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懵懂初開,即喜讀書。往事如煙,少年時代許多事早已忘卻,唯對讀書,特別是讀文學書的樂趣還記憶猶新,至今常縈回夢中,回味無窮。
記得在那個的特殊年代,當時僅初小畢業(yè)的我,為了多讀書,向別人借閱,甚至到新華書店封存的書庫中竊而讀之而備受責難,卻初心不改,把讀文學名著作為人生的樂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不知不覺中,我提高了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神州潮涌中揚帆遠行。
當年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時,一顆年輕的心是那樣的激動,奉獻才是美好人生的崇高理想油然而生;高爾基的《童年》《人間》和《我的大學》使我認識到,艱難困苦的生活是文學的老師,更是人生的老師,苦難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鍛煉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格;《靜靜的頓河》《獵人筆記》《死魂靈》《復活》等蘇聯(lián)小說,使我們對封建貴族制度腐朽黑暗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十月革命重大意義的感受更深,而小說中美麗的俄羅斯鄉(xiāng)村風景則激起我對川西高原風光的熱愛,為立志建設第二故鄉(xiāng),使之脫貧致富打下了基礎;美國小說《嘉莉妹妹》《憤怒的葡萄》《喧嘩與騷動》、西班牙小說《唐吉訶德》、英國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日本小說《蟹工船》《雪國》等世界名著,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特點,揭示了人性真善美和假丑惡的殊死博弈,都是那個時期社會生活生動的歷史畫卷。
閱讀是人生追求的精神需要。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生活中不僅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物質追求,還需要有詩和遠方,生活才能顯得高雅和有底氣、有品位。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君有奇才我不貧?!倍帮L云萬里三尺劍,滿堂書畫百篇詩”,則寫出了無數(shù)事業(yè)成功者的思想追求和理想境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底氣,就是大量閱讀和吸收典籍而來。古今中外有建樹、有作為者概莫能外。
屈原的《離騷》表明,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的思想抱負,以及悲憤郁悶和豪邁喜悅的心情,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感受到。從文天祥《正氣歌》里的“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中,可以悟到堅守道義的信仰和家國情懷;《世說新語》中說宋代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一方面批評他讀書不多,學問不夠,另一方面也表明《論語》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春秋》和《戰(zhàn)國策》則記錄了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時期國家的離亂和興衰……
人生精力有限,一些過度休閑娛樂的書籍會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另外,種類繁多的書籍浩如煙海,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全部涉獵,所以我們必須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需要進行選擇。選擇正能量的書能夠激勵和幫助自己,成為我們人生努力的坐標和前進的導向,能夠增長知識,豐富和提高認識水平、業(yè)務能力。而讀名著,特別是讀世界名著,能夠開闊我們的眼界,啟迪我們的思維,特別是增強逆向思維和比較分析能力。
讀書有泛讀和精讀兩種方式。娛樂消遣的作品一般泛讀瀏覽,而優(yōu)秀的思想性強的書則應該精讀、反復讀,可做批注、劃重點,以加深理解,還可以做讀書筆記,進行思想內容、人物事件和寫作特點的分析,優(yōu)秀的段落和篇章還可以熟讀背誦。我們不提倡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但有選擇性地背誦優(yōu)秀文章,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提高我們的寫作興趣和能力好處多多。當然,讀書更重要的是結合工作和生活實際,在實踐中加深理解。
世紀之初,酷愛讀書的我終于有了一套精裝本的《世界文學名著經典百部》,真是喜不自勝?;貞浵胱x書而無書可讀的少年時代,禁不住啞然失笑,恨不得立即把它瀏覽一遍??商幱诓换笾甑奈遥敲τ诠珓罩畷r,只得暫將其束之高閣,藏于書櫥之中。2020年開始,賦閑在家的我終于有時間專注于讀書了,于是每天堅持看一兩百頁名著,或寫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然年近古稀,精力已大不如前,不時因勞累而偶患小恙,幸無大礙,堅持不懈地讀下去,斷斷續(xù)續(xù)、日積月累,三年多時間終于讀完百部世界文學名著,寫出100篇讀書筆記,并分冊出版。
愚以為此書若能拋磚引玉,在廣大青少年朋友中間激起一點共鳴,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則吾愿足矣。lt;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3廉政9期-0517-定2\Image\2018廉-021_1_1_1_1_2_1_1.psd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