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珍 周 穎 馬榮華 曾 掌
1.九江市都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江西 九江 332001)
2.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管理處 (江西 九江 332001)
在臨床上因細菌、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各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類疾病較為常見,同時細菌性感染發(fā)生率處在最高水平,因此抗菌藥物逐漸成為臨床使用最廣泛的一類藥物。芐星青霉素作為一類長效青霉素,是一種和青霉素較為類似的抗菌藥,經肌肉注射能夠在機體中游離出青霉素,后青霉素能發(fā)揮較好的抗菌作用[1]。芐星青霉素于機體內的吸收速度較慢,且藥效維持時間長[2]。該類藥物不能取代青霉素對部分急性感染病開展治療,而僅能使用到敏感細菌引起的輕度感染治療中[3]。用藥期間有著療效理想、價格便宜和多年應用不易生成耐藥性等優(yōu)點,單次注射后血漿內的有效濃度能維持2-3周[4]。藥物與生俱來具備使用風險,據有關資料顯示[5],有1/7人類死亡和用藥相關,其中1/3左右患者因不合理用藥死亡而并非疾病本身,有高達5%住院患者受藥源性疾病影響進入醫(yī)院。芐星青霉素引起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10%[6]。因此,臨床在使用芐星青霉素之前需對患者開展皮膚過敏試驗,能采取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配制。因藥典、教科書以及藥品說明書結對于芐星青霉素有關肌注溶媒暫無確切規(guī)定,本院一直按照青霉素肌注液進行配制,采取無菌注射用水當作溶媒以配制藥液[7]。因首次肌注芐星青霉素前需開展皮試,為了節(jié)省藥物以及工作方便,大多情況下執(zhí)行皮試者采取3.5mL的無菌注射用水將藥物溶解成原液后,抽取原液0.1mL采取無菌注射用水將其稀釋配制成為皮試液,剩余原液被用于肌注。為更好地指導臨床工作,本文現對2022.01-2022.12本院門診需注射芐星青霉素的98例患者開展研究,分析不同溶媒給芐星青霉素皮試結果帶來的影響,主要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01-2022.12本院門診需注射芐星青霉素的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齡范圍在19-60歲,均值為(35.78±4.12)歲;疾病類型:肺炎38例,扁桃體炎30例,泌尿道感染20例,其他10例;用藥時間在1-3周,均值為(1.98±0.45)周。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各有49例。
納入標準:均擬行芐星青霉素肌肉注射;認知功能正常,且依從性良好;均取得患者知情和同意,同時簽署有關書面說明。排除標準:以往出現過芐星青霉素有關變態(tài)反應者;肝腎心等臟器存在功能障礙者;存在精神病者;拒絕參與此次研究者。本研究得到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1.2.1 皮試液配制 實驗組加入生理鹽水溶解配制后開展皮試,即采取0.9%的氯化鈉溶液作為溶媒制成皮試液,先采取0.9%的氯化鈉溶液對80萬IU的芐星青霉素開展溶解,選擇0.1mL藥物加入到生理鹽水直到1mL,后取0.1mL的藥物加入生理鹽水到1mL,在取0.25mL的藥物加入生理鹽水到1mL,后每毫升含有500IU芐星青霉素;對照組加入滅菌注射用藥溶解配制后開展皮試,采取和實驗組相同的方法通過滅菌注射用水對芐星青霉素開展稀釋處理。
1.2.2 皮試部位選取 實驗組皮試液開展皮試部位是左前臂掌側以下1/3位置,對照組皮試液開展皮試部位是右前掌側以下的1/3位置。
1.2.3 皮試方法 采取75%乙醇對局部皮膚開展消毒后待干,后每位患者均同時在左前臂的皮內注射生理鹽水溶解配制后的芐星青霉素皮試溶液,在右前臂皮內注射無菌生理用水配制過的芐星青霉素皮試溶液,等到20min左右時間后觀察和記錄下最終的皮試結果。所有患者皮試操作過程、結果觀察以及記錄均是專人負責完成。
1.2.4 皮試結果評定及處理 結合《護理學基礎》[8]當中有關皮試結果的評定標準,陰性:局部不存在紅腫現象,同時未觀察到異常的全身反應存在;陽性:皮丘存在紅腫現象,硬結的直徑在1.5cm以上,紅暈直徑在4cm以上,有時產生偽足或者瘙癢感。為進一步判斷皮試結果的強弱程度,將陽性結果細劃分成(+)至(++++)總共4個等級,(+)指的是局部紅暈處在4-4.5cm范圍內,邊緣比較規(guī)則,不存在硬結和主訴癥狀;(++)指的是局部紅暈處在3-4cm范圍內,硬結超過1cm,存在小偽足或者丘疹,不存在其他反應;(+++)指的是紅暈超過4cm,硬結處在1-2cm范圍內,存在偽足或者丘疹,伴隨略微瘙癢感;(++++)指的是紅暈超過4cm,硬結超過2cm,同時偽足較為明顯,存在瘙癢感。此外,若紅暈硬結未滿足(++++)的標準,然而局部存在顯著瘙癢感或者全身反應,也能劃分到(++++)范圍內。對于皮試結果評定成陰性者,將所需注射的藥物一次性注射完畢,觀察20min無反應則可離院,存在不適需要及時隨診;對于皮試結果評定是陽性者,經脫敏注射法完成給藥,在注射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改變,若存在過敏癥狀,需要開展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皮試液的芐星青霉素含量、皮試陽性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應出現情況。(1)皮試液的芐星青霉素含量:包含溶液含量以及芐星青霉素含量;(2)皮試陽性率:皮試陽性例數/總例數×100%;(3)疼痛程度:采取視覺模擬量表(VAS)對兩組疼痛度展開評定,得分在0-10分范圍內,得分越高,即疼痛越為嚴重,其中1-3分為存在輕度疼痛,4-6分為存在中度疼痛,7-10分為存在重度的疼痛感[9];(4)不良反應:主要包含局部疼痛或壓痛、皮疹以及頭暈等,統(tǒng)計兩組各類不良反應出現人數占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經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代表,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代表,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線資料相比結果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以及用藥時間等基線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基線資料相比結果
2.2 兩組皮試液的芐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結果兩組的溶液含量、芐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皮試液的芐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結果
2.3 兩組皮試陽性率相比結果實驗組的皮試陽性率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所示。
表3 兩組皮試陽性率相比結果(例%)
2.4 兩組疼痛程度相比結果實驗組的輕度疼痛比例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所示。
表4 兩組疼痛程度相比結果(例%)
2.5 兩組不良反應出現相比結果實驗組含局部疼痛或壓痛、皮疹以及頭暈等不良反應占比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5所示。
表5 兩組不良反應出現相比結果(例%)
芐星青霉素作為臨床使用較多的一類廣譜抗生素,憑借自身價格較低、半衰期較長、副作用較小、殺菌性較強和不易生成耐藥性等優(yōu)點被廣泛使用到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治療中,且取得了良好成效[10]。然而芐星青霉素易導致變態(tài)反應,注射前需開展皮膚過敏試驗,對于皮試結果是陰性者才能使用藥物[11]。芐星青霉素的皮試結果和皮試液溶媒選取、皮試液配制方式、注射濃度以及劑量等存在緊密聯系[12]。當前,生理鹽水是臨床推薦的皮試用稀釋液,但依舊有部分醫(yī)院以及診所采取注射用水配制皮試液,這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的皮試結果。
本次研究發(fā)現:兩組的溶液含量、芐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無差異(P>0.05),這說明采取兩種溶媒配制皮試液不會對皮試液的濃度產生影響。實驗組的皮試陽性率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反映出生理鹽水作為溶媒配制皮試溶液能減少假陽性情況產生。考慮原因是無菌注射用水在皮內注射之后局部組織會產生脫水現象,皮丘逐漸變硬,局部產生疼痛感,容易導致假陽性情況;生理鹽水可維持局部細胞的內外環(huán)境在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進而能減少假陽性情況發(fā)生[13-14]。實驗組的輕度疼痛比例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將生理鹽水作為溶媒配制皮試溶液能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考慮原因是無菌注射用水屬于低滲溶液,其滲透壓較組織液低,和組織液之間混合時,水分較快到達細胞中,促使其膨脹,導致局部疼痛感,疼痛會對局部皮膚產生刺激,促使皮膚變得潮紅并充血;生理鹽水是等滲溶液,在滲透壓方面和組織液相同,和組織液相混合時,細胞的體積未產生顯著改變,因此,疼痛感相對較輕[15-16]。實驗組含局部疼痛或壓痛、皮疹以及頭暈等不良反應占比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這反映出生理鹽水作為溶媒配制皮試溶液能減少有關不良反應產生。原因可能是采取無菌注射用水當作溶媒配制稀釋液,注入到皮內后酸性液體能對皮膚神經末梢產生直接性刺激作用,進而引起局部疼痛或者壓痛,還有少數患者能出現頭暈和皮疹等不良反應[17-18]。為確保芐星青霉素皮試結果準確性以及可靠性,開展芐星青霉素有關皮試液配制期間需要嚴格依據操作流程開展操作,將生理鹽水當作稀釋液,避免采取無菌注射用水取代。對于部分患者的皮試結果很難把握的情況,需要由至少2名護士一同判斷,在觀察患者皮丘同時,還需做好其全身反應觀察,系統(tǒng)了解并綜合評定,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假陽性情況產生,進而減少無需開展的脫敏注射,緩解患者痛苦,提升護士的工作效率[19]。護士在給患者做皮試之前需要仔細詢問其有無過敏史,準確掌握患者是否屬于過敏性體質,特別是應注意詢問加其是否存在芐星青霉素注射史,包含注射時間、間隔時間、總共注射次數和注射后是否存在變態(tài)反應等,并需常規(guī)準備好可能使用到急救藥物以及氧氣等各類搶救物品,以便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及時開展搶救處理。此外,護士的不合理操作也能使皮試結果出現假陽性現象,如皮試液中藥物的濃度過高、消毒液未干對皮試穿刺針口產生刺激、存在皮膚過敏或者采取皮試針頭過大等[20]。因此,需要護士堅持高度負責工作態(tài)度,嚴格規(guī)范自身操作,避免因節(jié)約藥液而改變溶媒,并應避免為了工作方便而簡化操作流程,注意合理選取醫(yī)療用物,并做好患者的體征監(jiān)測,注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產生,掌握熟練的急救技術,以便患者產生意外時可第一時間開展搶救,盡可能減輕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而言之,芐星青霉素作為一類廣譜抗生素,采取生理鹽水取代滅菌注射用水當作溶媒配制皮試液,能減少皮試假陽性情況產生,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減少不良反應出現,值得推廣應用到臨床。但本文依舊存在不足的地方,如納入的樣本總數不多,樣本全部是同一家醫(yī)院收入,且未對皮試后患者注射藥物治療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的結果有局限性,這些還需在日后加以完善,得到更為全面的研究結果,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