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香,鄭小炫
福建省龍巖人民醫(yī)院 (福建龍巖 364000)
年輕恒牙在外部創(chuàng)傷或細菌感染等因素持續(xù)作用下可導致牙髓組織細胞凋亡,發(fā)展為牙髓壞死[1-2]?;颊叱0橛醒浪柩?,表現(xiàn)為難以忍耐的自發(fā)性、夜間性及陣發(fā)性疼痛[3],嚴重干擾其正常學習與生活狀態(tài),因此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尤為重要。血運重建術是一種臨床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新技術,通過引入自身血液促進患牙牙根和根管繼續(xù)發(fā)育,使牙髓恢復活力[4]。顯微鏡下對牙根進行徹底消毒、密封處理,有助于刺激牙根出血、將牙髓干細胞導入根管中使患牙獲得更佳修復效果[5]。但目前顯微鏡聯(lián)合血運重建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相關研究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討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11 月于我院治療的72 例年輕恒牙牙髓壞死患者(72 顆患牙)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6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9~12 歲,平均(10.63±0.68)歲;病程1~3 年,平均(1.97±0.48)年;體質(zhì)量指數(shù)18.6~22.7 kg/m2,平均(20.65±2.07)kg/m2。試驗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8~12歲,平均(10.42±0.79)歲;病程0.5~3 年,平均(1.81±0.59)年;體質(zhì)量指數(shù)18.4~22.8 kg/m2,平均(20.61±2.1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牙髓壞死診斷標準[6];均為年輕恒牙(形態(tài)結構尚未成熟、髓腔寬大、牙根短,牙周組織不成熟);由同一主治醫(yī)師治療;臨床資料完整;能夠正常溝通。排除標準:近1 個月內(nèi)接受過牙科手術和相關藥物治療;存在抗生素及相關藥物過敏史;存在急性感染;依從性差,不配合治療;患有免疫系統(tǒng)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
兩組治療前均拍攝X 線片,根據(jù)X 線片確定患牙根尖周及牙根發(fā)育情況。
對照組采用血運重建術治療。放置橡皮障使患牙暴露于視野內(nèi),開髓后清理根管。待清理完畢后用1%次氯酸鈉消毒液[朗力生物醫(yī)藥,(鄂)衛(wèi)消證字(2009)第0029 號,規(guī)格∶250 ml] 20 ml、17%EDTA 根管清潔劑[天津達雅鼎,津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09 第2630001 號,規(guī)格∶60 ml] 20 ml 及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 依次反復沖洗根管(沖洗過程中針尖應朝側方開口,與根尖保持約3 mm距離,避免損傷根尖),用無菌紙吸干根管。利用螺旋輸送器將調(diào)制好的混合制劑[甲硝唑片(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769,規(guī)格∶0.2 g)、頭孢克洛(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491,規(guī)格∶0.125 g)、鹽酸環(huán)丙沙星片(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388,規(guī)格:0.25 g)以1∶1∶1 混合]送入根管(運送過程中盡量避免藥物溢出),藥物放置完畢后以玻璃離子暫時封口。觀察15 d,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時去除填充物,并用1.5% 次氯酸鈉溶液20 ml、17%EDTA 溶液20 ml 及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 依次反復沖洗根管,刺破根尖引血至根管內(nèi)。待血液形成血凝塊時以MTA 根管填充劑(朗力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223170644,規(guī)格∶2 g)初步密封,再以玻璃離子封口。觀察約15 d,若無不良癥狀則以復合樹脂充填并密封。
試驗組采用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具體操作步驟同對照組,在清理、清洗根管及藥物填充、密封等操作中輔助使用顯微鏡(湖南恒星科技,型號:STAR-M801)。
(1)臨床療效[7]:患牙疼痛消失,牙齒松動度正常,牙齦無紅腫,X 線片顯示牙根繼續(xù)發(fā)育,根管壁增厚,且根尖病變縮小或消失,為顯效;臨床炎癥開始消失,無疼痛、腫脹,X 線片顯示根尖病變開始愈合但牙根未繼續(xù)發(fā)育,為有效;患牙出現(xiàn)松動、腫脹、疼痛任一癥狀,X 線片顯示根尖病變未好轉甚至有惡化趨勢,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患牙牙根發(fā)育情況:治療前后采用X 線片或CT 檢查測量患牙牙根長度、牙根管壁厚度、牙冠根比(牙冠根比=牙根冠長度/牙根長度)。(3)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的齦溝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4)疼痛程度: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8](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總分10 分,評分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4)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急性炎癥、牙根折斷、牙髓壞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牙牙根發(fā)育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牙牙根長度、牙根管壁厚度、牙冠根均高于同組治療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牙牙根發(fā)育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牙牙根發(fā)育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牙根長度(mm) 牙根管壁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6 8.45±0.27 9.28±0.48a 2.04±0.12 2.45±0.21a對照組 36 8.46±0.31 9.04±0.44a 2.03±0.11 2.28±0.24a t 0.146 2.211 0.369 3.198 P 0.884 0.030 0.714 0.002組別 例數(shù) 牙冠根比(%)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6 0.61±0.10 0.75±0.13a對照組 36 0.62±0.09 0.68±0.12a t 0.446 2.374 P 0.657 0.020
治療前,兩組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水平、疼痛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齦溝液VEGF、bFGF 水平均高于同組治療前,VAS 評分低于同組治療前,且試驗組齦溝液VEGF、bFG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水平和疼痛程度比較(±s)
表3 兩組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水平和疼痛程度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VEGF 為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bFGF 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VAS 為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 例數(shù) VEGF(pg/μl) bFGF(pg/μ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6 26.18±3.11 42.69±5.24a 32.55±4.08 40.99±5.31a對照組 36 26.07±3.32 35.42±5.07a 32.19±4.11 37.15±4.86a t 0.145 5.983 0.373 3.201 P 0.885 <0.001 0.710 0.002組別 例數(shù) VAS(分)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6 8.64±1.95 2.04±0.42a對照組 36 8.58±2.01 3.11±0.51a t 0.129 9.717 P 0.898 <0.001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年輕恒牙牙髓壞死是目前臨床較常見的牙科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9]。有研究發(fā)現(xiàn),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可獲得更清晰的視野,為牙根清理營造更好的無菌條件,同時也更利于藥物放置和冠部充填[10-11]。但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的具體療效還有待深入探究。
年輕恒牙的牙根尚未發(fā)育完全,牙髓壞死時牙根發(fā)育隨即停止,而壞死的牙髓可繼續(xù)引起牙根吸收,同時牙根內(nèi)致病微生物增加使牙根長度縮短、牙根管壁厚度變薄、牙冠根比減小,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生活[12]。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牙根長度、牙根管壁厚度、牙冠根比高于對照組,提示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對年輕恒牙牙髓壞死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可促進患牙牙根發(fā)育,且顯微鏡輔助治療效果更優(yōu)。原因可能為,顯微鏡下可提供更清晰的視野,提高術者對微小組織的辨認準確度,進而提高根管清理操作的準確度,避免磨損過多牙體組織;同時,顯微鏡下填充藥物的精確性更高,可營造良好無菌條件,最大限度減少細菌等侵入對根管內(nèi)部造成的二次感染[13];此外,顯微鏡下操作可降低不必要的損傷,提高患牙密封效果,有助于術后患牙恢復[14]。VEGF 和bFGF 在誘導細胞增殖、重建促進血管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5],同時也是評價牙髓健康情況的重要指標。牙髓炎癥反應會導致疼痛、腫脹,嚴重干擾患者的正常生活[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水平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說明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可降低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炎癥反應程度,減輕疼痛感。其原因可能為,血運重建術保留的血凝塊中含有VEGF、bFGF 等細胞生長因子,且該術式對恒牙根部組織VEGF、bFGF 表達具有促進效果[17];同時,顯微鏡可提高操作探查率及疏通率,避免根管清理不干凈或治療不徹底而引起二次感染,進一步降低炎癥反應程度[18];此外,顯微鏡下操作視野更開闊,可減少術中對牙體其他部位的觸碰,降低對牙髓組織的損傷,從而減輕疼痛感[19]。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顯微鏡下血運重建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效果較好,可有效促進牙根發(fā)育,改善齦溝液相關生長因子水平,減輕疼痛,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