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大千筆下的四川廣元山水

    2024-01-04 17:08:11唐林
    文史雜志 2024年1期

    唐林

    摘 要:在中國繪畫史上,有關(guān)張大千繪畫作品的研究和文章可謂浩如煙海。不過,從專題的角度來研究關(guān)于張大千無畫故鄉(xiāng)四川的山水作品的文章,目前極少;而對他在四川期間游歷廣元曾繪過什么作品,論者可以說幾無。本文試圖以文獻(xiàn)記載或機構(gòu)、私人收藏或拍賣公司拍賣的張大千描繪廣元山水的作品,從嘉陵江、劍閣、劍門、明月峽、飛仙閣、西秦第一關(guān)、蜀山秦樹等七個方面,對其創(chuàng)作年代、題跋、來源、拍賣價格(部分)等,進(jìn)行初步梳理和考證。通過研究可知,這些作品無疑表現(xiàn)了張大千對蜀地山水的熱愛,對于宣傳四川、宣傳廣元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鍵詞:明月峽;飛仙閣;西秦第一關(guān);蜀山秦樹

    四、明月峽

    明月峽,又稱朝天峽,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qū)境內(nèi)、嘉陵江西陵峽東段,因峽谷兩岸的山巖多呈銀白色,并與青峰、江水相輝映,使整個峽江好像蒙上了一層朦朧的月光,故得名。峽中多奇峰怪石,時而山勢嵯峨半插天,時而有宏麗幽深的黃顙洞……明月峽集鳥道、棧道、纖夫道、水道、公路、鐵路等六道于一體,為天然的中國交通“博物館”。

    歷代詩人墨客途經(jīng)明月峽時,留下了許多詩篇,譬如庾信:“客行明月峽,猿聲不何聞(《和趙王送峽中軍詩》),孟浩然:“淚沾明月峽,心斷鹡鸰原”(《入峽寄弟》),于右任:“清風(fēng)峽接明月峽,山似英雄水美人”(《金牛道中》),以及張大千:“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嘉陵明月峽》),等等。

    張大千《嘉陵明月峽》立軸,設(shè)色紙本,縱128、橫65.5厘米,1940年作。款識: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盤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椎斷一愴然。 從朝天驛買舟,經(jīng)明月峽下利州作,蜀江之有峽自此始。庚辰(1940年)春日追舊游寫此,張爰。素侄留念,時同在成都。鈐?。簭堧贾?、大千。此作在北京藝融2011年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以 667萬拍賣成交。

    上款人:素侄,不知是何人。

    此畫著錄于北京工藝進(jìn)出口(集團(tuán))2000年1月《中國近代書畫精品選》圖20。據(jù)北京藝融拍品描述, 這件于1940年創(chuàng)作的山水圖是張大千仿古階段后期的作品,當(dāng)時畫家42歲,正在成都。他追憶自己游覽嘉陵江時的情形,將寫生與仿古結(jié)合起來,描繪了一幅氣勢激昂的峽江勝景圖。

    張大千《明月峽》,設(shè)色紙本,鏡心,縱122.8、橫27厘米,1939年作。題識: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盤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椎斷一愴然。 嘉陵江明月峽,蜀江之有峽,自此始也。己卯(1939年)除夕,若飛道長兄兩教。弟張爰。鈐?。簭堧?、大千大利。在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賣會上,該畫估價200萬—350萬港幣,成交價格不詳,待查。其在佳士得2019年秋季拍賣會拍賣,估價80萬—120萬港幣,流拍。

    上款人:若飛道長,即馮若飛,四川江安人,20世紀(jì)30年代初任上海市市長張群的秘書,莊思老的女婿,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29年,張大千借居上海,通過朋友結(jié)識了任上海市市長張群的秘書馮若飛,從而認(rèn)識了張群。馮若飛與張大千之間,常年保持交往。馮若飛曾經(jīng)以“富可敵國,貧無立錐”贈張大千,而張大千觀后又加“一身是債,滿架皆寶”。二人交情傳聞遐邇。

    有人評價,此《明月峽》構(gòu)圖奇絕,已經(jīng)出現(xiàn)演變的趨勢。本作中所用之顏料色彩及山石皴法均見到張大千于四五十年代青綠山水的影子,可謂是他早中期轉(zhuǎn)變中的一幅佳構(gòu)。

    張大千《明月峽》扇面,縱19、橫48厘米。其在香港蘇富比2002年春季拍賣會估價4萬—6萬港幣,成交價格不詳。

    以上以《明月峽》為畫名的作品共計3幅。

    四川廣元明月峽,雖然不是非常知名的名勝之地,但也是近現(xiàn)代畫家特別是四川畫家描繪的對象之一,如陳子莊、周掄園、蕭建初、趙振川等。其中拍賣價格最高者乃張大千1940年作的《嘉陵明月峽》667萬;次高者為周掄園1973年作《火車飛過明月峽》鏡心,其在北京翰海2016年秋季拍賣會上以126.5萬元成交。

    五、飛仙閣

    飛仙閣,即飛仙關(guān)(與雅安的飛仙關(guān)不同),今位于四川廣元市朝天區(qū)沙河鎮(zhèn)南華村的飛仙嶺上,自古為入蜀要沖。唐代稱飛仙閣。唐代詩人杜甫入蜀經(jīng)此詠有《飛仙閣》:“土門山行窄,微徑緣秋毫……嘆息謂妻子,我何隨汝曹”,描畫巴蜀山水之奇絕,飛仙閣之險峻。以后歷代文人經(jīng)蜀道過此,也多有題詠,如楊慎:“飛仙閣上玄珠侶,千佛崖前巴字水”(《題飛仙閣》)等。

    不過,可能是飛仙閣過于偏遠(yuǎn)或者在繪畫界影響不大的緣故,歷代著名畫家?guī)缀鯖]有描繪它的作品。初步統(tǒng)計,好像僅有吳一峰繪有兩圖,一是1985年作的《杜甫飛仙閣詩意》鏡心,一是《飛仙閣》鏡心。張大千可以說是特別的例外。不知什么原因,除了《蜀山秦樹圖卷》里的飛仙閣,張大千起碼還作有6幅以廣元飛仙嶺飛仙閣為主題的作品。

    張大千《飛仙閣》,設(shè)色紙本,鏡心,縱46、橫38.5cm。題識:1.飛仙閣?;蛑^中唐之漫天嶺。大千居士爰。2.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盤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叢研一潸然。 往歲同目寒、君璧,自朝天驛、明月峽、飛仙關(guān)至廣元,舟中口號。鈐?。簭堧?、大千、蜀客。該畫第一次在中國嘉德2014年秋季拍賣會重要私人珍藏(一)——錢昌照伉儷藏珍拍賣專場以207萬拍賣成交,第二次在中國嘉德2019年秋季拍賣會以230萬拍賣成交。

    此作原為錢昌照、沈性元伉儷收藏。錢昌照(1899—1988),江蘇張家港鹿苑(原屬常熟)人,政協(xié)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沈性元(1906—1986),浙江嘉興人,曾擔(dān)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錢昌照夫婦與書畫界名人關(guān)系很好。據(jù)有關(guān)文字介紹,錢昌照與徐悲鴻情如兄弟,錢、沈伉儷皆不擅飲卻常邀傅抱石到家中暢飲,齊白石常為其免費作畫。趙樸初對沈性元十分尊重,常為之寫字。他們與張大千的交往也甚為密切。在2014年中國嘉德錢、沈伉儷藏珍拍賣專場,除了張大千的作品,還有黃君璧、傅抱石、齊白石、謝稚柳等人的18件佳構(gòu)以及李可染行書《毛主席詞》等,可見其書畫藏品之豐厚。

    此圖曾以《朝天驛》之名稱在北京保利2012年秋季拍賣會拍賣,估價120萬—220萬,但流拍。

    張大千《飛仙閣》,設(shè)色紙本,立軸,縱78.5、橫38.5厘米,1940年作??钭R: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盤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椎斷一潸然。 朝天驛買舟下利州作。庚辰(1940年)冬日寫于成都,大千居士爰。鈐?。簭堧贾?、大千。簽條:大千居士寫利州飛仙圖。在榮寶齋(南京)2017秋季文物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此作成交價格184萬元。

    此畫在西泠拍賣2014年秋季拍賣會上,估價120—150萬,也成交;成交價格不詳,待查。

    張大千《嘉陵江飛仙閣圖》,鏡心,水墨紙本,縱29.5、橫99cm,1947年作。鈐?。弘加?、張大千。

    題識: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蟠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叢斲一凄然。 八年前與目寒、君璧自朝天驛買舟出明月峽,經(jīng)龍閣,飛仙關(guān)至利州作。飛仙關(guān)當(dāng)即老杜詩中之飛仙閣也。丁亥三月寫并記。爰。鑒藏?。和教谩?/p>

    該件作品在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賣會望山堂藏畫拍賣專場以172.50萬拍賣成交。

    張大千《利州飛仙》,紙本,扇片,縱18、橫51厘米。題識:利州飛仙關(guān)稿,迪先先生法家教正,大千同客臺北。鈐?。捍笄Ь邮?張爰私印。在浙江嘉瀚2013年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該作品估價3萬—5萬,拍賣成交,價格不詳,待查。

    上款人:迪先先生,不知是何人。經(jīng)查,或為朱希祖。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鹽長木橋(今富亭鄉(xiāng))上水村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1905年官費留學(xué)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攻史學(xué)專業(yè),1908年在東京與魯迅隨章太炎學(xué)習(xí)《說文解字》,是章太炎門生之一。有待證實。

    張大千《飛仙閣》(北京保利拍品介紹為“圖”,實為“閣”),設(shè)色紙本,扇面,縱19、橫51厘米。款識:峽勢入朝天,江魚薦饌鮮。蟠空鑿明月,馳想挾飛仙。青靄人家住,丹霄客夢懸。龍門思禮佛,叢斲一潛然。題識落款:1.飛仙閣,或謂中唐之漫天嶺,丁亥(1947年)十一月,大千居士。2.爰。鈐?。捍笄А堧?、大千居士。在北京保利2017年第37期中國書畫精品拍賣會上,此作以6.9萬元拍賣成交。

    以上以《飛仙閣》為畫名的作品共計6幅,是張大千廣元之行繪畫作品最多的畫名。

    知名畫家很少繪畫飛仙閣這一主題,僅有吳一峰有兩件作品,一是吳一峰乙丑(1985年)作的《飛仙閣》鏡心(在2008年中國嘉德嘉德四季第十五期及第十六期拍賣會以4.48萬拍賣成交),二是吳一峰《飛仙閣》鏡心(在2012年中國嘉德嘉德四季第三十期拍賣會上以16.10萬成交)。

    六、西秦第一關(guān)

    西秦第一關(guān),又稱棋盤關(guān)、七盤關(guān)(因過關(guān)的道路在唐代貞觀末年時需要盤旋七次,故有此稱),位于川陜交界咽喉處(今四川廣元市朝天區(qū)轉(zhuǎn)斗鄉(xiāng)和陜西寧強縣漢源鎮(zhèn)黃壩驛交界處)的七盤嶺上,故號稱西秦第一關(guān)。它是古代四川連接秦嶺以北的東北、華北、中原以及西北的唯一道路樞紐。此關(guān)以陡峭險峻而著名,與白水關(guān)、葭萌關(guān)、劍門關(guān)一起,被稱為川北四大名關(guān)。

    七盤關(guān)始建于漢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歷代文星巨子留下許多詩詞,如唐代吳融:“近日青天都不鑒,七盤應(yīng)是未高高。”清代張問陶:“征馬下七盤,勢如高鳥落。”清代師范:“蜀道雄千古,嚴(yán)關(guān)峙七盤?!痹鴩骸捌茣云弑P山上望,回看蜀國萬峰環(huán)?!薄?jù)廣元朝天區(qū)文史愛好者統(tǒng)計,古往今來描述七盤嶺的詩詞多達(dá)100余首。

    當(dāng)年,張大千從成都前往敦煌便是由此出關(guān)。

    張大千《西秦第一關(guān)》,設(shè)色紙本,立軸,縱130、橫66厘米,庚辰(1940)年作??钭R:此從七盤關(guān)北上,初入秦界,路極陡峻,境亦幽邃,昔稱牢固關(guān),為秦之咽喉,今更名西秦第一關(guān)也。庚辰春日寫記,大千居士爰。印鑒:張爰、張大千。鑒藏印:南陽唐清睿字覺從珍玩。

    該作從2007年至2015年經(jīng)歷四次拍賣,分別是2007年的上海朵云軒、2009年的北京匡時、2013年的廣東崇正、2015年廣東華藝國際,成交價格分別是:337.12萬元、347.2萬元、 598萬元和517.50萬元。

    此圖也以《七盤關(guān)》之畫名進(jìn)行過拍賣,分別是1995年的佳士德、2011年的朵云軒(上海),后者成交價494.5萬元。

    按:張大千《西秦第一關(guān)》和《七盤關(guān)》實際上是同一幅圖,只是畫名不同而已。

    西秦第一關(guān)在中國知名著名畫家作品中表現(xiàn)極少,據(jù)查,僅有張大千這一幅作品。

    七、蜀山秦樹

    本節(jié)涉及兩件(卷)作品,一是《蜀山秦樹圖》,二是《蜀山秦樹圖卷》

    關(guān)于畫名《蜀山秦樹》的作品目前應(yīng)非常缺乏研究,中國知網(wǎng)(包括學(xué)術(shù)期刊庫、學(xué)位論文庫)均沒有查到相關(guān)資料?;ヂ?lián)網(wǎng)上,最多的資料是明代沈周的《蜀山秦樹圖》卷。該卷紙本設(shè)色,縱30.6、橫214厘米,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而近現(xiàn)代知名畫家中,幾乎沒有以此畫名作畫的,似乎只有張大千繪有這個畫名的作品。

    “蜀山秦樹”泛指陜西四川一帶的大好河山,常為古人用于感懷,如杜甫:“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元代宋褧:“蜀山秦樹碧相連,鳥道花開三月天?!保ā端屯晖踉谥芯幮薮胛餍小罚笆裆角貥溆械律陈書B道無羈愁?!保ā端蛣χ萑蝹y》)曾國藩:“五千里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保ā额}四川桂湖》)張大千所繪此卷的畫目正合古代文人們的意思。

    (一)《蜀山秦樹圖》

    張大千 《蜀山秦樹》,設(shè)色紙本,立軸,縱111.5、40厘米。題識: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大滌子濟以荊關(guān)法寫之。率臨并錄其題。鈐印:張、季爰。鑒藏?。哄X鏡塘藏。在中國嘉德2007秋季拍賣會,此作品估價8萬—15萬,但最終流拍了。

    中國嘉德拍品說明此件作品為上海著名收藏家錢鏡塘舊藏。

    錢鏡塘(1907—1983),原名錢德鑫,字鏡塘,以字行,晚號菊隱老人,浙江海寧硤石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收藏大家,一生收藏歷代書畫共計5萬余件。作為收藏家,他與工商巨子劉靖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作為書畫家,他與張大千情趣相投,過從甚密;作為鑒定家,他與吳湖帆堪稱“雙璧”。(參見路明 :《錢鏡塘:江南第一藏 》)

    (二)《蜀山秦樹圖卷》

    在張大千有關(guān)四川山水中,《蜀山秦樹圖卷》是一件重要的作品,但對其研究似乎有些語焉不詳。

    關(guān)于張大千《蜀山秦樹圖卷》的情況,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應(yīng)該是2019年羅宗良的《張大千蜀景作品研究(二)》,文中大意如下:張大千去四川廣元是在1939年4月,同行者有宗弟張目寒和好友黃君璧。他們從川陜交界七盤嶺七盤關(guān)至陽平關(guān)等地,歸途從朝天驛坐船順嘉陵江至廣元。張大千此行所得作品名稱《蜀山秦樹圖卷》。此卷并不是出游當(dāng)時所繪,而是回到成都的青城山之后才畫的。張大千所作的《蜀山秦樹圖卷》是分段長卷山水,包括西秦第一關(guān)、七盤關(guān)、青龍寨、明月峽、飛仙閣、劍閣等七景。

    此卷的受贈人是張目寒。張大千在《蜀山秦樹圖卷》中的《劍閣》一段上題識道:“西北望如萬劍斫天,東南望如鐵嶂橫亙,東連莎鼻,西接綿州,凡二百三十一里,故左太沖云緣以劍閣如岡如陵。四月初七日為寒弟四十生日,同在車塵仆仆中,無可為頌。既歸青城,乃成此卷,兼以志一時同游之樂?!?/p>

    那么,上述一至六節(jié)的諸畫中是否有部分出自《蜀山秦樹圖卷》,或者說是與《蜀山秦樹圖卷》的一些畫是相同的呢?

    筆者認(rèn)為圖卷中的這些作品與上述諸畫并不相同。理由如下:

    據(jù)巴東《張大千研究》一文介紹,張大千《蜀山秦樹圖卷》卷首題簽由張大千的紅粉知交李秋君(1899—1973)書寫,卷尾由其知交好友謝無量、溥心畬、沈尹默、陳定山、于右任、曾克耑等多人題跋。此文有關(guān)于《蜀山秦樹圖卷》兩條最重要的信息,一是該卷繪于“1939年”,二是該卷畫心的尺寸為“高30多公分,長達(dá)10公分余”。(參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9年二卷第八期,四川省張大千研究中心周芳利2023年7月10日提供)

    據(jù)此,可以斷定張大千《蜀山秦樹圖卷》應(yīng)該是單獨成卷的作品,或者說它們是獨立于一至六節(jié)諸畫外的作品。理由很簡單:一至六節(jié)諸畫中的所有作品(包括同一畫名的作品)中,沒有一件作品能夠同時滿足“高30多公分,長達(dá)10公分余”和“1939年作”這兩個條件。換言之第一,從尺寸來年,上述諸畫均要比《蜀山秦樹圖卷》內(nèi)收錄的作品尺寸要大得多;第二,從年代來講,上述諸畫中僅有香港蘇富比拍賣的《明月峽》明確繪于1939年,但它的尺寸是高(縱)122.8、長(橫)27厘米,并不符合“高30多公分,長達(dá)10公分余”這一要求。

    關(guān)于這個圖卷今天藏于何地或為何人收藏?筆者曾于2023年7月14日微信請教羅宗良先生,羅先生回復(fù)“未能跟蹤藏處”。

    張大千《蜀山秦樹圖卷》的面貌究竟如何,尚待深入研究。

    結(jié)論

    張大千先生所繪上述以四川廣元為題材的山水畫,不僅是研究張大千繪畫作品的重要史料,也是四川廣元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據(jù)前面不完全統(tǒng)計,張大千所繪四川廣元山水畫(包括扇面和《蜀山秦樹》)共計26幅,其中:嘉陵江2幅、劍閣3幅、劍門3幅、明月峽3幅、飛仙閣6幅、西秦第一關(guān)(七盤關(guān))1幅、蜀山秦樹圖1幅、蜀山秦樹圖卷7幅(包括西秦第一關(guān)、七盤關(guān)、青龍寨、明月峽、飛仙閣、劍閣)。所謂七景,并非7幅圖,為計算方便,此處算為7幅。不過,由于資料收集的有限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缺失,可以確定的是,張大千所作的廣元山水畫應(yīng)該不止這26幅,其真實數(shù)據(jù)應(yīng)該高于現(xiàn)有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譬如,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張大行曾考察廣元的皇澤寺(一次)和千佛崖(兩次)。他在千佛崖短暫的停留期間,發(fā)現(xiàn)千佛崖六朝造像數(shù)處,得出“廣元千佛崖在開元以前早有開鑿”的結(jié)論,并繪有《千佛崖寫生》(1943年)。另外,之前還繪有一幅叫《廣元壩》(1942年)的作品。(參見羅宗良文)遺憾的是,由于筆者收集不到這兩幅作品的具體情況,就沒有將其統(tǒng)計進(jìn)來。此外,《蜀山秦樹圖卷》的青龍寨,作品具體情況不詳,也不知這個青龍寨位于今天廣元的什么地方。如此等等。因此,張大千到底畫了多少關(guān)于廣元的山水畫,目前還是一個待解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張大千的作品研究中是普遍存在的。譬如,張大千一生大約繪制蜀景作品3000余幅(參見羅宗良文),到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蜀景作品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這些問題只能有待后人的研究了。

    四川歷來是研究張大千的重鎮(zhèn),除了設(shè)立于四川內(nèi)江師范學(xué)院的四川省張大千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如羅宗良、王平等學(xué)者)外,還有李永翹、汪毅、邱笑秋、楊詩云(1938—2022)、劉振宇等張大千研究專家;更有林木、魏學(xué)峰、韓剛等美術(shù)史家,以及一些關(guān)注張大千研究的中青年學(xué)者如唐波、范美俊等。相信隨著時間的過去,關(guān)于張大千蜀景作品(當(dāng)然包括廣元山水作品)的研究,會有更多的成果呈現(xiàn)于世。

    最后需要說明,本文所列的張大千廣元山水畫作品(文獻(xiàn)記載或機構(gòu)、私人收藏或拍賣公司拍賣),除少數(shù)注明者外,大多數(shù)數(shù)據(jù)采自相關(guān)拍賣公司官方網(wǎng)站。由于搜集手段的缺乏,部分?jǐn)?shù)據(jù)并不完整;加之因為張大千畫名極盛,畫價頗高,導(dǎo)致臨仿者多,真?zhèn)位祀s,流播海內(nèi)外,故這里特別強調(diào)拙文介紹之張大千作品僅供研究討論之用,并無有作投資參考或作品鑒別之意。切切。

    感謝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林圭對本文所作的貢獻(xiàn)。他不僅幫助辨識了以上張大千繪畫作品上的書法題識,還對張大千作品的真?zhèn)舞b別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見。如他指出,由于張大千的繪畫與書法在技法上達(dá)到了很高的水平,對于作偽者來說,難度系數(shù)很大(特別是帶長款的繪畫作品),很難做到不露出馬腳,等等。

    由于敝人學(xué)識有限,掌握文獻(xiàn)或數(shù)據(jù)又不足,故本文肯定多有錯訛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作者:美術(shù)史學(xué)者、四川省社會科學(xué)院藝術(sh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美術(shù)史》作者

    安平县| 呼和浩特市| 宁河县| 正蓝旗| 紫金县| 太原市| 龙海市| 长岭县| 松江区| 安福县| 宁晋县| 虎林市| 福鼎市| 凭祥市| 云梦县| 科尔| 当阳市| 甘洛县| 鄱阳县| 南召县| 万山特区| 阿坝县| 喜德县| 崇左市| 新绛县| 和静县| 通化市| 焉耆| 申扎县| 康马县| 松滋市| 潢川县| 望城县| 东山县| 霍州市| 内江市| 辽阳县| 安乡县| 安徽省| 子长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