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金
(寧化縣方田鄉(xiāng)鄉(xiāng)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福建寧化 365400)
由于水稻育種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當下水稻品種(組合)眾多,據統(tǒng)計,每年在福建省寧化縣備案種植的水稻品種(組合)達130~150 個。不同水稻品種(組合)在同一生態(tài)環(huán)境、同一稻作類型上種植表現各不相同;同一水稻品種(組合)在不同種植區(qū)域、不同稻作類型上表現差異也大;同一水稻品種(組合)在同一種植區(qū)域、相同稻作類型上也會因育秧方式、栽培管理方法等不同而導致生育期農藝性狀差異明顯[1-2]。本研究于2022 年在寧化縣方田鄉(xiāng)朱王村開展煙后作機插水稻新品種(組合)篩選試驗,通過評價鑒定其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及農藝性狀表現,為全縣及本鄉(xiāng)煙后作機插水稻品種(組合)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地點設在寧化縣方田鄉(xiāng)朱王村朱坊塅上,地處東 經116°43′11″、北緯26°18′23″,海拔413 m,地勢平坦開闊,田塊平整方正,排灌方便,土壤質地為灰黃泥田,土壤肥力較均勻,肥力中等偏上,前作為烤煙。
參試水稻品種(組合)共13 個,分別是淳豐優(yōu)3號、福兩優(yōu)1376、福泰優(yōu)1 號、金龍優(yōu)607、瑋兩優(yōu)534、瑋兩優(yōu)鈺占、伍兩優(yōu)鈺占、悅兩優(yōu)5688、永興優(yōu)香占、葏兩優(yōu)雪峰絲苗、菁兩優(yōu)636、富兩優(yōu)2877及昌兩優(yōu)絲苗(CK)。
為方便機械操作,本試驗采用大區(qū)簡比試驗,每1 個品種為1 個處理,共13 個處理,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組合)栽插面積667 m2,四周設5 行以上保護行[3-4]。品種(組合)之間采用完全隨機排列,通過抽簽法決定品種(組合)的排列順序。統(tǒng)一機插規(guī)格為30 cm×16 cm,每叢2~3 本,每667 m2插足基本苗3 萬苗,兩頭保護行機插同小區(qū)品種,兩邊保護行機插相鄰的小區(qū)品種。
播種前2 d 機耕整秧地,6 月7 日統(tǒng)一采用全自動播種流水線精量播種,每盤播干稻種75 g,每667 m2播足20 盤,防蟲網覆蓋集中育秧。6 月22 日施斷乳肥,每667 m2撒施45%[m(N)∶m(P2O5)∶m(K2O)=15∶15∶15]的復合肥5 kg,同時每667 m2用40%毒死蜱60 mL+50%吡蚜酮10 g 兌水50 kg 噴施防治秧田蟲害。
6 月24 日結合耕整地施基肥,每667 m2用25%[m(N)∶m(P2O5)∶m(K2O)=12∶5∶8]的水稻配方肥20 kg。7 月3 日第1 次追肥,每667 m2用15%的迅之星除草藥肥10 kg 均勻撒施,7 月20 日第2 次追肥,每667 m2用35%[m(N)∶m(P2O5)∶m(K2O)=18∶5∶12]的復合肥20 kg 均勻撒施。
8 月14 日每667 m2用40%毒死蜱60 mL+50%吡蚜酮20 g+2%阿維菌素80 mL+75%三環(huán)唑20 g+35%氯蟲苯甲酰胺40 mL 兌水60 kg 噴霧,預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9 月1 日前后根據品種破口抽穗情況每667 m2用5%烯啶蟲胺60 mL+40%富士一號60 mL+50%吡蚜酮20 g+25%丙環(huán)唑20 mL兌水60 kg 噴霧預防稻飛虱、稻瘟病和紋枯病等。
水分管理采用夠苗拷田,干濕交替至成熟,7 月15 日輕擱拷田,7 月17 日復水;7 月28 日拷田,8 月10 日復水;9 月12 日開始采用干濕交替的水管方法。
農藝性狀的測定:播種后觀察記錄各參試品種生育期及抗性,成熟前結合田間取樣測量株高、有效穗。取樣后的稻穗裝入尼龍網袋進行晾曬,室內考種各參試品種的穗長、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等農藝性狀;實割產量的測定:采用單獨收割、單獨稱重、谷物水分測量儀現場測定水分,標準含水量取值13.5%(秈稻),計算稻谷干重[5-6]。采用Excel 2010 進行數據整理計算和相關分析。
表1 顯示,參試的13 個水稻品種(組合)齊穗期均在9 月20 日前,齊穗期介于9 月3 日—9 月18 日。參試品種全生育期123~141 d,其中淳豐優(yōu)3 號全生育期最長,為141 d,比昌兩優(yōu)絲苗(CK)晚熟8 d;瑋兩優(yōu)鈺占全生育期最短,為123 d,比昌兩優(yōu)絲苗(CK)早熟10 d;其余品種125~135 d。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
2.2.1 參試品種農藝性狀
從表2 可知,參試水稻品種株高101.8~121.8 cm,其中永興優(yōu)香占最高,昌兩優(yōu)絲苗(CK)最矮,其余品種109.4~120.6 cm;穗長20.1~26.4 cm,其中葏兩優(yōu)雪峰絲苗最長,悅兩優(yōu)5688 最短,其余品種20.9~23.8 cm;每667 m2有效穗19.41~23.82 萬穗,其中昌兩優(yōu)絲苗(CK)最多,葏兩優(yōu)雪峰絲苗最少,其余品種19.56~22.96 萬穗;單穗總粒數106.5~167.1 粒,其中悅兩優(yōu)5688 最多,淳豐優(yōu)3 號最少,其余品種125.6~166.1 粒;結實率72.1%~95.5%,金龍優(yōu)607 最高,福泰優(yōu)1 號最低,其余品種82.6%~95.1%;千粒重21.5~29.8 g,其中福兩優(yōu)1376 最重,悅兩優(yōu)5688 最輕,其余品種23.4~28.5 g。
2.2.2 參試品種產量表現
參試品種每667 m2干谷產量478.1~647.5 kg,其中永興優(yōu)香占最高,福泰優(yōu)1 號最低,其余品種540.6~646.5 kg;每667 m2干谷產量超過600 kg 的品種有6 個,分別為永興優(yōu)香占、瑋兩優(yōu)534、福兩優(yōu)1376、昌兩優(yōu)絲苗(CK)、伍兩優(yōu)鈺占和富兩優(yōu)2877,分別是647.5 kg、646.5 kg、633.2 kg、621.2 kg、615.8 kg 和604.7 kg;永興優(yōu)香占、瑋兩優(yōu)534、福兩優(yōu)1376 分別排第1、第2、第3,分別比昌兩優(yōu)絲苗(CK)增產26.3 kg、25.3 kg、12.0 kg,增幅分別為4.2%、4.1%、1.9%;每667 m2干谷產量低于500 kg 的品種有1 個,福泰優(yōu)1 號產量為478.1 kg,比昌兩優(yōu)絲苗(CK)減產143.1 kg,減幅為23.0%。
從表3 可知,參試水稻品種株型除瑋兩優(yōu)534、永興優(yōu)香占和富兩優(yōu)2877 松散外,其余10 個品種均緊湊;劍葉除福兩優(yōu)1376、金龍優(yōu)607、富兩優(yōu)2877和葏兩優(yōu)雪峰絲苗4 個品種斜立外,其余9 個品種均直立;整齊度除淳豐優(yōu)3 號參差外,其余12 個品種均整齊;后期轉色除淳豐優(yōu)3 號、福兩優(yōu)1376、菁兩優(yōu)636 和富兩優(yōu)2877 4 個品種為中等外,其余9 個品種均為好;紋枯病除淳豐優(yōu)3 號、福泰優(yōu)1 號、瑋兩優(yōu)534、悅兩優(yōu)5688 4 個品種零星發(fā)生外,其余9 個品種均未見發(fā)生;13 個參試品種稻瘟病、稻曲病均未見發(fā)生,未發(fā)現倒伏現象。
表3 參試品種特征特性及抗性表現
1)參試品種中永興優(yōu)香占、福兩優(yōu)1376、昌兩優(yōu)絲苗(CK)、伍兩優(yōu)鈺占及富兩優(yōu)2877 5 個品種每667 m2干谷產量均超過600 kg,且分蘗力較強、整齊度好、單穗總粒數較多、結實率較高、豐產性較好、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均未見發(fā)生,未發(fā)現倒伏現象。其中,福兩優(yōu)1376、昌兩優(yōu)絲苗(CK)、伍兩優(yōu)鈺占3 個品種生育期適中(133~135 d),可在當地低海拔區(qū)作煙后作機插水稻品種;永興優(yōu)香占、富兩優(yōu)2877 2 個品種生育期較短(125~128 d),可在當地高海拔區(qū)或前作烤煙遲采田作煙后作機插水稻品種。
2)葏兩優(yōu)雪峰絲苗、菁兩優(yōu)636、金龍優(yōu)607 等3 個品種每667 m2干谷產量均超過550 kg,且生育期適中、株型緊湊、整齊度好,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均未見發(fā)生,未發(fā)現倒伏現象,可以作為煙后作機插水稻后備品種進一步示范種植。
3)瑋兩優(yōu)534、悅兩優(yōu)5688、淳豐優(yōu)3 號等有輕度的紋枯病發(fā)生,且瑋兩優(yōu)534 株型松散,本著好中選優(yōu)的原則,不建議作為煙后作機插品種在當地推廣種植?,|兩優(yōu)鈺占、福泰優(yōu)1 號等2 個品種結實率較低、豐產性較差,且福泰優(yōu)1 號有輕度的紋枯病發(fā)生,不建議作為煙后作機插品種在當地推廣種植。
4)本試驗開展時間2022 年7 月中旬至11 月中旬,當地天氣以晴天為主,降雨極少,旱情嚴重;且10 月氣溫高于往年,對水稻生長產生較大影響;病蟲害發(fā)生較往年輕,屬中等偏輕發(fā)生年份,蟲害以稻飛虱為害為主。由于沒有高溫高濕和臺風天氣,參試品種的抗性如抗倒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差異難以體現,需在大田種植時加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