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抗暴詩
我們最好記住,即便是在天堂般的杭州,也不是遍地荷花牡丹的。蘇東坡也不能一直放聲大笑縱情高歌,一直演獨角丑兒戲,一直月夜泛舟湖上,因為還有一萬七千囚犯,因無力還債、因販賣私鹽正待審判,有蝗災尚待撲滅,有鹽渠尚待疏浚,有饑饉尚待調查。在蘇東坡這一段生活中寫的數(shù)百首詩里,很難找到何者是主要的情調。他寫戲謔諷刺詩、啟人靈思的山水詩、蕩氣回腸的愛情詩,有的詩輕松愉快惹人大笑,有的詩辛酸凄苦令人落淚??墒窃诒砻娴逆倚g樂之下,在筵席上的戲謔打趣之下,卻是一片不安、失望、憂傷,甚至恐懼的氣氛。再沒有別人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更充分,別的作家要表達的,現(xiàn)在蘇東坡都用美妙的詩歌表達出來—表達得更為清楚而深刻。可是要知道,蘇東坡是離京在外,內心還有以前的創(chuàng)傷。對現(xiàn)時政局演變的方向,他感到不安,感到了隱憂。這種憂傷,他靈魂感受得比別人更敏銳??此枚嗝疵烂畹脑娋浔磉_出來:
天靜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
他在密州寫的一首詩,是寄給喬太傅的,綜括熙寧四年至九年,他在杭州、后來在密州那段寫作多產時期他的一般態(tài)度: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嘆。
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
自從識此理,久謝少年伴。
在另一首給孔文仲的詩里,他流露出對聲勢煊赫的官場氣派的蔑視:
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
…………
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
金鞍冒翠錦,玉勒垂青絲。
旁觀信美矣,自揣良厭之。
…………
人生各有志,此論我久持。
他人聞定笑,聊與吾子期。
跟著他有朗朗笑聲的歌,我們也聽到怒吼和嘆息;在鷺鷥的鳴聲之外,我們又聽見監(jiān)獄中的呻吟聲;在水車上潺湲的水聲之外,我們又聽到農村老嫗的悲嘆聲;湖濱樓頭的慶祝喧嘩聲里,我們也聽到稀疏灰發(fā)人絕望的幽怨聲。
蘇東坡此人,是不可以預測的。他詩的開端,習慣上總是出之以輕松自然,隨之用一兩個歷史上的典故,再往后,誰也不知道會有什么出現(xiàn),詩人他自己更不知道。有時,他筆下寫出雖不相連貫的東西,卻構成了驚人的妙文,一首毫無用意的歌,記載剎那之間奇特的印象,然后忽然一變?yōu)榭量?、為諷刺、為寓有深意的譏評。他不愧為詩文大家,動起筆來,真是“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他的風格是屬于那全任自然一發(fā)不能自已的一類。在朝廷上最厭惡清議之時,他這種風格是必然會給自己招致麻煩的。
蘇東坡不知道他下一行寫什么,而且也并不在意。在他那天才橫溢之下,他往往抓住一個題目就接連寫四五首詩,而且用同樣的韻。有一首詩,開始就寫天欲雪的氣氛,他這樣開始:
天欲雪,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接到他詩的朋友寄和詩回來,蘇東坡又答以詩寄回去,詩的開頭如下:
獸在藪,魚在湖,一入池檻歸期無。
朋友再和,他又寄第三首如下:
東望海,西望湖,山平水遠細欲無。
第四首開頭如下: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
他的第二首詩惹出了麻煩,因為他的思路一直順著魚和獸失去了自由的方向發(fā)展下去。從此處一步就會跳到在監(jiān)獄中被鞭打的囚犯,還有那些囚犯的妻子兒女也被關入監(jiān)獄的事。在這些長詩里,他必須押前面字句的韻,而思想也自然要順著那些同韻的字發(fā)展。這詩里有兩個要押的韻腳,一個是“逋”,一個是“摹”。在一首詩里他說“作詩火急追亡逋”,在另外詩里自然寫出“歲荒無術歸亡逋”。在押“摹”字韻時,他寫出“孤煙落日不可摹”;但在另一首詩寫囚犯時,他又說“鵠則易畫虎難摹”—這分明是指暴政了。
蘇東坡這個人,快樂時很難說不快樂,不快樂時也難做快樂狀。好多朋友和他通信,彼此作詩相酬唱。這時劉恕和李常都在九江。孫覺在湖州,在杭州迤北不遠。這些都是反對王安石新政的一批朋友,現(xiàn)在都在東南各地為官。他們都對時局感到厭惡,因為當時王安石仍未失勢,他們不像以前那么激烈,意見姑且放在心頭。韓琦和歐陽修已死。富弼和范鎮(zhèn)退隱林下。司馬光潛心治學。張方平縱情飲酒。東坡之弟子由則明哲保身,閉口不言時事。只有蘇東坡不夠圓滑??匆娙嗣裣萦谒罨馃嶂?,這時應當不應當不顧后果,坦率表示自己的感慨,這是一個問題。也許蘇東坡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他一邊寫令人心曠神怡、可驚可喜的田園詩,同時也寫鄉(xiāng)間并不那么美麗的詩。他若不是瘋狂不顧利害,便是義憤填胸不能自制。他知道他的詩很快就會傳到京師,但是他卻毫不在乎。
蘇東坡寫的這些詩,漸漸累積成卷,若認真看看某些行是否足以證明他蔑視當政者的威信,倒也有趣。單獨看,那些句子只是偶一置評;但合起來看,則是些動人的抗暴詩。少數(shù)幾個例子,便已足夠。他用平易的文字寫被征調的人民挖通運河以通鹽船。他以官員之身監(jiān)督工人,他親眼看見黎明之時,工人聞號聲而聚集開工,他用寥寥幾個字便寫出“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
在到杭州西南的富陽之行時,他寫出天放晴時清新可喜的詩句,開始如下: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但是他還是對其他情形閉目不見,他在歌詠“春入山村處處花”時,也寫農民的食糧。農民正在吃竹筍,他說竹筍好吃,但是沒有咸味,因為“邇來三月食無鹽”,原因是朝廷的專賣食鹽扼殺了鹽業(yè)。他若一放手寫去,他就無法節(jié)制,他會寫出農民的兒子私用農民的貸款,停留在城內把錢揮霍凈盡,回家時兩手空空,只學到一口城腔而已,因為官家很精明,在放款處附近就開設了酒館娛樂場所。
他往北游到太湖地區(qū),他看見好友,高大長須的孫覺。他這位書畫名家,在友人的名家書法集上題了一首詩。在詩里他說的也是:“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他寫了一首極美的詩描寫水車瀉出的水流,同時也寫了一首《吳中田婦嘆》: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鐮生衣。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茅苫一月隴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汗流肩赪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粞。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羌兒。
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他也寫快樂的詩歌,給杭州錢塘江潮時的“弄潮兒”。每年八月中秋,各地人都自老遠跑到錢塘江岸邊觀看潮水自海外奔騰而至,不停高漲,涌入狹窄的錢塘江口。在高潮來臨之前,總是舉行水上特技表演?,F(xiàn)在我們還不清楚當年是如何在波濤上漂浮。在水上表演的人名叫“踏浪兒”,似乎那些深識水性的人乘小舟出海,船上飾以紅綠旗幟,出去迎接涌來的高潮。蘇東坡給那些“踏浪兒”編出通俗的歌曲唱。歌曲里說雪白的浪花吞沒了“踏浪兒”的紅旗幟,浪潮遮蔽住半個越山的景色。但是他也寫出早晨酒醒后內心的感觸:
眾人事紛擾,志士獨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鬧。
三杯忘萬慮,醒后還皎皎。
…………
憂來自不寐,起視天漢渺。
闌干玉繩低,耿耿太白曉。
在日后引起是非的一首詩里,他挖苦了當權派,把他們暗比作夜梟。他那時正同周邠游歷臨安。根據(jù)后來在審問蘇東坡時的記載,臨安的一個官員草擬了一篇呈文,請求簡化免役錢的征收。這位官員曾經帶著呈文上詣杭州,現(xiàn)今返回,告訴蘇東坡說:“我被夜梟逐回矣?!?/p>
蘇東坡問他:“你的話什么意思?”那位官員說他曾攜帶呈文入城,將呈文遞交一個稅吏,稅吏命武裝侍衛(wèi)送他出城。蘇東坡要看那篇文字,發(fā)現(xiàn)所提的是一個很好的簡化征收辦法。
蘇東坡又問:“你說夜梟是什么意思?”
官員回答說:“這是一個很通俗的寓言。一天,一只燕子和一只蝙蝠爭吵起來。燕子認為日出是一天之始,而蝙蝠則認為日落是一天之始。兩鳥相持不下,它們去請教鳳凰。在路上,它倆遇見一只鳥,那個鳥兒向它們說:‘近來我們沒有看見鳳凰。有的鳥說它請假不在,有的說它正在睡一大覺?,F(xiàn)在夜梟正在代替它的職位。你們去問它也沒有用。’”
蘇東坡寫的那首詩是給周邠的,詩里顯出消沉失望,大有退隱之意:
年來戰(zhàn)紛華,漸覺夫子勝。
欲求五畝宅,灑掃樂清凈。
…………
獨游吾未果,覓伴誰復聽。
吾宗古遺直,窮達付前定。
…………
奈何效燕蝠,屢欲爭晨暝。
后來,這些詩都被當權派搜集去仔細研究。內容并無煽動叛亂,沒有公開批評,沒有公然反對當局。但是這些詩卻如蚊叮蟲咬,令人覺得刺痛、煩擾、不安。這種刺激若是過多,也會擾人通宵,難以入睡。再加上蘇東坡的一位好友王詵駙馬把這些詩刊印出來,可就更使人煩惱。在詩是表情達意最通俗的文學形式的時代,兩行巧妙的詩,比長篇大論的表章更有力量。而蘇東坡當時是家喻戶曉,他的詩在文人雅集時是要歌誦的。對蘇東坡的呼聲不能再置之不理了。
在神宗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蘇東坡在杭州的任期屆滿。他弟弟子由那時正在山東齊州(今濟南)任職,蘇東坡已經呈請調到山東去。他所請照準,這次他是升任密州太守,密州離青島很近。他在密州只有兩年,然后又調到徐州任太守,在徐州是從熙寧十年(一〇七七)到元豐二年(一〇七九)三月。
蘇東坡在向杭州南山、北山上寺院的高僧至交告別之后,攜眷啟程北上。他妻子已經買了一個非常聰明的丫鬟,才十二歲,名叫朝云,她以后在蘇東坡的生活里非常重要。
密州是一個很窮的地區(qū),主要只長麻、棗、桑樹,此地的生活和杭州有天淵之別。當時官員的薪俸已經減低。蘇東坡在他《后杞菊賦》的序言中說:“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日與通守劉君廷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p>
王安石已去職,現(xiàn)由呂惠卿當權,創(chuàng)行了新稅法。免役錢的分派遠非當?shù)厝嗣袼茇摀?。孩童死于道邊。這一時期蘇東坡寫的詩中曾說繞城而走,葬埋尸體,熱淚盈眶,幾年后,他在一封信里曾提起他救了三四十個饑餓的孤兒,分散各家撫養(yǎng)。
這是蘇東坡最難過最沮喪的一段時光。說也奇怪,這位大詩人在最難過的日子卻寫出了最好的詩歌。按照中國的標準說,到了這一時期,他的詩才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這時憤怒與苛酷的火氣已無,只剩下安詳平和與順時知命的心境。甚至他對大自然之美的喜悅與生活中的樂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灑脫而不執(zhí)著。顯然和他在杭州年輕時之富有火氣大為不同了。他對陶淵明的詩越發(fā)愛好,他那首《西齋》詩和陶詩相比,簡直可以亂真。在這首詩里,不但可以看到真正的寧靜滿足,還有與自然的渾然一體,以及對大自然本身的聲音色彩顯示出靜謐的喜悅。原詩如下:
西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覺日長。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風下,穆然濯微涼。
起行西園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開一枝,桑棗沃以光。
鳴鳩得美蔭,困立忘飛翔。
黃鳥亦自喜,新音變圓吭。
杖藜觀物化,亦以觀我生。
萬物各得時,我生日皇皇。
只有詩人達到這種與自然渾融為一時,他才能寫出下面《吏隱亭》這樣的詩句:
縱橫憂患滿人間,頗怪先生日日閑。
昨夜清風眠北牖,朝來爽氣在西山。
從這種神秘觀,他獲得了精神上的解脫,這種解脫正仿佛白云無心飄浮在山峰之上一般。他的《望云樓》詩如下:
陰晴朝暮幾回新,已向虛空付此身。
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
說來也頗有趣,往往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詩。蘇東坡在由杭州到密州時,心中思念子由,他寫了一首詞,調寄《沁園春》: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qū)區(qū)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尊前。
又在密州時,想起不能見面的弟弟,他寫出了公認最好的中秋詞。批評家說這首詞寫出之后,其他以中秋為題的詞都可棄之不足惜了。這首詞調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面這首《水調歌頭》是熙寧九年(一〇 七六)蘇東坡在密州時作的。
第十三章 黃樓
甚至才高如蘇東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歲才開始。他現(xiàn)在就要進入他的徐州時期,也就是他的“黃樓”時期。蘇東坡現(xiàn)在突然露出了他的本面目。因為這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行動為人所知,做事,興建工程,忙于公眾活動,從今以后他的生活都是具有這些特色的。過去在杭州,他始終充任輔佐官員,始終不能從事具有建設性的重要工作,在密州雖然身為太守,但是地方貧窮而偏遠,也無由一展其行政才能。后來,他在被迫之下,暫時退隱,在政壇上韜光養(yǎng)晦。此后,一個充實、完滿、練達、活躍、忠貞的蘇東坡出現(xiàn)了,這才是我們所知道、百姓所愛戴的蘇東坡,也是溫和詼諧、百姓的友人兼戰(zhàn)士的蘇東坡—一個具有偉大人格的偉大人物。但是在他被捕遭受流放之前,他以徐州太守所表現(xiàn)的政績,已經證明了蘇東坡這個行動人物作為行政官員,也是個干練之才。
在熙寧九年(一〇七六)年底,蘇東坡又調離了密州,改派至山西省西南端的河中府任職。次年正月,他路經濟南入京,當時子由及其家室正在濟南。子由不在,因為政局正在醞釀變化。這時,王安石、呂惠卿、曾布、鄧綰已先后失勢,王安石復相后,又再度罷相,無人預知下一步會出現(xiàn)何等局面。
子由為人沉靜而果斷。蘇東坡過去一直不斷上書論稅政,論征兵法,請皇帝廢止所得稅。但是子由過去一直沉默,現(xiàn)在大概認為時機已至,可以放手一擊,以求根本改變國策。王安石在十月已然最后失勢,子由這時來不及等待兄長,已經攜帶改革政治的重要表章先行入京了。他的家眷仍住在濟南,蘇東坡到時,只有三個侄子站在城中雪地里迎接。那天晚上,大開盛宴,兩家久別重聚,格外歡喜。濟南為一大城市,比起密州,新鮮有趣,東坡停留了約一個月光景,直到熙寧十年(一〇七七)二月十日,兩家才到黃河岸,離開封不遠了。子由出城到離北岸三十里處迎接,兄弟二人在雪地途中親熱相處了好幾天。子由告訴兄長調到河中府的任命已經取消,改任徐州太守。
他們到達京都時,遇到一件怪事。他們到了陳橋門,門吏告訴蘇東坡不許他進城。這件事他弟弟子由曾經記錄下來,只是始終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我不相信這是皇帝的意思。也許是時局醞釀巨變,某些官員不愿讓蘇東坡見到皇帝。據(jù)我所知,皇帝也許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條命令。兄弟二人只好折回,住在好友范鎮(zhèn)家,是在東外城。
這時,蘇東坡的長子蘇邁,已經十八歲,到了成家的年齡。鉆研歷史的學者,始終考證不出那位小姐是誰。我猜想他娶的是范鎮(zhèn)的一個孫女。在蘇東坡和范鎮(zhèn)父子的通信里,他屢次稱范家為姻親。蘇范兩家到底是何等姻親關系,尚待解釋。范鎮(zhèn)也是四川人,那時蘇東坡正住在范家。隨后兩年,蘇東坡幫助子由物色了兩個佳婿,把子由的兩個女兒嫁出去。一個是王適—“仙妻”傳說主角王迥(字子高)的弟弟,另一個是畫竹名家文與可的兒子。
兒子蘇邁成婚后,蘇東坡攜眷東行,到徐州上任。子由也攜眷到商丘任通判。他把家眷在張方平家安頓好之后,他又與兄長東赴徐州,在徐州和兄長同住了三個月,才回到眷屬那里。
徐州不僅是個大城市,地控魯南,一向為軍事要沖。在過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戰(zhàn)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隴海兩鐵路交會之處。徐州離一個地區(qū)近在咫尺,此地區(qū)在數(shù)十年后成為一個盜匪巢穴,因《水滸傳》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聳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邊流過。當?shù)爻霎a上等花崗巖、煤、鐵,蘇東坡時已開始開采。因此徐州也以產刀劍著稱。蘇東坡喜愛此地的自然風光,魚與螃蟹也種類繁多,故稱之為“小住勝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蘇東坡到任三個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設法疏浚過黃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十萬緡,工程竟歸失敗,負責工程的人畏罪自盡。黃河現(xiàn)在是在徐州以北約五十里處向東方決口,水勢開始漫延,淹沒了幾百方里。水到徐州城邊時,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繼續(xù)高漲,到了九月,水深達到兩丈九尺。水高一度超過了徐州城內的街道。蘇東坡奮不顧身,搶救城池。有幾十天不回家過夜,住在城墻上的棚子里,監(jiān)督加固外圈的城墻。富有之家紛紛逃難,蘇東坡在城門口勸阻他們,以免引起人心驚惶。他說:“我不走,你們最好也不要走?!边@樣把大家勸回去。此處不是細談蘇東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過也得說他是親自參與了防堵工程的數(shù)字計算。在盤旋滾轉的洪水勢將越過東南外城墻時,他正在忙于加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長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這項工程,需要數(shù)千人之眾。撲哧撲哧在泥里跋涉,他親身到軍營去見指揮官。因為禁衛(wèi)軍直接受皇帝命令,蘇東坡懇求他們協(xié)助。指揮官欣然應允,他說:“大人都親自監(jiān)工,我們自然應當盡力?!蓖瑫r在徐州北方也正在準備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黃河舊水道,黃河在中國歷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脅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黃河又回到舊水道,往東在靠近海州處入海,洪水才開始撤退。
百姓歡天喜地,感謝全城得救。但是蘇東坡對臨時的堤防感到不滿,附以詳細數(shù)字說明,修表呈奏朝廷,請求撥款,重建石頭城墻,以防患于將來??盏群镁弥?,蘇東坡修改了原定的計劃,建議改用堅固的木材加固堤防,不再用石頭?;实蹖λ某删吞仡C圣旨嘉許,在次年二月,朝廷撥予蘇東坡三萬余錢、一千八百余石米糧、七千余名員工,在城東南建筑了一條木壩。在外圍城墻上,由于蘇東坡喜愛建筑,他興工建筑了一座樓,一百尺高,名之為黃樓。后來“黃樓”一詞成了蘇東坡在徐州所作詩歌總集的名稱,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臺,成了他在密州所寫詩集的名稱一樣。
黃樓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對古老中國的宇宙論的信念而起。根據(jù)中國的宇宙論,宇宙中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構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種性質,如同堅硬、生長、流動、熱、重等等,這些性質都具有一種宇宙的意義,不但用以指物質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與人的個性行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離不開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顏色,正好象征那種元素的性質。說也奇怪,黃代表土,黑代表水,黃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黃樓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神宗元豐元年(一〇七八)九月初九,黃樓舉行盛大落成典禮。蘇東坡是由衷地歡喜。老百姓得免于水災,建堤建樓費了半年工。黃樓屬于全城的居民,分明是將來防洪的保障。落成儀式舉行時,全城萬人空巷,前來參加。一看黃樓聳立于東門之上,高一百尺,下面立有五十尺高的旗桿。樓的形狀猶如一個寬廣的佛塔。大家一齊登樓,一覽四周的景物。那天早晨,偏偏濃霧籠罩。他們往窗外瞭望時,只聽見下面過往船只槳櫓搖動碾軋作響的聲音,大家覺得猶如置身于海船之上。不久,霧散日出,可以看見遠處漁村錯落,在巉巖嵯峨的山峰之下,有六七個廟宇羅列其間。老人覺得寒冷,蘇東坡請他們先喝幾杯熱酒。往近處看,在南方,看見一個高臺,以往用為賽馬之地,今已建成一座寺院。由那座廟起,一道一里長的新堤防,順著東城墻向北伸展。他們可以聽到遠處陸洪和百步洪波濤澎湃之聲,與近處下面的鵝鴨之聲相錯雜。最后,擺設盛筵,款待來賓,有大樂隊奏樂。
蘇東坡寫了一篇文章記此盛事,刻之于石,以垂久遠。那塊石碑,也經歷非凡。后來蘇東坡遭朝廷流放,所有帶蘇東坡名字的石碑都奉命毀壞,當時徐州太守只把這塊石碑投在附近的護城河里。約十年之后,老百姓已然忘記了禁令,而皇家也在搜集蘇東坡的墨跡手稿,當?shù)亓硪晃惶匕汛耸驌粕蟻?。在夜里暗中把那碑文拓了幾千份。此事過后,那個太守突然向諸同僚宣布道:“為何我竟會忘記!禁止蘇東坡的碑文法令尚未取消,這個碑文還在,應當毀壞才是?!弊匀辉谑畾闹螅潜耐乇镜膬r錢立刻高漲,那位太守名叫苗仲先,發(fā)了一筆大財。
蘇東坡現(xiàn)在名氣甚大,受人歡迎,不僅是因為治河成功,也因為他十分關心囚犯的健康和福利,這是當時為太守者所絕無僅有的。他親身視察監(jiān)獄,并指定醫(yī)生為囚犯治病。當時有一條法律,凡太守鞭打犯人致死者,太守受罰,但是蘇東坡指出,犯人因病致死或照顧不善而死,則無人過問。因為犯人并非別人,也是一般的老百姓,因此犯人的家屬對蘇東坡非常感激。
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是只有蘇東坡肯去做。比如說,他看見很多逃兵淪落為盜匪,因為有一條荒謬的法令,凡是低級軍士因公出差,官家不發(fā)予旅費,等于是逼良為盜。他自己改革這項陋規(guī)。他只要每年節(jié)省下幾百緡錢,就可以夠用。他嚴禁軍中賭博飲酒。在“上皇帝書”中他指出當?shù)剀婈牎熬毷旒妓嚕鹊跒橹T郡之冠,陛下遣敕使按閱,所具見也”。
蘇東坡今名日大,以中土鴻儒之冠為遠近所知。歐陽修去世之后,文壇盟主之名即降到蘇東坡頭上。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他以前曾遇見他那“蘇門四學士”之中的兩個,在淮陽與張耒相識,在杭州附近結識晁補之。另外那兩個是秦觀和黃庭堅,秦黃二人后來成為宋代有名的詩人、詞人,而今請求列在蘇東坡的門下。五短身材的李常,春天曾去拜訪蘇東坡,屢次談到秦觀,并拿秦觀的詞給東坡看。由于李常的介紹,秦觀那年夏天曾去拜謁過蘇東坡。秦觀這位風流瀟灑的詞人,據(jù)野史說曾娶過蘇東坡的小妹。秦觀尚未應科舉考試,還沒有功名,但是年輕,文采風流,有不少的女友。后來秦觀死時,曾有一歌妓為愛他尋了短見。他的詞清新柔媚,如春日的黃鸝。秦觀見蘇東坡時說:“我獨不愿萬戶侯,惟愿一識蘇徐州?!彼烟K東坡比作“天上麒麟”,又向蘇東坡說:“不將俗物礙天真,北斗以南能幾人?”
黃庭堅日后成了江西詩派的鼻祖,他與秦觀又不相同,他沉默寡言,有學者風,他沒去拜訪蘇東坡,但是寫了兩首詩,以萬分謙遜的語氣毛遂自薦,將蘇東坡比之為高崖的青松,自己則比為深谷里的小草,希望將來能和青松比高。蘇東坡以前曾看過黃庭堅的詩,他說黃庭堅的詩內容充實而深厚,詩思高曠,“數(shù)百年來未之見也”。他回黃庭堅的信說:“今者辱書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碧K門四學士中,庭堅年最長,在當時人常以蘇黃并稱。蘇東坡去世后,黃山谷遂成為當代最偉大的詩人,人也是把他和蘇東坡相提并論的。但是黃庭堅終生以蘇門弟子自居。黃庭堅后來還是由蘇東坡最親近的朋友引薦的,因為黃庭堅是李常的外甥,孫覺的女婿。
九月間,另一個人來看蘇東坡,后來他在朝廷審問蘇東坡的案件時,也深受牽連。他就是王鞏,為人又是另一型。他是宰相之孫,出游之時,攜一整車家釀美酒相隨,因為他不肯飲酒肆所沽之酒。他隨身有三個愛妾:英英、盼盼、卿卿,一齊來到徐州。蘇東坡對他的愛妾開玩笑,在他那《百步洪》詩前的序言中,描寫王鞏攜帶梨窩美女下險灘,自己則身披羽氅立身黃樓高處,俯眺她們漂浮水面,自己望之若神仙,或如李太白再臨人世。
這時,有第四個重要人物在蘇東坡生活中出現(xiàn),就是詩僧參寥,大概是由秦觀介紹的。奇怪的是,蘇東坡在杭州的三年內,參寥住在附近一個城市,居然蘇東坡從未聽說過他,參寥為一大詩人,道德崇高,不慕虛名。他只是在遙遠之處觀察蘇東坡而心生羨慕。由現(xiàn)在起,參寥便成為蘇東坡一生的密友了。
在那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也許可以把蘇東坡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八月十二,他得了一個孫子。中秋之夜,他微感不適,稍感寂寞。過了六天,他接到子由寫的中秋詩,他也寫了一首詩,敘述如何度的中秋節(jié):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飐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那時,蘇東坡為整個學術界所愛戴,所尊敬,所景仰。那年九月底,在黃樓有一個盛大的集會。蘇東坡坦然談笑,輕松愉快,極為眾人所喜愛。只因為他深得眾望,他之被捕與審判才轟動一時。
本輯責任編輯:馬洪滔 張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