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明, 吳瑕, 張冉, 謝杰
淮安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1.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2.泌尿科,江蘇淮安 223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老年人常見呼吸系統(tǒng)急癥,雖多數(shù)患者通過治療可緩解臨床癥狀,但仍有可能會在短期內(nèi)復發(fā),導致其預后不良[1-2]。炎癥反應級聯(lián)放大激活是AECOPD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生物學特征,其過程涉及的多種炎癥因子是目前AECOPD研究的重要靶點[3]。沉默信息調(diào)控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能夠靶向調(diào)控核因子-κB,并抑制多種炎癥因子釋放,在細胞應激、炎癥反應等調(diào)控中起關鍵作用[4]。有研究證實,穩(wěn)定期COPD患者血清SIRT1水平降低,且與炎癥反應激活程度、肺功能減退程度相關[5]。但AECOPD時SIRT1與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及其對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臨床意義尚不明確,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COPD患者188例,按照是否急性加重期分為AECOPD組84例和穩(wěn)定期組104例。AECOPD組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齡(68.39±10.58)歲;穩(wěn)定期組男性62例,女性42例,年齡(67.84±9.38)歲。入組標準:①符合指南[6]中AECOPD和穩(wěn)定期COPD診斷標準;②1周內(nèi)未接受過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肺部疾病;②肝腎功能異常;③惡性腫瘤;④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另取同期體檢健康者100例為對照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齡(64.94±11.38)歲。3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005),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參照指南[6]、按照COPD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OPD,GOLD)分級評價病情嚴重程度,病情嚴重程度分為1級(n=28)、2級(n=34)、3級(n=22)。所有患者出院后門診隨訪1年,預后終點事件為再次發(fā)生AECOPD,按照是否發(fā)生終點事件分為預后良好組(n=50)和預后不良組(n=34)。
入組當天受試者均禁食12 h后,采集外周靜脈血4~5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SIRT1、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遷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B1,HMGB1)水平,試劑盒購于上海西唐生物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患者SIRT1水平AECOPD組<穩(wěn)定期組<對照組,1級>2級>3級,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IL-6、TNF-α、HMGB1水平AECOPD組>穩(wěn)定期組>對照組,1級<2級<3級,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P<0.05;表1)。
表1 各組血清SIRT1及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 μg/L
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AECOPD組患者血清SIRT1水平與IL-6(r=-0.481,P<0.05)、TNF-α(r=-0.377,P<0.05)、HMGB1(r=-0.409,P<0.05)水平呈負相關。
ROC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血清SIRT1對AECOPD患者預后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P<0.05)。ROC曲線見圖1,曲線下面積為0.903 8(95%CI:0.836 9~0.970 7),臨界值為1.001 μg/L,靈敏度為84.99%,特異度為91.18%。
圖1 血清SIRT1預測AECOPD患者預后不良的ROC曲線
炎癥反應的持續(xù)激活是AECOPD發(fā)病過程中重要的生物學環(huán)節(jié),檢測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是目前臨床研究評估AECOPD病情及預后的常用方法和思路[7-8]。但是,炎癥反應過程中細胞因子的變化特征復雜、個體差異大,僅僅通過一種或幾種炎癥因子評估AECOPD的病情和預后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尋找AECOPD發(fā)病過程中炎癥反應的上游調(diào)控機制、發(fā)現(xiàn)炎癥因子表達和釋放的上游調(diào)控分子是近些年臨床學者和基礎研究者的共同關注點。
SIRT1參與炎癥反應、細胞增殖和凋亡以及能量代謝的調(diào)控,在COPD、肺損傷、肺炎等呼吸道炎癥相關疾病中均呈低表達狀態(tài)[9-10]。文獻[5]臨床研究及本研究結果均證實,穩(wěn)定期COPD患者血清SIRT1水平明顯降低。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AECOPD患者體內(nèi)SIRT1的表達,與穩(wěn)定期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比較,AECOPD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均明顯降低,提示在COPD病情從穩(wěn)定期發(fā)展為急性加重期的過程中SIRT1的生成和釋放明顯受到抑制。
SIRT1的抑炎作用與抑制核因子-κB入核,進而減少IL-6、TNF-α、HMGB1等多種炎癥因子的表達有關[11]。同時,IL-6、TNF-α、HMGB1等炎癥因子的大量釋放也參與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既往朱美愛等[12]研究結果及本研究結果均證實,在AECOPD發(fā)病過程中IL-6、TNF-α、HMGB1的釋放明顯增加。本研究進一步通過相關性分析證實,AECOPD患者血清SIRT1與IL-6、TNF-α、HMGB1呈負相關,提示在AECOPD發(fā)病過程中SIRT1生成減少導致IL-6、TNF-α、HMGB1等細胞因子表達和釋放增加,進而加重炎癥反應和病情。
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和預后是目前臨床研究評估AECOPD病情的常用手段,病情嚴重程度分級越高,AECOPD病情越重。本研究結果分析顯示,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增加及預后不良,AECOPD患者血清SIRT1水平呈降低趨勢,表明SIRT1生成減少導致AECOPD病情加重和預后不良。此外,本研究ROC曲線分析證實,血清SIRT1水平對AECOPD的預后具有評估價值。
綜上所述,AECOPD患者血清SIRT1水平降低與多種炎癥因子釋放增加及病情加重、預后不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