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樹又名木樨、巖桂,為木樨科、木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桂花樹挺拔的主干、豐滿的樹冠、中秋時節(jié)的花期、豐富的花色、濃郁的花香等使其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可以說是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身,可謂“形、色、韻、味”俱佳,是現(xiàn)代園林市場的寵兒,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城市追求快速綠化的形勢下,桂花大樹移植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為更好地利用好這些日益稀缺的桂花大樹資源,掌握桂花大樹移栽技術,作者對桂花大樹移植的樹源選擇、起苗、運輸、栽植與養(yǎng)護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詳細、系統(tǒng)的研究,以期對市場的桂花大樹移植提供技術參考。
樹源選擇是桂花大樹移栽成活的首要條件,主要注意兩點:一是挖掘地與栽植點的土壤和其他生態(tài)條件要相近,這樣移植成活才有保障;二是挖掘地與栽植點的距離要近,樹體水分蒸發(fā)量小,失水少,有利于成活。
桂花大樹樹源大都是在農村,首先,要選擇在日照充足處生長、樹冠豐滿、樹齡較小、生長健壯和無病蟲害的植株。這種桂花大樹愈合、生根和發(fā)枝能力較強,抗性強,移植成活率較高,在較短時間內便能恢復長勢。其次,所選桂花樹生長地的土質要好,土質疏松和石塊較多的最好不要選,因為不好打包且運輸過程中土球容易散落,會降低成活率。第三,有下垂枝且直徑在8 厘米以上的桂花樹盡量不選,因為這類桂花樹大多樹齡偏大,側根比較粗大,愈傷能力弱,傷口難以及時愈合。
1.移栽時間。在漢中地區(qū)桂花大樹移栽最佳時間為4 月中下旬,這時氣溫開始上升,地溫升高,受傷根系的傷口愈合快,合適的地溫能夠使根系長出一部分毛細根,促進根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加快桂花樹生長發(fā)育。
桂花大樹移栽
2.挖坑與培土。移栽前1周將新栽地的樹坑挖好,預挖樹坑直徑要比移栽樹土球直徑大0.5 米,深度大于移栽樹土球高度10 厘米。挖出的表層土和下層土分開放置、晾曬,同時將土中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凈。再按15 ∶1 配比拌入硫酸亞鐵和多菌靈,增加土壤的酸度,也可對土壤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3.修剪。為了減少大桂花樹體水分蒸騰,提高大樹移栽成活率,需對移栽的桂花大樹進行適當修剪。但因大桂花樹萌蘗能力不強,所以截干、截枝是不可取的,故只能剪掉過密的內膛枝、下垂嫩枝、病蟲枯死受傷枝,以保持樹形和樹勢的均衡,并用防腐消毒保護劑涂抹修剪傷口。為減少移栽成活過程中水分的大量蒸發(fā),應用剪刀剪下部分光滑革質葉片,保護腋芽,留下葉柄,直到均勻保留原樹葉總量的30%~50%,以保證移栽成活和后期復壯開花。
移栽前1 周要對桂花樹澆1 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促枝葉舒展,增強抗逆性。挖出的土球,不會因土壤過干或過濕致使土球松散。同時,移栽前1 周用植物抑制蒸騰劑稀釋400 倍后葉面噴灑,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在5℃以上,風力小于3 級。土球直徑一般為樹干直徑的6 ~8 倍,深度為直徑的75%~85%,如條件允許,挖大些更好。開挖時要先去除樹干基部表土,再按確定的直徑挖掘。對需斷除的大根一定要用鋸子鋸斷,不可用斧子劈砍。土球挖好后要及時進行包扎。包扎時里層應用浸濕的麻袋片墊底,然后用草繩包扎。草繩一定要箍緊,并盡量減少接頭,最后將繩頭緊綁在樹的根部。
1.殺蟲消毒。栽植前要對預先挖好的樹坑進行噴藥殺菌、除蟲處理。
2.樹坑施肥。將已充分腐熟發(fā)酵的圈肥30 ~50千克消毒后,按6 ∶1 的比例將土和肥料充分拌勻后回填到坑底,厚度為15 厘米左右。
3.根系處理。在栽植時,清除傷、斷根及機械損傷嚴重的根系,以免發(fā)生腐爛、感染病害。用濃度為50 毫克/升的ATP 生根粉溶液或用濃度為0.1%~0.5%高錳鉀溶液噴灑樹根基部,促進根系萌發(fā)再生根。
4.栽植。一般用吊車吊樹栽植,卸車時將其緩緩放下,按樹在原生長地的朝向安放,扶正后分層填土踏實。許多時候栽植點立地條件差,需要客土栽植??屯烈M量和原大樹生長地一致,即通氣、透水性好,有保水保肥能力,土內水、肥、氣、熱狀況協(xié)調的土壤。
1.防風、防曬。樹大招風,剛移栽成活的大樹,遇風擺動使剛萌發(fā)新根與土壤不能緊密相連,再加上風季樹木大量脫水,很容易造成大樹死亡。防風的有效辦法是設防風支架,在樹干1/2 處設3 個主支架,支架與支架之間夾角為120°,支架與地面之間夾角小于45°。如樹木較大、風力較強,還要設附支架。附支架位于樹干1/4 ~1/3 處,附支架樁木與主支架樁木呈60°角。6-9 月大部分時間氣溫在28℃以上,可以樹冠外圍東西方向搭架,蓋遮陽網,能較好地擋住太陽的直射光,避免樹葉被灼傷。
2.樹干輸液。在桂花大樹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輸入水分和養(yǎng)分,有利于移栽樹根系傷口的愈合和再生,補充桂花樹地上部分生長所需養(yǎng)分,從而確保移栽成活的質量。輸液材料有輸液瓶1 個,輸液管3 個,獸醫(yī)大號針頭3 個,水和營養(yǎng)生長素適量。操作方法是:在樹的根頸部位刮掉樹干上的老皮,以露出新皮為宜;然后在干周每隔120°找出3 個方位點(要求干周光滑無損傷),將安裝好的針頭插入形成層,再用膠布貼嚴插孔;把藥瓶吊在高處,開始輸液,每棵樹每天1 瓶。
3.雨季的管理。春季雨水多,空氣溫度高,這時應主要抗?jié)?。由于樹木初生芽葉,根部傷口未愈合,往往會使樹木死亡。雨季挖好排水溝,及時排水,避免樹木被水浸泡。
4.防寒措施。進入冬季,要加強抗寒保暖措施。一要用草繩繞干包裹保暖,能有效抵御低溫和寒風的侵害。二是搭建簡易的塑料薄膜溫室,提高樹木的溫、濕度。三是選擇一天中溫度相對較高的中午澆水或葉面噴水。
5.病蟲害防治。樹木通過鋸截、移栽,傷口多,萌芽的樹葉嫩,樹體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害、蟲害,如不注意防范,樹木遭受蟲災或染病后可能會迅速死亡,所以要加強預防。可分4 月、7 月、9 月三個階段用多菌靈或托布津、敵殺死等農藥混合噴施,每個階段連續(xù)噴3 次藥,每周1 次,正常情況下可達到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