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慘淡,月光從空中一瀉而下,照在水面上,折射出泠泠波光,我看著身后的祠堂在月光的照耀下忽明忽現(xiàn),目光有些放空。
那是我們家的祠堂,破舊的屋檐可以看出它的年齡很大,站在其中,讓人有些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記憶中的祠堂總是燈火通明,逢年過節(jié)前來祭祖的人不計(jì)其數(shù),有熟識的面孔也有陌生的臉龐。隨著時(shí)光的流逝,陌生的、年輕的臉龐替代了那些熟識的面孔。原本那一張張面孔上的恭敬虔誠也逐漸變成了年輕臉龐上的滿不在乎。
我自小便喜歡在祠堂面前轉(zhuǎn)悠,同伙伴們一起玩耍時(shí),也會偶爾調(diào)皮地鉆進(jìn)祠堂。有一回不知怎地,路過祠堂時(shí),突然心生渴望——我要進(jìn)去。這渴望很強(qiáng)烈,強(qiáng)烈到我無法忽視,于是我由著自己的心,來到了祠堂的最深處。我看到了那一排,堆積著灰塵的、隨意倒放著的靈牌,以及那布滿了灰塵的銅鐘。
那一瞬間我不知心里是何滋味,只是覺得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淡淡的無力感以及一絲憤怒。仿佛那蒙著灰的靈牌和銅鐘是我最重要的物什。我不知為何會生出這樣的想法,只是抬手敲了敲那布滿灰塵的銅鐘。出乎意料的是,這銅鐘雖然布滿灰塵,但聲音卻依舊空靈,撫平了我心中那一絲憤怒。
都說小孩子不知愁,其實(shí)不然。每當(dāng)我看著逢年過節(jié)前來祭拜的人臉上的那毫不在意,我總是沒由來地感到一陣陣心痛和惋惜,仿佛有什么東西正在從我們的生活中流逝,我們卻看不見,抓不住,摸不透。
只是那些前來祭拜的人臉上雖不在意,但祠堂每年都燈火通明。
只是今天,我望著祠堂,總感覺有些奇怪,卻又說不出是哪里奇怪。直到我走到祠堂門前的池塘?xí)r才驟然發(fā)現(xiàn)。哦,原來是祠堂的燈啊。
祠堂的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