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涵
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高二(1)班
宋代的王安石以勇于改革而聞名于世,他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他雖因改革而陷入爭議,但歷史依舊肯定了其成就。
王安石的自信是其勇于改革的保證?!安晃犯≡普谕?,自緣身在最高層”是其改革時內(nèi)心最真實的寫照。面對有著知遇之恩的歐陽修,王安石并不像東漢被舉薦的昌邑縣令王密那樣夜捧黃金去答謝楊震,反而據(jù)理力爭,在政見不合時更是毫不退讓;面對多年好友司馬光的長信指責(zé),他亦一一反駁,堅定自己的為政理念。如果他的才能是其改革的前提,那么他堅定不移的自信就是他能推動改革的有力保證。
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曾寫下:“人類的贊歌是勇氣的贊歌,人類的偉大是勇氣的偉大?!弊孕乓彩且环N勇氣,是一種偉大。正是這自信,令王安石名垂青史。
而他飽受爭議,則是因為其信而魯莽,盲目地堅持。他斥歐陽修為“在一郡則壞一郡,在朝廷則壞朝廷”的“壞人”。歐陽修“太守樂其樂”這樣與民同樂的情懷,以及不遺余力舉薦人才的愛國愛才是不容置疑的。王安石太過自信,以至于認為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一切都是“壬人”“邪說”。他與歐陽修、蘇軾等良友產(chǎn)生隔閡,與摯友司馬光斷交。在呂惠卿的背叛下,他的變法走向失敗。
當(dāng)自信變成自負、自滿,那便是走向了極端,走向自誤。我們既要自信,也要避免極度自信,以致進入魯莽、盲目的境地。而把握兩者之度的最好方式就是:開闊視野,海納百川。
沒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變的。試想,如果王安石在自信地推動自己變法的同時,能夠接納歐陽修、司馬光真誠的指責(zé)和建議,對新法做出改良和完善,使其更符合大宋國情,能夠明辨“逆耳忠言”與“壬人”“邪說”,那么他的成就絕不止于此。
美國短跑運動員諾亞·萊爾斯被認為是“200 米現(xiàn)役第一人”,他在比賽中憑借超強的后程稱霸,卻被本土的新興小將奈頓多次擊敗。于是他開始改良跑姿,學(xué)習(xí)并運用奈頓的前程跑法,極大改善了起跑技術(shù)。最終,以19 秒31 的人類歷史第三好成績打破美洲紀錄。26 歲的萊爾斯依舊相信自己能破世界紀錄,但這份自信并未令其停止學(xué)習(xí),他在掌握新跑法后屢創(chuàng)佳績。
無論是列夫·托爾斯泰那樣的文學(xué)家,還是馬克思那樣的革命家、思想家,抑或運動員,在對自己保持絕對自信的同時,又能開闊視野,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總能做出經(jīng)天緯地的事業(yè)。
信而不莽,視野開闊,是為人之道亦是勝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