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軒
“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奔议T口的幾株鳳凰樹開了,一簇簇火紅的鳳凰花,或獨占枝頭,或點綴在鮮嫩的綠葉中。微風吹來,花與葉搖曳在蔚藍的天際下,遠看像極了飛舞的鳳凰,正如《詩經·大雅·卷阿》中描寫的那樣:“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這鳳凰樹為小區(qū)里的老人與孩子圈起來一方聊天兒與嬉戲的祥和之地。
在我還是孩童的時候,外公就在鳳凰樹下告訴我,鳳凰花每年花開兩季,和上學一樣,六月的花季,學校送走了老生;九月的花季,學校則迎來了新生。所以,鳳凰花也被稱為“畢業(yè)花”,“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花色樹影中的離別當是銷魂無比?!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鳳凰花是亞熱帶的青春回憶,它的風姿和意象聯系著故鄉(xiāng)、初戀、離別。
外公是退休的大學教授,平日里喜歡讀書和看電視。每當我放學回家時,外公就會在鳳凰樹下等我陪他散步,然后我們停留在鳳凰樹下的石凳上,聽他給我講許多他看到的故事和道理。也不管那時的我能不能聽得懂,外公總是講得很有激情,有時眉毛跳動,尤其那幾根特別長的眉毛,像風中的秋千一樣擺動。
隨著這幾株鳳凰樹的花開花落,我也慢慢地長大,懂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從開始聽外公講,到學會了提問。不知哪一天起,我竟開始與外公討論起問題,有時還爭論起來,不過每次都是外公用他那淵博的學識辯得我心服口服,然后就是一老一小的笑聲灑滿回家的小路。
又一個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在一個暴雨后放學遲歸的傍晚,外公依然在鳳凰樹下等我歸來。我奔過去抱著外公的胳膊,卻低頭看見了一地殘紅敗綠,愉悅的心情忽然有一絲惆悵。
細心的外公發(fā)現了我情緒的微小變化,他彎腰撿起未被踩踏的幾朵紅花與幾片綠葉,對我說:“這是被風雨打落的花葉,你再抬頭看看,還站立在樹上的花葉有什么變化?”我抬起頭,看到的是紅的更艷,綠的更翠;看到的是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低頭抬頭間,我明白了外公的深意。
我拿過外公的手機,用顫抖的手,拍下了雨后的鳳凰花。“一樹猩紅艷艷姿”,高高的樹梢在倔強地“燃燒”,也點燃了我年少的信念!
鳳凰花開,一季送別,一季迎接。人生也是如此,在雨中來,于晴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