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崢 夏加林 楊艷
1福州市馬尾區(qū)馬尾鎮(zhèn)衛(wèi)生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2福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福建 福州 350015)
內容提要: 目的:分析數字X射線攝影(DR)、計算機體層成像(CT)檢查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選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本院疑似腰椎退行性變患者78例,統(tǒng)計分析DR檢查和CT檢查的影像學檢查結果,并統(tǒng)計分析DR檢查和CT檢查的診斷效能,以臨床確診為金標準。結果:DR檢查和CT檢查的腰椎間隙改變、腰椎序列改變、椎體骨質改變、其他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DR檢查的靈敏性為87.76%(43/49),特異性為86.21%(25/29),準確性為88.46%(69/78),陽性預測值為91.49%(43/47),陰性預測值為80.65%(25/31);CT檢查的靈敏性為89.80%(44/49),特異性為93.10%(27/29),準確性為91.03%(71/78),陽性預測值為95.65%(44/46),陰性預測值為84.38%(27/32);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為97.96%(48/49),特異性為96.55%(28/29),準確性為97.44%(76/78),陽性預測值為97.96%(48/49),陰性預測值為96.55%(28/29)。DR檢查和CT檢查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查(P<0.05),CT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DR檢查(P<0.05)。結論:CT檢查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效能高于DR檢查,二者聯合檢查能夠進一步提升診斷效能。
在腰椎退化中,腰椎退行性變是一種生理病理過程,中老年群體為高發(fā)人群,典型癥狀為腰椎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1]?;颊哂型诵行宰儼l(fā)生后需要及時有效治療,從而避免或減輕椎管狹窄及壓迫神經的情況,最終將神經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減少到盡可能的低限度[2]。治療前需要有效診斷患者,現階段數字X射線攝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影像學檢查方法是臨床采用的主要診斷方法,但DR檢查具有局限性,而多層螺旋CT檢查是一種新型檢查方法,能夠提供較為清晰的椎間盤橫斷面圖像,同時分辨率較高,能夠將病變程度和突出方向較好地顯示出來,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3]。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了2020年5月~2023年7月本院疑似腰椎退行性變患者78例的臨床資料,分析了DR、CT檢查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價值。
回顧性選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本院疑似腰椎退行性變患者78例,年齡66~81歲,平均(75.12±9.21)歲,女性36例,男性42例。在病程方面,4個月~3年30例,4~6年48例;在臨床表現方面,大小便困難78例,蹲坐困難78例,腰部疼痛14例,下肢麻木10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5例,膝踝反射減弱4例,間歇性步態(tài)異常4例;在合并癥方面,高血壓15例,糖尿病14例,心律失常7例。
納入標準:①均有大小便困難、蹲坐困難等癥狀;②均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①合并重大軀體疾病;②有視力及聽力障礙。
DR檢查:對患者信息進行合理,無誤后將檢查準備做好,對患者病史進行詢問,督促患者將對照射成像造成不良影響的金屬飾品及衣物脫去。采用DR數字X射線成像系統(tǒng)(PHILIPS 74LV04)掃描患者,讓患者取腰椎正側位,將射線中心線、照射野調準,將影像質量提升,將患者接受的額外輻射減少,將結果獲取過來后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
CT檢查:對患者信息進行合理,無誤后將檢查準備做好,對患者病史進行詢問,督促患者將對照射成像造成不良影響的金屬飾品及衣物脫去。采用螺旋CT(CT680,GE)掃描患者,讓患者取仰臥位,用腿墊抬高下肢膝關節(jié)處,盡量對腰椎肢體生理弧度平行于檢查床進行保持,對三個椎間隙進行掃描,均4層,掃描層厚、層距均為3mm。
觀察兩種檢查影像學檢查結果及診斷效能。以臨床確診為金標準。
采用SPSS 28.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DR檢查(見圖1)和CT檢查(見圖2)的腰椎間隙改變、腰椎序列改變、椎體骨質改變、其他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DR檢查和CT檢查的影像學檢查結果比較(n=78,n/%)
圖1.腰椎體緣“唇樣”骨質增生DR圖
圖2.腰椎椎小關節(jié)間隙變窄、骨質增生CT圖
78例患者中,臨床確診陽性49例,陰性29例;DR檢查陽性47例,陰性31例;CT檢查陽性46例,陰性32例;聯合檢查陽性49例,陰性29例。具體數據見表2。
表2.DR檢查和CT檢查診斷結果比較(n=78,n)
以臨床確診為金標準,DR 檢查的靈敏性為87.76%(43/49),特異性為86.21%(25/29),準確性為88.46%(69/78),陽性預測值為91.49%(43/47),陰性預測值為80.65%(25/31);CT 檢查的靈敏性為89.80%(44/49),特異性為93.10%(27/29),準確性為91.03%(71/78),陽性預測值為95.65%(44/46),陰性預測值為84.38%(27/32);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為97.96%(48/49),特異性為96.55%(28/29),準確性為97.44%(76/78),陽性預測值為97.96%(48/49),陰性預測值為96.55%(28/29)。DR檢查和CT檢查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查(P<0.05),CT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DR檢查(P<0.05)。見表3。
表3.DR檢查和CT檢查的診斷效能比較(n=78,%)
腰椎退行性變主要在椎間盤發(fā)生病理變化,會逐漸變性,在一定程度上損傷髓核,影響營養(yǎng)供給,引發(fā)髓核脫水,將纖維環(huán)韌性和支撐作用減弱,逐漸減少椎間盤厚度,使纖維環(huán)膨出。同時,椎體邊緣骨贅、骨質增生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作用下形成[4]。有研究表明,很多因素均對腰椎退行性變的發(fā)生造成了影響,如髓核脫水、載荷作用等,由于患者具有較重的病情、較長的病程、緩慢的疾病進展[5]。因此,早期診斷時間點很難把握,造成疾病不斷進展,患者神經根管、椎旁有一定程度的狹窄出現,很難將椎體為穩(wěn)定性提升,增加后部結構承載力,從而增大小關節(jié)壓力,最終造成黃韌帶變性、椎板增生。同時,椎間盤脫出、膨出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壓迫神經組織,損傷神經根,使身體疼痛癥狀加重[6]。腰椎退行性變的高發(fā)人群為中老年人,DR檢查在臨床較為常用,能夠將脊柱要段序列病變情況顯示出來,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7]。CT檢查用線束掃描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同時通過計算機處理,將影像學資料獲取過來。近年來,CT檢查在飛速發(fā)展的數字化設備作用下日益廣泛應用于脊椎退行性變的診斷中。有研究表明,在老年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中,CT檢查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有學者采用DR檢查觀察240例患者,發(fā)現其腰椎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性變存在[8]。分析DR檢查和CT檢查的影像學診斷結果,發(fā)現CT檢查能夠通過CT顯像差異分析患者受壓的脊髓部位變性形態(tài),同時辨別無變形的改變,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由于在中晚期椎間盤退行患者的診斷中,DR檢查具有有限的影像診斷準確性,因此可以考慮對患者進行CT檢查。由于DR檢查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與椎間盤突出癥具有極為類似的圖像,極易誤診,因此可以考慮給予患者CT檢查,從而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度。有研究表明,CT檢查能夠更清晰地顯示老年腰椎退行性變,具有更高的準確度[9]。
有研究表明,CT檢查聯合DR檢查能夠進一步提升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10]。DR檢查和CT檢查的腰椎間隙改變、腰椎序列改變、椎體骨質改變、其他指標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本研究顯示,DR檢查的靈敏性為87.76%(43/49),特異性為86.21%(25/29),準確性為88.46%(69/78),陽性預測值為91.49%(43/47),陰性預測值為80.65%(25/31);CT檢查的靈敏性為89.80%(44/49),特異性為93.10%(27/29),準確性為91.03%(71/78),陽性預測值為95.65%(44/46),陰性預測值為84.38%(27/32);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為97.96%(48/49),特異性為96.55%(28/29),準確性為97.44%(76/78),陽性預測值為97.96%(48/49),陰性預測值為96.55%(28/29)。DR檢查和CT檢查聯合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查,CT檢查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DR檢查,說明在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中,DR檢查和CT檢查聯合檢查較單獨檢查具有更高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更為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原因可能為CT檢查有增強掃描效果,能夠將掃描的針對性提升,同時將掃描面積增加,且具有更高的縱向分辨率,能夠清晰顯示骨松質影像學特點、韌帶密度等情況,靈敏性較高,準確探測X射線、Y射線,并對超聲波進行探測,圍繞式掃描人體局部,掃描期間不間斷掃描,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將掃描精確度提升,從而將良好的掃描效果獲取過來。此外,其發(fā)展基礎為斷層CT,掃描期間能夠持續(xù)采集病灶部位信息,且具有相對較短的掃描時間、較高的Z軸分辨率,能夠將漏診的發(fā)生減少,并減少運動偽影。掃描過程中能夠將模板設定為三維重建圖像,檢查多種疾病,聯合DR檢查能夠進一步提升靈敏性、準確性,且具有更低的誤診率及漏診率。
綜上所述,CT檢查腰椎退行性變的診斷價值較DR檢查高,二者聯合檢查能夠進一步提升診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