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妍辰
四時景物皆成趣。雨,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各有姿態(tài)。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是春雨的無私;“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秋雨的清新;“江南殊氣候,冬雨作春寒”是冬雨的蕭瑟。而奔放的夏雨來去瀟灑,“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是它來過的證據(jù)。
夏日午后,烈日無情地炙烤著大地,天氣熱得出奇。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汗水浸透了衣服,身上黏糊糊的。忽然,頭頂飄來黑壓壓的一大片烏云,預示著一場大雨就要來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一陣涼風送來了心急的“先頭部隊”,它們細如牛毛,猶如一根根銀絲,以天地為布,密密地織著。地面開始漸漸濕潤,散發(fā)著泥土的味道。沉悶的暑氣消散了,空氣中透著清涼。我撐開小花傘,加入了五顏六色的雨傘隊伍,裝點美麗的城市。
“先頭部隊”似乎還沒盡興,“大部隊”就已經(jīng)到了。閃電好像一把利刃劃破昏暗的天空,雷聲奏響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如千軍萬馬進發(fā)的聲勢,如獅子威風的低吼。雨絲越來越粗壯,從銀針變成了水柱,落在屋檐上,如頑皮的孩子蹦跳著。雨聲從“滴答”的吟唱變成“嘩嘩”的詠嘆。雨滴落在地面上,砸出一個個水泡。路邊的水流像被磁鐵吸引住了,向中心匯聚,形成一個個水洼。
雨落在花草上,如鋼珠般砸落。花朵一個個耷拉著腦袋,像一群做錯事的孩子。柳樹那原本一頭整齊的青色秀發(fā),被風吹得凌亂不堪。
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我吃力地撐著傘,頂著風雨艱難前進。大雨敲打著我的小花傘,如擂鼓般又急促又熱烈。我的身上濕了一大半,而沒帶雨具的行人無奈地躲在街邊的屋檐下,時不時看看天空。來來往往的汽車駛過,濺起一路水花。
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一會兒就雨過天晴了。萬物煥發(fā)生機,樹葉綠得發(fā)亮,花草挺直了腰桿兒。天邊的彩虹吸引行人紛紛拿出手機,留下這美麗的瞬間。
我愛雨,它潤物無聲,讓天地煥然一新;我愛雨,它如良師益友,撫平愁緒,讓心靈寬闊坦蕩。
作者說
我喜歡觀察生活,用文字表達所見所感。寫這篇文章時,我在開頭加上“古詩藥片”,文中放入“排比膠囊”,再噴上一點兒“照應(yīng)噴霧”,精彩之處拿出“十全大補修辭丸”,用“對比湯”服下,表達聽、看、嗅、觸的真實感受,雨中即景就被我描繪出來啦!我的寫作秘訣是多練多改,平時用心觀察生活,寫作時將自己放入故事情境中,這樣就會寫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