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公園對面有家龍點心,朋友說是網紅店,去不去自己得考慮。我探頭看看,許多老人家在飲茶,想:大概不差吧?點完單,拉長聲音跟同行人說:“做人哪,開心最重要。”來上點心的阿姨聽著一樂,倒茶,字正腔圓電視劇范兒——“飲茶先啦!”
吃下來,大概,蒸鳳爪和芥蘭火候恰好,馬蹄糕深油炸酥,爆漿鯪魚燒賣真的有魚味,蝦餃很有蝦味,懷舊燒賣彈牙得很懷舊。點心能恰到好處點到心思,也好。菜單上專門介紹,說自家擅長燒賣;明說了燒賣源自蒙古,到香港之后成了茶餐廳點心之王;承認自家的燒賣有許多改良處:懷舊燒賣那就是豬肉蝦仁,但爆漿鯪魚燒賣那就是創(chuàng)新了。我問同去的朋友:所以古早的茶餐廳,就只賣懷舊款是吧?朋友說是啊,固執(zhí)的老人家還會說,新派改良過的都不正宗——其實最正宗老派的燒賣在蒙古呢,他們吃的還不是改良過的?真要上不改良的,他們也吃不慣啊!
當晚,朋友請去上環(huán)一家老店??焓挚炷_、潑辣干脆的香港阿姨三兩把抹凈了桌,用盡力標準的普通話問我們要吃什么。鹵水和蒸魚!鹵水醇厚不提,阿姨還加了碟辣,“內地來的都愛吃點辣嘛?!闭趑~,阿姨讓我們看了全貌,親手把魚骨給去了,形狀完整,肉如瑩玉。我一個自己蒸魚偶爾成功、經常失敗的人,看此生花妙手,忍不住鼓掌。老板娘又取一碟姜黃色醬來,不由分說澆了下去。我一驚:“這是豉油嗎?”“自家調的醬。”我吃了一口,鮮絕妙絕,借得一縷鮮魂,附在魚身上了,美味得心生感激。吃了一巡,有心情提問題了?!斑@醬怎么調的呀?”“我家自己調的啦,不好吃???”“好吃好吃,可就,不是說老港都不喜歡魚加太多調味料嗎?”“各家管各家啦,我家就是這樣。蒸魚是不能先放鹽,不鮮,調味道又沒錯啦?!薄翱墒?,不是都說,好魚不用調味也很好吃嗎?”“是不用調味,又不是不調味。做什么菜不要調味,做魚翅不也要調味——魚翅自己又沒味道!”
張佳瑋自由撰稿人雜食動物
好的調味,絕對是造福世界上每個普通吃客的。
清邁的夜市繁華至極??о?、炸魚餅、冬陰功、魚露配炸魚,我甚至吃了條蜈蚣:逛夜市看到炸蜈蚣,想到《神雕俠侶》里,洪七公華山絕頂請楊過吃炸蜈蚣,“滿嘴鮮美,又脆又香,清甜甘濃”,想得試一試。吃下來,倒也算香脆。只洪七公是剝殼吃的,我買的這根看著炸得酥脆,就連殼帶腳吃了,算我勝了洪七公一籌吧……
跟朋友吃時閑聊,說泰式菜真會調味。香茅、九層塔、青檸檬、辣椒、椰奶、南姜、酸子、青蔥,什么都敢加;咸甜辣苦愣是敢往一起招呼,不怕復雜;吃個炒粉都會覺得比廣東的透著酸甜,怪,但好吃。朋友說可不是,泰式飲食在海外受歡迎,大概就因為這個:動不動一堆新鮮食材生吃,讓吃慣沙拉的人覺得健康;再來點香料調味,饒有東方風情。
我也在這時提出了疑問:可是好多人都愛說,好食材不講究復雜調味,本身就挺好吃;調味多了的,都是廉價飲食嗎?朋友一搖頭,說這話他聽得多了,仔細想想,其中是有陷阱的:好的食材不需要調味,可又不是人人都吃得起好食材;如果好的調味能讓普通的食材變好吃,那又得罪誰了?麻婆豆腐多簡單的食材,可就是好吃嘛。就許有錢人吃著高級食材咂摸嘴,還不許平民百姓吃點好調味了?就跟當年美國有二愣子抵制味精、英國有廚師抵制松露油似的,無非是覺得:“都讓你們這么輕松獲得好味道,我們還怎么做生意?”所以好的調味,絕對是造福世界上每個普通吃客的。說渴了,來個椰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