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晨瑜 徐冬梅 藥嬌 劉思宇
病毒是兒童時期常見的感染病原之一,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就診原因[1]。研究顯示,10%的兒童每年發(fā)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次數(shù)>10 次,成為全球重點關(guān)注問題之一[1]。而呼吸道病原體會因不同季節(jié)、年齡、性別、地區(qū)顯示不同的流行病學特點[2]。間接免疫熒光法可以同時檢測出9 種呼吸道病原IgM 抗體,方法簡單快速。本文分析麗水市中心醫(yī)院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的流行病學特征,為兒童呼吸道病原體感染防治提供依據(jù)。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本院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患兒標本2,076 例,其中男1,168例,女908 例,年齡1 d~18 歲,按照年齡分為嬰兒組(<1 歲)、幼兒組(1~<3 歲)、學齡前組(3~<7 歲)、小學組(7~<12 歲)、中學組(12~18)。
1.2 方法 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肺炎支原體(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肺炎衣原體(CP)、嗜肺軍團菌(LP)、柯薩奇病毒B 組(COX)9 種呼吸道病原體IgM 抗體。使用北京英諾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的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抗體IgM 檢測試劑盒,使用歐蒙(中國)醫(yī)學診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EUROStar Ⅲ Plus 的熒光顯微鏡,并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9.0 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019-2021年各月份呼吸道病原體分布情況 9種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月份中的檢出情況各不相同,MP在8~9 月出現(xiàn)檢出高峰,10 月檢出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85,P<0.01),IVB 在2 月和10月出現(xiàn)檢出高峰,IVA 在10 月出現(xiàn)檢出高峰,見表1、圖1。
表1 2019-2021年各月份呼吸道病原體分布情況
表2 呼吸道病毒在不同性別中的檢出情況[n(%)]
表3 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年齡組檢出情況[n(%)]
圖1 2019-2021年呼吸道病原體MP、IVB和IVA的IgM陽性率分布情況
2.2 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性別中的檢出情況 1,168例男性患兒中檢出陽性391 例,908 例女性患兒中檢出陽性387 例。女性患兒MP 的檢出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14,P<0.01),呼吸道病原體總檢出率在不同性別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23,P<0.01)
2.3 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檢出情況 呼吸道病原體總檢出率在小學組檢出率最高,不同年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8.35,P<0.01);MP、IVB 檢出率在不同年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4.97、24.44,P<0.01)。
2.4 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年份中的檢出情況 見表4。
表4 呼吸道病原體MP、IVB和IVA在不同年份中檢出情況
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高,傳播性強,易發(fā)生交叉感染,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不同病原學特征,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機制復雜,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不同季節(jié)等都可成為兒童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趨勢差異化因素。
本院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體最常見,與平湖地區(qū)[3]和蘭州地區(qū)[4]IVB 感染最高有差異,溫州地區(qū)[5]陽性率前三無MP,與昆山地區(qū)2015-2016 年報道[6]陽性率最高為MP 的結(jié)果一致。不同病原體在不同月份中的檢出率不同。MP 檢出率在3 月明顯降低,可能是2020 年3 月因新冠疫情居家隔離,切斷兒童感染途徑導致減少。MP 的檢出高峰在8~9 月,與陳晶[8]研究顯示的7~9 月基本一致,比蔣雅咪[7]研究顯示的9~11月到達高峰的時間提早了1 個月,時長減少了1 個月??赡芘c每年氣候變化不同有關(guān),也可能與2020 年疫情開始后兒童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改變有關(guān),包括2019年前,大部分人都沒有佩戴口罩的習慣,2020 年開始全民佩戴口罩,注重手衛(wèi)生,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呼吸道病原體傳播,致使2020 年和2021 年呼吸道病原體檢出率與2019 年相比明顯減少。
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年齡中的檢出率也不同,MP檢出率在小學組最高,中學組最低,由于中學組年齡較大免疫力發(fā)育完善因此陽性率低。IVB 檢出率在小學組最高,嬰兒組檢出率最低,可能由于小學組患兒已開始較多聚集生活和學習,但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完善而導致的交叉感染[9],而嬰兒組對外界環(huán)境接觸較少導致以上結(jié)果。不同病原體對不同年齡患兒的易感性不同,這可能是因各病原體特性的不同而造成。呼吸道病原體在女性患兒中的陽性檢出率高于男性,與馬愛婷等[10]、邱勝豐等[11]研究一致,可能是因為女童更少參加戶外活動,以及激素水平,氣道結(jié)構(gòu),抵抗力水平有關(guān)[9]。
ADV 是引起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體之一,本地區(qū)感染全年散發(fā),冬季相對較多。RSV 在本院檢出率雖然不高但也需注意,RSV 屬副黏病毒科肺炎屬,是引起嬰幼兒病毒性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嚴重威脅嬰幼兒健康,RSV 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在冬季爆發(fā)流行,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嬰幼兒期毛細支氣管炎是兒童哮喘的高危因素[12],本研究顯示,嬰兒組RSV 陽性率(1.58%)僅次于小學組(2.64%),應注意嬰幼兒感染。本研究中LP 檢出2 例,均為女性患兒,1 例學齡前組,1 例小學組,在臨床工作中也應留意這類少見病原體。
維生素A、E 為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缺乏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易發(fā)生感染[13]。由于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外界獲取,主要途徑為飲食獲取,兒童尤其是低齡兒童膳食結(jié)構(gòu)單一[14],從飲食中獲取的維生素并不能滿足身體所需,間接導致低齡兒童呼吸道感染率相對較高。提醒家長可以在日常飲食中補充一些維生素A、E,從而提高兒童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