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命中的痛苦好比是鹽,其咸淡取決于盛之容器,執(zhí)著一杯之中,不免苦水翻騰,而湖水之大則稀釋了咸澀。這看似生活小事,實則人生道理,縱使鹽撒其中,不改其純凈,依然活出生命的詩意。
以寬容之心品味人生,成就無愧芳華。
寬容之心納生活之苦。擁有寬容之心,你便可像廖智一樣在傷痕上跳舞,樂觀自信;也可像劉偉一樣于痛苦中演奏,堅強開朗;更可像海倫一樣,于不幸中吟唱,頑強奮斗,在痛苦之中且歌且行!誠然,痛苦如鹽,他們的經(jīng)歷千難萬苦,唯有用湖水般廣闊的胸懷才能看淡生活之艱。著名作家史鐵生看淡失去雙腿的痛苦,在他心靈家園里寫出一篇又一篇的經(jīng)典佳作。“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币淮娛ザ鸥榘傩占部鄬懺姡懺斐鰧捜萏煜碌那閼?。是的,寬容之聲吟唱千古!
寬容之心納世間萬物。老子云:“上善若水。”這就告誡我們心胸應像大海般廣闊,鑄就不凡。心胸若大海,是導向成功的步步階梯,鑄造輝煌的熊熊烈火,滌凈心靈的洗禮之水??v觀古往今來,寬容是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安邦興國的人才;是落難劉備求賢若渴,借得子龍之勇武、臥龍之智謀,終成蜀中霸主;是蘇子被卑鄙小人積毀銷骨,仍以豁達胸襟表達“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生活態(tài)度。三國時期的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演繹了寬容的千古佳話,令后人代代相頌!
寬容之心納淡漠浮躁。浮躁的心讓咸苦在一杯水中愈加濃烈,而平和寬容的心好比湖水,化咸苦為甘甜。回望歷史,品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鳖I悟平和之心方能有壯志凌云的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正是蘇軾灑脫寬廣的心懷摻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才造就了千錘百煉的寬容之美。
放眼社會,身邊確有滿心埋怨之人,不如用寬容姿態(tài)接納,開掘?qū)儆谧约旱那逅?。胸懷大小決定人生品質(zhì)與品味,讓寬容姿態(tài)成就無愧芳華!
【教師點評】這篇學生習作,結構完整,層次井然,緊扣主題,圍繞擁有一顆包容開闊之心的重要性展開論述,行文中引用名人名言佐證,倍具說服力。文章內(nèi)容緊湊、首尾呼應,文字功底也不錯。(指導老師:寧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