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倩 顧婷婷
江蘇大學附屬昆山醫(yī)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病理科,江蘇昆山 215300
甲狀腺癌是常見的內分泌器官惡性腫瘤,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見類型[1]。雖然大部分PTC惡性度低,預后良好,但是仍有10%的患者發(fā)生侵襲及遠處轉移,且發(fā)病人群年輕化[2]。目前臨床上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細胞學是診斷PTC的有效方法,但因超聲穿刺取樣、人工制片及病理醫(yī)生閱片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70%~80%的患者得以確診[3]。研究表明,特異性分子標志物可提高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的診斷準確度。近年來,已有研究建議將鼠類肉瘤濾過性毒菌致癌同源體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細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人骨髓內皮細胞標志物(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markers,HBME-1)和神經細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6,CD56)等分子標志物用于臨床診斷PTC,但這些標志物的可靠性還存在較大的爭議[4]。本文旨在探究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四種抗體單獨和聯(lián)合檢測診斷PTC的效果,確定其在臨床診斷PTC的應用價值。
選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本院)病理科179例甲狀腺手術標本,其中62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腺瘤等結節(jié)為良性組,117例PTC結節(jié)為惡性組。良性組男10例,女52例;年齡25~78歲,平均(52.9±13.48)歲;平均病程(16.85±6.21)個月。惡性組男36例,女71例;年齡26~76歲,平均(43.45±11.71)歲;病程(12.95±4.25)個月;腫塊直徑0.1~3.8 cm,平均(0.92±0.35)cm。納入標準:無其他腫瘤病史、免疫系統(tǒng)及感染性疾病史;無手術史及放化療史。排除標準: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指標不完整;術前合并髓樣癌、濾泡癌等其他類型腫瘤。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審批號:2021-06-040-K01)。
常規(guī)石蠟制片,厚度3~4 μm切片備用。EnVision法染色,DAB顯色,蘇木精復染。一抗BRAFV600E抗體(克隆號VE1)購自Roche公司,CK19、HBME-1、CD56單克隆抗體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顯微鏡觀察切片染色情況,無著色0分、黃色1分、棕色2分、褐色3分。陽性細胞數(shù)<5%為0分,5%~25%為1分,26%~50%為2分,>50%為3分。著色強度與陽性細胞數(shù)百分比兩項所得分數(shù)相乘,0~1分為陰性(-),2~3分為弱陽性(+),4~6分為陽性(++),>6分為強陽性(+++)[5]。結果由兩名高年資醫(yī)師判讀。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TC結節(jié)肉眼觀察多為灰白、實性、質中,與周圍甲狀腺組織界限欠清。組織學上PTC細胞呈乳頭狀結構及腺管樣結構,細胞核偏大,呈毛玻璃狀,可見核重疊、核溝及核內包涵體。
對179例甲狀腺結節(jié)行免疫組化染色,BRAFV600E表達定位于PTC細胞胞質,多呈中-強陽性(圖1A);CK19表達定位于PTC細胞胞質,多呈彌漫強陽性(圖1B);HBME-1表達定位于PTC細胞胞質及胞膜,呈中-強陽性(圖1C);CD56表達定位于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胞膜,呈強陽性,PTC細胞為陰性(CD56在PTC細胞膜染色陰性作為診斷PTC的陽性判斷)(圖1D)。
圖1 PTC細胞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抗體免疫組化染色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在PTC結節(jié)和良性結節(jié)中表達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本組117例PTC中,BRAFV600E陽性100例(85.47%),CK19陽性117例(100.00%),HBME-1陽性116例(99.15%),CD56陰性109例(93.16%);62例良性結節(jié)中,BRAFV600E陽性3例(4.84%),CK19陽性26例(41.94%),HBME-1陽性5例(8.06%),CD56陰性6例(9.68%)。見表1。
表1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表達率比較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聯(lián)合診斷PTC時,聯(lián)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高于各項指標單獨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靈敏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假陽性)例數(shù)×100%;準確性=(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shù)×100%。見表2。
表2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診斷PTC的效能(%)
甲狀腺結節(jié)可發(fā)生于各個年齡段,女性居多,患者多無明顯癥狀,少數(shù)會出現(xiàn)咽喉疼痛不適感[2]。PTC多分化較好,易與良性增生病變混淆。其次甲狀腺炎癥時,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又易導致臨床發(fā)生誤判。免疫組化是目前臨床病理普及的方法,當多種抗體優(yōu)化組合能更有效地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
BRAF在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號通路中,通過激活P21從而修復基因損傷,是一種抑癌基因。甲狀腺中,該基因突變導致編碼蛋白異常,使其失去抑癌作用,進而引起細胞發(fā)生異型增生,導致癌變[6]。目前與BRAF基因突變相關研究多建立在基因水平上,而禹樂等[7]研究表明,運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BRAFV600E表達產物(單克隆抗體VE1)與BRAFV600E基因突變有高度一致性。本研究中,良性組BRAFV600E抗體陽性率為4.84%,且染色均為輕-中等強度;惡性組BRAFV600E陽性表達率85.47%,明顯高于良性組,且染色均為中-強陽性。BRAFV600E診斷PTC特異性達95.16%,靈敏性85.47%,準確性88.83%,是診斷PTC的可靠標志物。CK19是一類低分子量角蛋白,通常表達于膽管、胰腺等上皮細胞[8]。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CK19在PTC中表達水平較高,多表現(xiàn)為中等及以上強度表達,靈敏度高達100%。但是,CK19特異度不高,在甲狀腺良性病變也可呈陽性表達,只是表達強度及陽性率不穩(wěn)定[9]。結果顯示,CK19在PTC結節(jié)的靈敏度也為100%,但其特異度僅58.06%,診斷準確性為85.47%。值得注意的是,CK19在良性結節(jié)中的陽性率雖達到了41.93%,但其染色均為中等及以下強度,而在PTC結節(jié)中,均為彌漫強陽性,說明CK19中等以上強度著色對PTC有較好的警惕性作用,但其低特異性導致其在臨床應用受限[10]。HBME-1是一種特異性抗原成分,存在于間皮細胞表面微絨毛,常在間皮瘤和一些腺癌細胞中表達,在腫瘤中起促進血管形成及細胞增殖作用,進而促進腫瘤進展[11]。相關研究報道,HBME-1在PTC組織中特異度和靈敏度均較高,且多呈中度或強陽性表達,而在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等良性病變中很少表達,其在PTC結節(jié)和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的表達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12]。本研究結果中,HBME-1在甲狀腺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為99.15%,在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06%,診斷PTC的特異性為91.93%,準確性高達96.65%??梢?,HBME-1在用于PTC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時,是比較理想的標志物。臨床診斷中,可選擇特異度高的HBME-1和靈敏度強的CK19蛋白聯(lián)合診斷PTC,大大提高其診斷準確性。CD56在NK細胞、星形細胞、施萬細胞、神經元及少量活化的T細胞中表達,是神經細胞黏附、神經外胚層及神經內分泌組織細胞的介導因子,CD56表達缺失或降低可促進腫瘤的增殖和遷移,還與患者預后相關[13]。研究顯示,CD56蛋白在PTC中表達缺失,在甲狀腺正常濾泡上皮細胞及良性病變中呈陽性表達[14]。本研究結果表明,惡性組CD56陰性表達率為93.16%明顯高于良性組的9.68%,CD56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高達90%以上。郭宏義等[15]研究表明,合理地聯(lián)合應用分子標志物能顯著提高臨床診斷PTC的準確性。這一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吻合,具有可信度。同時提示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鑒別診斷中,從抗體的表達水平,抗體的染色強度等多個角度綜合判定,可大大提高PTC的診斷準確性。本研究中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聯(lián)合抗體診斷PTC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達到100.00%,診斷效能均高于各個抗體單獨使用,說明抗體合理地聯(lián)合使用是診斷PTC的極可靠的輔助工具。
綜上所述,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是甲狀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的重要輔助指標,CK19陽性表達是診斷PTC的敏感性指標,BRAFV600E、HBME-1異常過表達和CD56表達缺失是診斷PTC的特異性分子標記,合理運用這四種標志物組合,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臨床提高PTC的診斷準確性。同時,運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BRAFV600E突變較基因測序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