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
雷鋒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社會風尚的重要途徑?;诖?,筆者闡述了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探討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方向。
一、雷鋒精神概述
雷鋒是我國著名的英雄模范,他的生平事跡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優(yōu)良品質,是中國人民心中永恒的象征和精神力量。
雷鋒作為一名普通的軍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榜樣。
雷鋒精神的意義在于,它是中國人民在偉大復興征程中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廣大人民群眾發(fā)揚勤勞、奉獻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促進社會和諧和發(fā)展進步。雷鋒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新時代,它將繼續(xù)發(fā)揮引領和帶動的作用,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善、團結和無私奉獻。
二、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
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應該被全社會學習和倡導。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還可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
其次,雷鋒精神對建設服務型政府、和諧社區(qū)、和諧家庭等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軍人,雷鋒服務社會、奉獻他人的精神,對提升政府機構服務效能、加強社區(qū)和家庭和諧建設有積極意義。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履行公民職責,倡導社會公德,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最后,學習雷鋒精神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雷鋒的革命信念、堅毅意志和良好精神風貌值得人們學習。通過學習雷鋒精神,人們可以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增強自身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
三、雷鋒精神的內涵和特點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關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特征。雷鋒心系人民大眾,關愛社會弱勢群體,關心貧困、病患、孤寡、殘障人士等。他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體現(xiàn)了奉獻精神。
(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是指一個人在行動中不以個人利益為中心,而是努力滿足他人的需求和利益。這種品質通常表現(xiàn)為自愿為他人付出時間、精力、資源和關懷等。
一個具備無私奉獻精神的人通常能夠超越自身的私利,為他人著想,并樂于承擔責任。無私奉獻的人通常具備高度的同理心和善良的品性,他們能夠真誠關心他人,并愿意犧牲個人的利益以換取他人的福祉。
這種品質在各個領域都是非常寶貴的。在家庭中,無私奉獻的人通常會以家庭成員的幸福和發(fā)展為重,并且愿意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在社會中,無私奉獻的人通常會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公益捐贈等,為社會提供服務并改善他人的生活。
無私奉獻的人具有積極的影響力,他們的行為能鼓勵和激發(fā)其他人以同樣的精神投入,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無私奉獻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因為人們更傾向于與那些愿意傾聽和幫助他們的人建立親密關系。
(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指一個人不斷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這種精神意味著對自己的要求更高,追求更好的自己。它不僅是一種個人品質,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成功的關鍵。只有通過不斷努力和勇敢面對挑戰(zhàn),一個人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成果。這種精神使人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毅力,面對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當遭遇挫折和失敗時,這種精神能讓人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奮斗。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也是一種內在驅動力和動力源泉。它能激發(fā)人們的潛能,使人們不斷超越自我,突破自己的極限,獲得更大的成就。同時,這種精神促使人們積極尋求進步和改變,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儲備,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四)理性樂觀的優(yōu)良精神狀態(tài)
理性樂觀是一種優(yōu)良的精神狀態(tài),它讓人們在面臨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時,能夠以冷靜的頭腦和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和解決問題。這種精神狀態(tài)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生活的起伏和不確定性,提高抗壓能力。
理性樂觀通常意味著擁有積極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在面對問題時,理性樂觀的人們會更加傾向于尋找解決方案,而非沉浸在消極的情緒中。理性樂觀的人會運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計劃和解決策略。
理性樂觀還包括對未來的積極期待和信心。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zhàn),理性樂觀的人們都相信自己具備克服困難的能力,并且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這種信念可以激勵他們堅持追求目標,發(fā)現(xiàn)逆境中隱藏的機會,并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成長和進步。另外,理性樂觀并不意味著忽視或輕視現(xiàn)實問題。相反,它鼓勵人們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問題。
四、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的實踐路徑
(一)教育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家國情懷
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為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教師必須強化教育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家國情懷。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培養(yǎng)身心健康、積極進取的人才,使他們具備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家國情懷,了解國情、懂得愛國、維護社會穩(wěn)定,以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團結協(xié)作、勇毅奮進,了解基本的公民職責和家庭責任,樹立不斷超越自我的信心,讓他們勇敢迎接各項挑戰(zhàn)。
(二)宣傳報道,傳遞正能量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典型代表,飽含著愛國、奉獻、助人為樂等崇高的價值觀念。作為一位杰出的中國共產黨員,雷鋒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勤勞、忠誠和無私的精神,是無數(shù)人學習的榜樣。
為了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深入挖掘雷鋒事跡,傳遞正能量,讓學生了解雷鋒精神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等多樣化的宣傳渠道,向學生宣傳雷鋒精神,讓更多學生了解和認同雷鋒精神,激發(fā)他們對雷鋒精神的學習欲望。教師還可以舉辦展覽會,圖文并茂地展示雷鋒的生平事跡和他對社會的貢獻,讓學生觀看并分享自己對雷鋒精神的理解。
(三)開展志愿服務,深化實踐體驗
志愿服務是一種深入人心的正向行為,已經成為社會的一部分,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支持?;诖?,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同時拓展眼界、增長見識,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和特長,從而深化學生的實踐體驗,提高其綜合素質。
開展志愿服務有助于營造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對社會的發(fā)展起積極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向更多的人傳遞正能量,讓學生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加強行為規(guī)范,營造良好風氣
為了營造積極向上、和諧互助的社會氛圍,從嚴從細管理個人行為是非常必要的。雷鋒精神蘊含高尚的道德品質,能夠引領學生牢記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是一個社會集體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從嚴從細管理個人行為能夠凈化社會風氣。教師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學生必須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準則,從而凈化社會風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此外,從嚴從細管理個人行為還能夠增強社會凝聚力。只有每個人都遵循公共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才能更好地協(xié)同合作,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教師可以通過倡導雷鋒精神,引導學生關注他人的需求,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新時代學校如何將雷鋒精神融入學校教育和管理
(一)融入相關學科教學
學??梢栽诟鱾€學科的教學中融入雷鋒精神。例如,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雷鋒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奉獻精神;在志愿服務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社區(qū)服務和志愿者工作,體驗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
(二)設立“雷鋒活動日”
學校可以設立“雷鋒活動日”,讓學生了解雷鋒的事跡,參與公益活動。例如,在“雷鋒活動日”,學??梢越M織學生進行捐款、義賣、環(huán)保清潔等活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袄卒h活動日”可以設定在每年的3月5日。在這一天,學??梢越M織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如義務植樹、志愿者服務等,讓學生學習雷鋒精神,感受為他人服務的樂趣。
(三)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學??梢詾閷W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助殘活動、扶貧活動等,親身體驗雷鋒精神的力量,形成關愛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學??梢怨膭顚W生參與社會實踐,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思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式,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個人信念,不斷完善自身,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變革。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通過實地參觀、與專業(yè)人士交流,更好地了解社會各行業(yè)的運作機制,并對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目標有更明確的規(guī)劃。
在社會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承擔責任和處理復雜情況,使他們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更強的適應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對于一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不僅有助于個體的成長,還能為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學??梢蚤_展多種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引導學生關注他人和社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例如,學??梢越M織學生參觀社區(qū)老年人福利院,讓他們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并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問題。學校還可以開設相關的社會實踐課程,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服務他人的理念和方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形成關心他人和樂于助人的品質。
結語
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以雷鋒為榜樣,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升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單位:龍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