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物流作為電商平臺經濟的關鍵一環(huán),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滿足人們不同的物流運輸需求,物流服務公司衍生出了很多增值服務項目,其中保價增值服務最為常見。該服務內容通常是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物流企業(yè)在與寄件人協(xié)商前預先擬定,并長期反復使用的,屬于格式條款。對于保價增值服務條款的效力認定應當分別從合同成立規(guī)則和合同效力認定規(guī)則入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規(guī)定的保價條款應當具備當事人合意、標的數(shù)量、價款數(shù)量等必備條款。此外,保價服務條款還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物流公司在寄件人簽訂運單時盡到合理的提示和說明義務;物流公司對于物品毀損、滅失的情況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該條款應當符合公平原則。
關鍵詞:物流增值服務;保價條款;提示和說明義務;公平原則
中圖分類號: F259.2;D920.4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20.014
Abstract: As a key part of e-commerce economy,modern logistic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rder to meet people's different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needs,logistics service companies have derived many value-added service projects,among which insured value-added services are the most common.The service content is usually pre-drafted and repeatedly used by logistics companies in a dominant position before consultating with the sender,and belongs to standard terms.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ured value-added service clauses should start from the rules of contract establishment and the rules of contract effectiveness determination.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470 of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insurance clause should have the necessary clauses such as the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the amount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he amount of the price.Inaddition,the insured service terms also need to meet the following three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logistics company's obligation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minders and explanations when the sender signs the waybill,the logistics company's absence of intentional or gross negligence in the case of damage or loss of goods,and the provision should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Key words:logistics value-added services; insurance clauses; reminder and explanation obligations;fair principles
1物流增值保價服務的理論檢視
1.1物流增值保價服務的內涵界定
在新經濟發(fā)展的背景下,互聯(lián)網、云計算等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平臺經濟得以廣泛運用。消費者享受到了更方便、快捷的網絡服務,其中現(xiàn)代物流是平臺經濟的重要線下履約環(huán)節(jié),其促使物流服務鏈條得以發(fā)展,并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傳統(tǒng)的物流服務中,物流公司只需要將其標的物及時、完整地投遞完畢即可。然而,平臺經濟下的物流公司不僅僅有基礎服務,其為了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還衍生出多種增值服務。物流增值服務是指經營快遞業(yè)務的企業(yè)以自身服務網絡為支撐,并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為物流用戶提供傳統(tǒng)遞送服務之外的附加值較高的服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保價服務。
保價服務的內容是指,寄件人向經營快遞業(yè)務的公司聲明快件的價值,并依約支付對應價值的保價費用,當快件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丟損時,在聲明真實價值的情況下,該企業(yè)按照聲明價值賠償寄件人相應的損失9。通常,物流公司會按照行業(yè)慣例,用限額賠償制度來減輕自己的責任,但這一制度有時會難以填平寄件人的損失,鑒于此,催生出了保價服務。該服務也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果,可以有效地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
1.2物流增值保價服務的法理屬性
保價服務通常是寄件人在郵寄物品時,選擇是否接受物流服務公司對該貨物的保價金額、保價賠償規(guī)則等服務安排。一方面,保價服務是寄件人與物流服務公司達成對限額賠償規(guī)則排除適用的意思表示,屬于雙方當事人選取代替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的契約自由。另一方面,保價條款作為物流增值服務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是在物流服務合同的主給付義務之外,由當事人另行約定的從給付義務4。
然而,物流公司由于平時業(yè)務量極大,為了節(jié)約時間成本通常會事先擬好快遞單并在與寄件人未協(xié)商的情況下,反復使用該快遞單。此時寄件人在托寄的時候只需要在物流單上勾選表示是否接受保價即可。若寄件人是在物流公司網絡平臺上下單的話,通常該保價條款會出現(xiàn)在電子訂單提交前的注意事項中,寄件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勾選。因此,物流增值服務中的保價服務條款符合格式條款的基本特征,其內容固定、反復使用、未經協(xié)商、由優(yōu)勢地位方預先擬定。
1.3物流增值保價服務的立法現(xiàn)狀
物流保價服務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確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第四十七條,其明確規(guī)定了郵政公司的保價賠償規(guī)則和未保價情況下的賠付規(guī)則。
2018年3月發(fā)布的《快遞暫行條例》做了更為詳細的規(guī)定,其中第二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物流企業(yè)應當在寄件人填寫物流運單前,履行告知相關保價規(guī)則的義務。第二十七條又細化了保價規(guī)定,若物品在運輸途中發(fā)生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依據(jù)是否有保價約定,物流企業(yè)的賠償責任有所不同。對于未保價的快件,則需要借助民事法律予以解決。
保價服務條款作為格式條款,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第四百九十七條、第五百零六條。這三條確立了認定格式條款是否有效的一般標準。此外,物流服務合同在適用時需要參考運輸合同的規(guī)定。保價服務中,最為核心的就是保價賠償規(guī)則,但我國目前并未對此作出細化規(guī)定。如果雙方當事人之間就保價賠償發(fā)生了爭議,通常情況下是先按照物流服務合同中的賠償規(guī)則進行賠償?shù)?,若當事人未選擇保價的情況,則需要比照運輸合同中的類似規(guī)定來確定物流公司的賠償責任問題。
2物流增值保價服務條款存在的爭議
2.1保價服務條款效力認定的理論學說
主要存在肯定說,否定說、折中說三種學說。
肯定說認為該條款在簽訂之時,是寄件人自己在物流單上決定是否保價的,符合民法中的自愿原則。其次,該條款符合格式條款且屬于有效條款,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風險比例,減少社會經濟效益的成本,物流公司在運送物流的過程中通常只會收取低額的運費,但物流公司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否定說認為,保價服務條款屬于格式條款。因為在物流服務合同當中,如果寄件人沒有對郵寄物品保價,若物品發(fā)生毀損,那么物流公司就該物品損害的解決方案通常是用支付運費的幾倍來賠償寄件人。其明顯排除了消費者的主要權利。且消費者在寄件時,通常會為了節(jié)約時間,而忽視提示義務,故該條款無法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利,應當認定為無效條款。
折中說綜合了以上兩種觀點的可取之處,其主張應該根據(jù)具體案件來分析保價條款是否有效。當消費者自動勾選物流單上的保價選項,且物流公司盡到了提示義務,保價條款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規(guī)定時,應當認為該條款有效。
在探討物流服務合同的損害賠償時,理論界、實務界時常不承認物流服務合同中的限額賠償規(guī)則,認為該規(guī)則會排除物流用戶的主要權利,免除物流公司的賠償責任,應被認定為無效S。
2.2保價服務條款效力認定的司法現(xiàn)狀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保價條款效力的認定也有所不同,主要分為有效和無效。其中法院認為保價條款無效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若寄件人使用的電子下單程序中保價條款的選擇為默認沒有或不是每次重新提示,或者物流公司并未對保價條款進行加粗、加黑字體時,認定物流公司未盡提示、說明義務;第二,如果物流服務公司對寄件人丟失的物品存在故意損毀或造成重大過失,那么即使其盡到了提示、說明義務,也不可能減免其賠償責任;第三,物流公司未提供貴重物品的單獨保價機制,導致寄件人無法選擇更高保價額度的,限制責任條款不公平,也會被認定為無效。
認為有效的占大多數(shù),但其說理部分也存在差異,有的是從格式條款本身出發(fā),認為物流服務公司已盡到了提示義務,如若對保價條款進行加粗、加黑、或用彩色字體處理就可以說明物流服務公司已經盡到了提示、說明的義務。若托運人明確填寫了運單中報價部分的內容,或者明確在保價欄內選擇不保價并簽字的,應認為物流公司已經盡到了提示、說明的義務;有的則是從民法的公平原則出發(fā),認為物流服務公司只收取了低廉的郵費,不應當對其過度苛責。
綜上所述,對保價服務條款效力認定說理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物流企業(yè)對該格式條款中提示和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如何,涉及的適用規(guī)則主要為《民法典》的第四百九十七條、四百九十八條和五百零六條?!睹穹ǖ洹冯m然規(guī)定了物流公司的提示說明義務,卻未對“提示”和“說明”進行細分,致使實務中司法裁判對物流公司是否盡到義務的判斷標準不同,進而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另外,公平原則的適用也是法官說理內容之一。法院適用的公平原則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
3物流增值保價服務條款的效力審查規(guī)則
3.1物流增值服務中保價條款的成立規(guī)則
保價服務雙方當事人以意思自治的形式在物流服務合同中采用平衡動態(tài)利益分配的方式。首先,對該增值服務條款效力認定的研究,即對已成立合同進行的法律評價,故需要先討論保價條款的成立要件,對于合同的成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規(guī)定了合同一般應當具備的內容,其中標的數(shù)量、價款數(shù)量、當事人合意屬于必備條款。故保價服務條款應當符合以上三項才能在內容上具備成立要件。
保價標的主要是寄件人在勾選物流單保價條款的選項中,其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即是保價金額數(shù)額;保價數(shù)量條款則是雙方之間權利義務分配的比重,是確定物流公司在物品發(fā)生損壞、毀滅時如何對保價數(shù)額承擔賠償責任的條款,即保價賠償條款。以上兩類條款都會記載在物流單上,故在實踐當中影響保價服務條款是否成立的要件在于當事人合意的部分,主要在于寄件人是否會在運單上對保價金額進行填寫或選擇。
若寄件人勾選了保價條款,則需要其支付保價費用。保價服務作為從物流基礎服務中衍生出來的增值服務內容之一,就是為了滿足寄件人更高的服務需求的。在此情形下,物流企業(yè)會提高物品在運輸過程當中的注意義務,此時,寄件人應當支付增值服務所對應的金額。目前,雖然沒有法律規(guī)定物流增值服務合同屬于實踐性合同,但為了均衡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物流公司應該積極履行保價義務,使寄件人成為最終受益者,故寄件人應當支付保價費用。
保價服務條款因是物流公司預先擬定的格式條款,故物流公司應當根據(j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提供方僅對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格式條款負有提示義務”,需對保價條款中具有免責因素的約定負有提示和說明的義務。物流公司應該使用合適的方式告知寄件人,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和與寄件人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并予以說明。
3.2物流保價增值服務條款的生效規(guī)則
根據(jù)上述司法實踐及理論學說,對保價服務是否有效主要的判斷點在于,物流公司是否在寄件人簽訂運單時盡到合理的提示和說明義務,對于物品的損毀、丟失,物流公司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同時該條款還應當符合公平的原則,滿足以上三個條件該條款便有效了。
3.2.1細化物流公司提示和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
在寄件人托寄貴重物品時,此時與其締約地位懸殊的物流公司處于對保價規(guī)則等信息不對稱的處境,因此需要物流公司實施提示和說明的義務?!睹穹ǖ洹分胁⑽疵鞔_細化和完善格式條款提示和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7條規(guī)定保險人對格式條款負有主動說明、全面說明和明確說明的法定義務。物流服務公司的保價條款實際上也能限制寄件人獲賠的權利,因此,可以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保險人說明和提示義務的標準?,F(xiàn)在大多數(shù)寄件人都會采用小程序、網上下單的形式來填寫寄件信息。此時,針對排除和限制寄件人主要權利、免除和減輕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的條款,在提示的方式上,物流公司應當在物流運單上用特殊字體、加粗文字、下劃線等對保價條款作出顯著的標識。同時物流服務人員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專門提示保價賠償?shù)纫?guī)則,盡可能明確表達。提示時間應當為訂立合同之前或簽訂時。
3.2.2物流服務公司承擔舉證責任
即使物流服務公司對保價條款盡到了合理的提示義務,但其在運輸途中對貨物的毀損、滅失存在故意和重大過失,該保價條款也會歸為無效。然而在實踐當中,難點在于寄件人對于物流公司是否存在過錯難以舉證,為了保障雙務合同中各方當事人利益均衡,應當明確此時應該由物流公司舉證其在運輸途中已盡到了合理的管理義務,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的舉證義務。
3.2.3明確公平原則的適用方式
有些法院在認定保價條款的有效理由時會站在民法公平原則的角度??紤]到物流服務公司收取的郵費與其承擔的風險比例,故不應當苛責其承擔過重的責任。公平原則作為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為了填補法律規(guī)則的漏洞,法官援引法律原則時需要進行價值判斷、利益取舍,并對其進行充分論證,才可以將其涵攝在案件當中。
《民法典》第六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在參與民事活動時應當符合公平原則,該原則可以評價合同訂立行為的公平性。在保價增值服務條款中寄件人可以勾選物流服務公司預先擬定好的保價數(shù)額、保價賠償標準等選項。但物流公司在制定物流單上的規(guī)定時會將利益天平傾斜向自身,且大公司通常會有專業(yè)隊伍以最大的限度保障其利益,就算物流公司盡到了對該條款履行提示和說明義務,寄件人與該服務公司之間還是會存在條文理解上的偏差。此時需要引入一些輔助性標準來進行公平性評價。主要包括保價賠償規(guī)則標準、物流服務公司履行提示和說明義務時的程序義務等,以此來實現(xiàn)物流服務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益均衡。
4結語
物流增值保價服務是解決寄件人與物流服務公司就物品毀損、滅失時的特殊約定,其屬于物流企業(yè)預先擬定的格式條款。因此在認定該條款是否有效時,應當充分借鑒合同成立規(guī)則及合同生效規(guī)則。另外,需要考慮到市場主體各方利益的均衡維護,應當借助公平原則對該條款進行審視。
參考文獻:
[1]鄭佳寧.平臺經濟時代快遞增值服務的立法規(guī)制[J].東方法學,2019(4):14-22.
[2] 嚴寒.民營快遞企業(yè)增值服務能力提升初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9):54-55.
[3]蘭燕卓.快遞增值服務的類型化分析與法律規(guī)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9(3):29-34.
[4]鄭佳寧.快遞保價服務的規(guī)范結構與實現(xiàn)路徑[J].法學雜志,2019,40(12):62-70.
[5] 楊立新.確定快遞服務丟失貨物賠償責任的三個問題[J].中國審判,2010(12):102-103.
[6]高翼飛.快遞公司對丟失的未保價貴重貨物的賠償責任[J].人民司法,2013(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