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常春
打開記憶的閘門,年味最濃,印象最深的是我三十多年前回鄉(xiāng)下陪公公婆婆過年。
臘月二十三是農(nóng)歷小年,拉開了年的序幕??吹轿覀兓丶疫^年,公公婆婆高興得不得了,一直忙個不停,我們也跟著幫忙,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徹底清掃干凈,對有積垢的桌椅板凳或鍋碗瓢盆,就用堿水洗刷,使之煥然一新,晚飯我們和婆婆一起做了很豐盛的菜。吃過飯后,家家戶戶開始燃放鞭炮,四處的燈都被點(diǎn)亮,按當(dāng)?shù)氐脑捳f叫“發(fā)燈”,尤其是廚房里的燈更不能少,而且主人要在廚房焚香,禱告,舉行莊嚴(yán)的祭灶儀式,送灶司菩薩上天,希望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過完小年,大家就完全沉浸在年味之中,置年貨、添新衣、送年禮、理頭發(fā)等,村頭村尾小孩燃放的炮竹一陣接著一陣,在撲鼻而來的火硝味中,年味更加厚重了。
殺年豬是農(nóng)村過大年的重頭戲,養(yǎng)了一年的欄中豬此時已是膘肥體壯。我看到愛人的兄長早上燒了兩大鍋開水,和幾個人三下五除二把豬欄里的豬抬上殺豬凳,當(dāng)然豬也不甘就范,拼命地做垂死掙扎,但無濟(jì)于事,會殺豬的堂兄死死地捂住豬嘴,把豬頭狠勁往身邊一拽,白刀子進(jìn)去紅刀子出來就結(jié)束了豬活生生的生命,殺豬的場面血腥殘忍,我不敢近瞧,只遠(yuǎn)遠(yuǎn)地站著觀看。堂兄手腳十分麻利,沒要多長時間,褪毛、開膛、翻腸、剁肉所有程序一氣呵成。兄長揀豬身最好的地方剁下三五斤肉送給堂兄作為報酬。晚上,吃殺豬飯,親戚鄰居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兄長一點(diǎn)也不吝嗇,豬肉、豬雜、豬血全都上桌,非常豐盛,年味兒就從殺豬飯桌上飄出來。年豬殺完,一部分肉送年禮,一部分肉熏制臘肉過節(jié)給客人吃。那時候的豬肉,沒有瘦肉精,沒有催肥飼料,大都是紅薯蘿卜大米谷糠喂大的,吃起來肉質(zhì)鮮嫩,好吃極了;用谷殼和米糠熏制的臘肉炒菜更香!
公公在當(dāng)?shù)氐赂咄?,輩分最高。過年前,方圓幾里的同輩和晚輩都來送年禮,有的砍了兩斤左右長條的五花肉,有的拿十個土雞蛋,有的捉一個自養(yǎng)的土雞和一瓶國公酒,有的還帶幾斤白砂糖,都會貼上小紅紙等,我們擺果盤端茶不停地招呼客人,婆婆回禮時總要多于他們拿來的東西,還要給隨大人一起來的小孩壓歲錢。
臘月二十九日,家家戶戶貼對聯(lián),掛年畫,把家舍裝扮一新,就連豬欄雞鴨舍都被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
臘月三十日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燒開水殺自家養(yǎng)的雞鴨和洗小菜,為年夜飯做準(zhǔn)備。下午跟著公公去祭祖封歲,也就是到逝去的親人墓地祭拜,祈求先人庇護(hù)和保佑。每到一處,公公就告訴我們墳?zāi)估锏娜耸鞘裁从H戚,接著在墳地前擺上供品,插幾朵鮮花,用碗盛上一塊豬肉,倒上三杯酒,燒幾根蠟燭和一把紙錢,焚香祭拜完后,等先人把錢收走了(紙錢燒為灰燼)就把碗收起,倒掉杯里的酒,再放一掛鞭炮。祭奠完先人,我們就回到家里幫婆婆燒柴火做菜,婆婆做事麻利,不一會,色香味俱全的十大碗菜就端上了飯桌,東安雞、炒血鴨、三鮮湯,還有村里人過年前干魚塘?xí)r我們撿回的小魚蝦爆炒紅辣椒,自家制作的豆腐等都是我們最喜歡吃的菜。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我們圍坐在公公婆婆的身邊,把最好的菜夾給他們吃,和兄弟姐妹一起向他們敬酒,祝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度晚年;他們也希望我們工作順利,后生有出息;還叮囑我們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體;我們兄弟姐妹之間也相互舉杯祝愿。吃完飯,小孩子領(lǐng)完壓歲錢出去玩了,我們一邊陪老人家聊天,一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期間,嫂子煮了她親自打的糯米糍粑來給大家品嘗,說是吃了圓圓的糍粑,家庭幸福又團(tuán)圓。我嘗了一口,柔軟香甜好吃。
當(dāng)十二點(diǎn)的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都出來放禮炮,鄉(xiāng)村的夜晚頓時沸騰起來,鞭炮聲此伏彼起,祝福聲響徹云霄,把鄉(xiāng)村的年味推向了高潮。
選自《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