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言物應(yīng)加酒,久而醇香,經(jīng)時間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我尋思不然。
物由人定,價隨人意。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幅《蒙娜麗莎》。一件事物的價值往往是因其對人類的意義而不同?!秶鴮殨f話》介紹的人頭壺,經(jīng)過無數(shù)年的暗無天日后,再次帶來千年前人類仰望星空的回響,不是因時間而寶貴,而是因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拳拳好奇之心凝聚在上面;《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在地下沉睡萬年,不是因萬年而價值高貴,而是因其承載古時人們對女性與新生的希望;帕特農(nóng)神廟千年的絕唱,不是因久遠而珍貴,而是因人類對數(shù)學(xué)幾何的完美追求而閃耀。時間僅僅是為它們增上一份蒼桑。它們中蘊含的人類對世界的思考與對進步的渴望,賦予了它們崇高的價值,這種價值是在它們被造出之時已經(jīng)蘊含的。因而說,物的價值由人而定,不由時間。
物之價值,隨其本身。蘇軾曾言:“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蔽镔|(zhì)的意義是不變的,事物的價值也是如此,在創(chuàng)造之初便已經(jīng)存在。與其說時間沉淀事物價值,不如說時間篩去了無價值之物。《詩經(jīng)》不會收錄毫無意義的詩;《史記》不會多寫一天平常的經(jīng)歷;《本草綱目》也不會記下一株無用雜草……時光飛逝,一道名為人的篩網(wǎng)將精華與雜亂分開。物如此,人亦如此。若沒人愛“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一代詩仙李白也將籍籍無名;若無人賞《論語》,也不會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傳誦千年;若無人念《離騷》之絕唱,也不會有汨羅江中傳來的陣陣艾香。因而曰,事物的價值在其本身對人的意義。
價值,“人介”“人直”。對于事物之價值,應(yīng)懷有人本思想,其在與人、定于人、終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