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蓮
安靜的下午,典典老師正在批改作業(yè),哲哲忽然急匆匆跑來請老師去教室。
原來,小俊告訴小彤:淇淇聽寫作弊。小彤信了,接著二人一起說淇淇作弊。淇淇和他們辯來辯去,最后委屈得哭了,停都停不下來。
“你們看到她作弊了嗎?”典典老師問。
“我沒看到,是小俊說的?!毙⊥f。
“那你就信了?還傳開了?”
聽了典典老師的問話,小彤低下了頭。
“小俊,你看到淇淇是怎么作弊的了嗎?”典典老師問小俊。
“我……我……我看到她的語文書是打開的?!甭牭桨l(fā)問,小俊有些支支吾吾。他覺得當時淇淇的書是攤開著的,就是在作弊。
“我是忘記把語文書合起來了,但我真的沒有作弊?!变夸靠拗f。
小朋友,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這時,你會怎么做呢?
典典老師綜合考察,選擇相信淇淇。同時,她講了一個“瓜田李下”的故事。
曹植寫了一首《君子行》,前面幾句是這樣的: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意思是從別人家的瓜田旁經(jīng)過,即使是鞋后跟松掉了,也不要彎下身來提,免得被人懷疑是摘瓜;從李樹下走過,不要舉起手整理帽子,以免被人懷疑是摘李子。
“瓜田李下”,是說我們做事要謹慎,要注意避開嫌疑。
針對小俊和小彤的行為,典典老師幫助同學們回憶了《弟子規(guī)》里的一句話:“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p>
全班同學細細品味:“看來,當我們不知道真實情況時,真的不能添油加醋妄加揣測。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自己沒有真正了解情況的話,不要輕易傳話,不然很容易傷害別人,也容易給自己招來災禍?!?/p>
這時,教室里的機器人經(jīng)經(jīng)傳出了孔夫子的聲音:“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p>
“訟,爭也。以手曰爭,以言曰訟。訟的意思就是用語言來爭辯。今天咱班就發(fā)生了一起爭訟事件??追蜃诱f,最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條件根本不發(fā)生。該怎么做才能減少爭訟甚至讓爭訟不發(fā)生呢?”典典老師問。
淇淇早已停止了哭泣,此時她抬起頭來說:“我以后聽寫時要把書放進抽屜里,這樣可以減少誤解,避開嫌疑?!?/p>
小俊和小彤也向淇淇道歉:“對不起,淇淇,我們沒搞清楚狀況就自以為是地說你,以后我們記住了——‘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這時,經(jīng)經(jīng)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p>
“孔夫子的話讓我想起我們學過的‘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話。從今天的事件中,我明白了做事要謹慎,盡量避開嫌疑,對不明確的事情也不要隨意傳,避免禍從口出?!卑嚅L說著,全班同學都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