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焱輝
眾所周知,寫作是小學語文課的重要板塊,加強小學語文寫作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然而,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局限性大,缺乏創(chuàng)造性,很多學生在寫作教學中都是被動參與,提不起寫作的興趣。教師與其糾結如何將寫作的技巧教給學生,不如思考如何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這樣更容易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情,設計趣味練筆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寫作,主要是因為以往的寫作訓練缺乏趣味性,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導致整個“寫”的過程缺乏靈氣。在設計趣味練筆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圖畫的世界,讓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的圖畫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促使其在想象中練筆。為了達到由易到難的練習效果,教師還可以降低練筆的要求。比如,學生可以從寫句子的練習入手,再逐步過渡到整篇文章的書寫。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寫作。
1.美麗的公園里,有兩個小朋友正在放風箏。
2.一個樹木茂盛,姹紫嫣紅的公園里,兩個小朋友正在興高采烈地放風箏。
3.節(jié)假日這天,小明和小紅帶著自己心愛的蜻蜓、金魚風箏,來到漂亮的公園里,愉快地放風箏。
在書寫完上述例句后,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力,結合畫面場景聯(lián)想更多的內容,以此達到“寫話”的目的。比如,學生可以寫“兩個小朋友商量好來公園里比賽放風箏”,也可以寫“兩個好朋友,互相送給對方一個風箏,然后約定好來公園里一起放風箏”。這樣的反復訓練,既能讓學生在看圖和聯(lián)想中想到更多有趣的內容,讓作文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打破寫作訓練枯燥乏味的局面。
當然,統(tǒng)編教材中穿插了許多精美的插圖,教師可以將這些插圖單獨提煉出來,鼓勵學生將插圖中的信息詳細地描寫出來,讓寫作訓練變得生動有趣。
精美的卡通片、少兒電影及電視劇等,同樣可以成為學生練筆的資源。教師不妨引導學生觀看影視劇,鼓勵他們進行改寫訓練。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宇宙的另一邊》為例,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科幻短片。短片的內容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名勇敢的宇航員前往火星后,與火星居民發(fā)生的故事。在學生看完短片之后,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為接下來的改寫訓練打基礎。
1.短片的內容帶給大家怎樣的聯(lián)想?短片中的外星人形象,是否和大家心中的一樣呢?
2.如果我們是短片中的主角,會選擇去哪些星球呢?
3.在那些星球上,我們會經(jīng)歷怎樣的故事呢?
在學生思考三個問題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記筆記的方式作答。接下來,教師再要求學生對答案進行拓展,形成改寫所用的素材。這樣一來,學生就能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過渡到寫作訓練,提高練筆的效果。
教師指導學生圍繞影視劇進行改寫訓練,有效地改變了寫作的現(xiàn)狀與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有趣的體驗。在改寫訓練中,學生從被動寫作轉變?yōu)橹鲃訉懽?,有效地鍛煉了寫作能力?/p>
學生趣味練筆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參考圖畫、影視作品進行練筆,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作為切入點,拓展學生的練筆空間。
例如,在學完《爬山虎的腳》一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隨筆練習——選擇生活中的某種花朵,通過認真的觀察進行描寫。學生寫的時候,可以仿照《爬山虎的腳》,描寫鮮花的生長周期、生長方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描繪,提高練筆的效果。比如,有的學生描寫雞冠花,可以觀察雞冠花的外形特點、顏色,也可以詢問長輩,然后將這些信息整合起來,積累寫作素材。
在寫日記方面,學生選擇的空間更大了。他們可以準備一本日記本,將自己經(jīng)歷的趣事,或是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學生寫日記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數(shù)學、體育、音樂等學科的學習內容,都可以成為日記的素材。比如,一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學到了一個小技巧,那就是如何快速計算圓環(huán)的周長。其實,這個計算的方法非常簡單,我來告訴你吧——將圓環(huán)在地上滾動一周……”
需要注意的是,每過一段時間,教師就要對學生的隨筆、日記等進行批閱,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確保學生在后續(xù)的練筆中,能夠成功地規(guī)避相關的問題,提升文章的質量。
日記和隨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應重視批閱學生的日記和隨筆。
閱讀和寫作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在開展趣味練筆活動時,教師更要注重開發(fā)閱讀資源,讓學生通過仿寫、續(xù)寫等訓練,進一步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例如,在學完《狐假虎威》一課后,有的學生提出“老虎如果知道自己被狐貍騙了,一定很生氣”,教師可以趁機引導學生開展練筆活動:“同學們不妨續(xù)寫文章,說說老虎得知自己上當之后發(fā)生的故事?!?/p>
又比如,在讀完《秋天的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冬天的雪”“春天的風”作為切入點,展開仿寫訓練。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打破原文的結構,優(yōu)化練筆活動。
在日常生活里,學生也要養(yǎng)成閱讀課外書籍的好習慣,獲得更多仿寫、續(xù)寫的練筆機會。比如,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創(chuàng)意,然后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改編成文字。以《丑小鴨》為例,學生在讀完這篇童話后,可以創(chuàng)編故事,寫一寫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經(jīng)歷。
在仿寫訓練中,學生可以借鑒文章的創(chuàng)意、結構,還可以針對文章中的某些精彩句子、段落等進行練筆。
總之,語文學習重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寫作能力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學情,積極設計形式多樣的趣味練筆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作者簡介: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