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學(xué)們寫文章時只有把心捧給讀者,才能用真情去撥動讀者的心弦。不過,有些同學(xué)“為賦新詞強說愁”,使得文章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給讀者假、大、空的感覺。為此,請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幾種正確的抒情方式,避免踩踏作文矯情的“雷區(qū)”。
1號“雷區(qū)”:缺少細節(jié),抒情空洞
有些同學(xué)內(nèi)心感受很真切,但不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的細節(jié),缺少敘述和描寫的基礎(chǔ),只是熱衷于口號式的抒情,一味地說:“啊,我是多么痛苦!”“這幾天我心里比較煩,比較煩!”讓人感覺這是在作秀,大大減弱了抒情的感染力。
【病例回放】
品嘗著這熱氣騰騰的面,我的心里越來越溫暖。親愛的媽媽,今天我想借這一席之地,向您大聲地喊一句:“您辛苦了,感謝您,女兒愛您一萬年!”
【門診上線】
片段中的抒情“您辛苦了,感謝您,女兒愛您一萬年!”突如其來,缺乏細節(jié)描述,給人空洞的感覺。不妨生動地描述“熱氣騰騰的面”帶給“我”的感動,在描寫的基礎(chǔ)上抒發(fā)感受才自然。
【病愈出院】
媽媽在廚房里忙碌著,桌上的面條正冒著熱氣。看到我過來,她沒有提及昨天的事情,只是招呼我:“快吃吧,趁熱!”我默默坐下,看著眼前熱氣騰騰的面條,雙眼濕潤了。
哲人說,父母之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此刻,這話仿佛發(fā)自我的肺腑。
【醫(yī)師鑒定】
改文緊扣“感謝”,添加了媽媽忙碌身影并招呼“我”吃面條的情形,進而抒發(fā)感受,情感有了依托,似乎讓人觸摸到作者的情感脈搏。
2號“雷區(qū)”:過度抒情,言過其實
在敘述親身經(jīng)歷的某件事請的過程中,有的同學(xué)因為過度抒情,言過其實,以致所寫文章不但沒能打動讀者,讓讀者體悟到什么,反而給讀者一種做作的感覺。
【病例回放】
我更加投入到看書當中了:吃飯時看,上廁所看,甚至上學(xué)路上也邊走邊看。沒到一個學(xué)期,我就戴上了300多度的眼鏡。于是,我常常被老媽監(jiān)視,書也常常被她沒收。我真的害怕那些心愛的書會被媽媽“付之一炬”,我的恐懼感越來越強烈,就像生活在陰暗角落中的老鼠,心里總是充滿恐懼和不安……唉,讀書的恐懼何時了?
【門診上線】
看過電視訪談節(jié)目的同學(xué)都知道,我們聆聽嘉賓娓娓敘說時,經(jīng)常熱淚盈眶,這主要是因為嘉賓說真話,訴真情,絕不夸大其辭。而病文片段就有夸大其辭之嫌。試想:“我”愛讀課外書,媽媽怕影響“我”的學(xué)業(yè),于是加以干涉,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也不至于因為媽媽的阻撓而充滿恐懼。言過其實,就顯得矯揉造作了,讓人感到文章內(nèi)容失真,難以信服。
【病愈出院】
于是,我只好偷偷地買新的“閑書”,抓緊一切時間“偷看”了:吃飯時看,上廁所看,甚至上學(xué)路上也邊走邊看。這樣做的結(jié)果,當然是我每天都被老媽“監(jiān)視”,書也經(jīng)常被她沒收。為了要回那些心愛的書,我在老媽面前“大獻殷勤”:幫她干家務(wù),給她捶背,說書中的笑話逗她……唉,誰讓我是個讀書迷呢!
【醫(yī)師鑒定】
修改后的片段,寫真人、敘真事、發(fā)實感,沒有夸大其辭,而且詼諧風趣,令讀者信服。
《誰打碎了玻璃?》參考答案
小花貓和小白兔的話是相反的,說明他們一定有一個說了假話。先假設(shè)小花貓說的是實話,即玻璃是小白兔打破的;那么,小灰狗說的也是實話,這與“只有一位說了實話”相矛盾。所以,小花貓說的不是實話。再假設(shè)小白兔說的是實話,那么,按照大象爺爺?shù)脑?,其他三位撒謊了——可以推斷出小灰狗說的不是實話。由此可以推知:玻璃是小灰狗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