質,色黃。長方抄手形,硯面淌池式,墨池深闊,可蓄墨良多。

      清代對硯的研究達到了高潮,特別是在硯圖的編錄方面,于明代初創(chuàng)的基礎上發(fā)展迅速,無論公、私收藏者都有刊行于世。硯圖或硯的拓圖或繪圖,旁大多有文字說明。此時期,硯圖類的著作在私家刊行方面,以高鳳翰(16 8 3 年至174 8 年)所作《硯史》(共四冊,現(xiàn)存為摹刻本)與紀昀(173 4年至18 0 5年)所著《閱微草堂硯譜》(一冊)最為著名,而更為重要的公家刊行的硯圖類文獻當屬《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共二十四卷,撰寫于乾隆四十三年(17 7 8年),乾隆四十六年(17 8 1年)完成,收錄清宮藏硯2 4 0方,編者為于敏中、梁國治、董誥等八人。全書以材質與時代分,可分為卷一至卷六為陶之屬,分列瓦硯、磚硯和澄泥硯;卷七至卷二十一為石之屬,分列端硯、歙硯、洮河硯、雘村硯等。末為附錄三卷,收錄松花石硯、紫金石硯、駝基石硯、紅絲石硯、瓷硯、玉硯及乾隆時期仿制的澄泥等諸硯?!段髑宄幾V》中的硯圖由門應兆負責繪圖。門應兆采用西洋軸測圖繪制技法,使硯具有立體感,形似逼真。每幅硯圖包括硯的正面、背面及側面,凡硯上有前人的題石品、御銘、款識、印記等都一一記錄。每方硯臺均有說明,詳述尺寸、材質、形制、題銘與御璽及收藏鑒賞者的情況,文后錄有御題銘和前人題銘的內容。

      《西清硯譜》中著錄的硯“或傳自勝朝,或弆自國初”(乾隆自序),是精選清宮所藏唐宋元明清各代諸硯匯聚而成,無論是硯的質量和編著水平皆堪稱第一,是清代最具價值的硯史著作。但由于時代局限,鑒定未精,書中所列的漢晉諸硯實則并非漢晉之物。比如,書中誤把使用漢瓦當琢成的硯判定為漢硯。

      尺寸幾乎吻合

      回看《西清硯譜》中關于宋澄泥直方硯的著錄,首先看到的是硯的正反兩面的繪圖,將實物與繪圖進行對比,可發(fā)現(xiàn)二者在形制上基本一致:矮抄手,硯崗(指硯堂與墨池的過渡處)飽滿,硯的邊緣線條直中有弧,轉角處尤為值得注意。此外,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即硯面的厚度較大,遠遠超過兩側邊的厚度(一般抄手硯硯面與兩側邊的厚度,表現(xiàn)為硯面稍厚或與側邊大致相同)。

      繪圖的后面是“ 宋澄泥直方硯說”,即有關這方硯的文字記述:“硯高五寸四分,寬三寸二分,厚一寸。宋澄泥制色黝而紫,堅潤如老坑端石。硯面微黃,墨池深廣。覆手自上削下,離幾五分許。中鐫御題銘一首,楷書。鈐寶二,曰‘幾暇怡情‘得佳趣??妓误{似孫《硯箋》稱,澄泥硯唐時以絳州為最,宋時澤州呂老尤擅長,硯輒有一‘呂字,背面深透,磨之不去。是硯細膩滋潤,雖無‘呂字款識,或亦其所手制也。匣蓋鐫御題銘與硯同,隸書。鈐寶二,曰乾、隆?!?/p>

      細觀此硯實物,長17.2厘米、寬10.3厘米、厚3. 3厘米,與硯譜中記載的“硯髙五寸四分,寬三寸二分,厚一寸”的尺寸幾乎一致(譜中所記尺寸為清代營造尺,一寸合現(xiàn)代3.2厘米,換算后誤差在1毫米內)。需要說明的是,譜中說的“高”,即硯長。譜上還有一個尺寸,即“覆手自上削下,離幾五分許”,是指硯面的下端離桌面的距離,實測此硯為1.6厘米,正好合五分。

      《西清硯譜》刊宋澄泥直方硯背面為乾隆御制硯銘,對比硯上書體與譜中書體,可發(fā)現(xiàn)二者在“定”字的書寫上稍有不同。

      此外,此硯為堅細耐磨、堅潤如端的澄泥硯,色澤、造型與“硯面微黃,墨池深廣。覆手自上削下(即抄手式)”的記述相符合。而覆手內以楷書鐫刻御題銘,落款與鈐寶也與硯譜所述無差。

      個別字有差異

      硯譜之中,“宋澄泥直方硯說”一文之后是覆手內的御制宋澄泥直方硯銘:“正紫色而堅凝,如端石出于舊坑,叩以鏗鏘,為金玉聲,雖無呂字,可定其為澤州呂老之所手成邇,曰名硯乃接踵呈為君者,其好不可不慎也,用為銘以自懲?!?/p>

      比對此硯,叩之聲如金玉,硯銘與譜中硯銘比較,篇幅、結構、書體、章法、氣韻一致,細看運刀的起承轉合、力度、流暢度具有極高的相似度,坦蕩雄健而又端莊大氣,頗具皇家氣度。只是硯銘中有一字略有不同,即“定”字,在硯上與譜中書體稍有不同。

      實際上,在鐫刻的時候對原銘中的字以另一種字體書寫、或者字形上稍有變化的現(xiàn)象時常有之。即便是與宋澄泥直方硯硯銘同樣制作于乾隆戊戌年間的不同硯臺,硯上書寫文字與《西清硯譜》中書體也有不同。據(jù)筆者研究,宋鄭思肖端石硯(清宮舊藏,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硯背抄手內的御銘中的“此”字即與譜中的“此”字有所區(qū)別,而且兩篇硯銘的排列方式也不一樣(見臺北故宮博物院《西清硯譜古硯特展》第19 4頁,《西清硯譜》卷九)。又例如宋端石重卦硯(清宮舊藏,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硯首側的御銘中的“蹤”字與譜中的“蹤”字也有不同(見臺北故宮博物院《西清硯譜古硯特展》第210頁,《西清硯譜》卷十二)。

      有關宋澄泥直方硯,《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也有相關記載,時間就在乾隆四十三年,文曰:“初三日,員外郎四德五德來說,太監(jiān)鄂勒里交嵌玉一塊,紫檀木盒四十件,內盛各式硯四十件”。而在這些硯臺中,就有“宋澄泥直方硯一方”。

      再說幾句,關于此硯的年代在御銘中定為宋代,并且認為是宋代最為著名的澄泥硯,澤州呂道人手制澄泥硯。但以現(xiàn)在的研究觀點來看,此硯并非呂道人硯,而是明代澄泥硯。故宮博物院有相似的明長方澄泥硯,御銘也是題戊戌年,可為參考。

      猜你喜歡
      墨池書體故宮博物院
      弟弟
      洗墨池的風
      敦煌漢簡書體“重出江湖”
      清代碑學的最高成就:兩個人,四種書體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34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四站(下)
      一方墨池
      田墨池作品
      漢代草葉紋鏡的銘文研究
      大厂| 峡江县| 班玛县| 武清区| 蓝田县| 上栗县| 香港 | 遂溪县| 壤塘县| 榆中县| 稻城县| 荥阳市| 砚山县| 吉安市| 南投市| 高清| 吴旗县| 封开县| 葵青区| 正安县| 红原县| 长武县| 额敏县| 新巴尔虎右旗| 左权县| 泾川县| 兰考县| 庆城县| 南涧| 库尔勒市| 井陉县| 合肥市| 万源市| 萍乡市| 含山县| 中江县| 大关县| 临高县| 曲麻莱县| 新营市|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