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枝
“綜合性學習”是超越課堂、超越學科的一種學習模式。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會置身不同的維度,如生活、跨學科等,形成不同的體會和認知,這是一種基于素養(yǎng)的“關鍵能力”。因而,在具體教學中,針對不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性學習策略的開發(fā)及運用也是有差異的。就拿“閱讀能力”來講,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這一關鍵能力期間,教師可以嘗試將綜合性學習與“閱讀學習任務群”進行巧妙地結合。這樣一來,一方面能為學生指明具體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能間接解放他們的手腦,促使他們在實踐中真正地提升閱讀能力。
圍繞“閱讀學習任務群”構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旨在解放學生的雙手和大腦,賦予他們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契機。在這期間,一方面能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也能打破文字的束縛,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感受。在具體施教方面,教師可以立足學情,結合閱讀任務群構建綜合性閱讀任務。
以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該單元包含了《桂花雨》《落花生》《白鷺》等課文。在建立閱讀任務群期間,教師可以將三篇文章結合在一起,點明主題“一花一鳥總關情”,結合該主題設計綜合性學習任務,為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鋪墊道路。
1.閱讀任務,在“讀”中融情
任務一:精讀三篇文章,總結其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及修辭手法。
任務二:提煉三篇文章中的關鍵信息、行文結構及風格,揭示文章的創(chuàng)作手法,談談對這一手法的理解。
任務三:概括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任務四:梳理閱讀過程,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
2.拓展任務,在多維體驗中提升能力
任務一:結合現(xiàn)代社會背景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任務二:結合文章的核心思想及自己的人生體會,開展仿寫訓練。
上述兩大類任務,第一類任務是建立在學生閱讀三篇文章的基礎之上的,旨在鍛煉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其中,第一項任務為基礎型任務,適合全體學生操作。第二及第三項任務難度稍高,適合學生合作操作。最后一項任務旨在引導學生反思閱讀過程,梳理閱讀經(jīng)驗技巧。第二類拓展型任務,旨在幫助學生打破文字與學科的束縛,通過結合現(xiàn)代時事熱點討論文章中心思想,達到學以致用的發(fā)展性目的。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單純地通過個人完成上述閱讀任務,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有的學生在學習時如果反復受到挫折,很容易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反而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成立合作學習小組,由組員共同探究綜合性任務。這樣不但能提高閱讀效率,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1.獨立閱讀熱身,為合作學習打基礎
合作閱讀并不是單純地聚堆學習,學生的獨立操作同樣很重要。例如,在完成上述第一類閱讀任務期間,對于難度適中的任務,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當組員完成了對生字、生詞及修辭手法等基礎知識的提煉后,再進行小組總結,這樣能幫助學生及時捕捉到自身的短板。
以教學《桂花雨》為例,在探究文章中的修辭手法時,一些能力薄弱的學生雖然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擬人手法,但在提煉句子的時候,卻出現(xiàn)了一些遺漏。例如“笨笨的桂花樹可惹人喜愛了……”這句話,在很多學生看來,這就是一句很平常的描述,他們未能從中捕捉到擬人的成分。究其原由,主要是因為他們未能真正地理解擬人手法。“笨”是用來形容人類特征的,當它和桂花樹結合在一起時便賦予了桂花樹人格色彩,從而達到擬人的效果。學生進行獨立閱讀的目的,就是捕捉上述短板,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尋到科學的發(fā)展方向。
2.合作論討,反饋問題
在針對上述“閱讀任務”展開探究期間,學生需要做到三點:第一,通過獨立閱讀、思考,總結任務答案;第二,在合作討論中確定并梳理答案;第三,將小組內(nèi)部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整合,統(tǒng)一向教師匯報。比如,在分析《桂花雨》《落花生》的創(chuàng)作手法時,有的合作小組提出了兩種觀點,一種是屬于“借物抒情”,另一種屬于“托物言志”。在討論時,各小組均認為本小組的觀點是對的。那么,本單元的文章到底用了哪些手法呢?對此,教師可以在反饋指導期間進行專項梳理,幫助學生解答疑惑。
在圍繞單元文章進行“拓展學習”期間,學生需要獨立完成,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圍繞綜合性閱讀任務鍛煉學生語文關鍵能力期間,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更透徹地把握學情,為后面的反饋指導提供依據(jù)。
小學生語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單純地通過幾次合作閱讀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教師設計訓練活動,豐富學生的體驗感,無疑是重中之重。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合作閱讀時存在的短板,設計專項型訓練,以此留給學生迎難而上的機會。
如上述學習任務中的“提煉三篇文章中的關鍵信息”,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經(jīng)驗,思考能力不足,會誤以為每一句話都是關鍵信息,這說明他并未了解關鍵信息的作用。針對該情況,教師可以在專項訓練中穿插一些短篇幅的文章,鼓勵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提煉關鍵信息,結合關鍵信息分析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隨著學生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師再給學生提供篇幅長的文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增強閱讀能力。
另外,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撰寫閱讀心得的習慣。其中,心得主要包括閱讀的思路、切入點和方法等,相當于學生將自己的閱讀過程以書面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重溫閱讀心得,就能第一時間捕捉到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從而尋到下一步的提升方向。
綜上可見,基于閱讀學習任務群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助力其語文關鍵能力提升,幫助學生清晰地了解語文學習到底該學什么,如何去學,為后續(xù)的學習打基礎。
作者簡介: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