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亮
書名: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作者:鈕雪林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年6月定價:68.00元
《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書共包括五個章節(jié)。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紹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義,并對國內外這一問題現(xiàn)狀以及相關學者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第二章為融媒時代重塑傳播格局,作者首先介紹新技術時代的到來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又進一步介紹融媒時代的大腦重構以及新媒體傳播的發(fā)展邏輯。第三章為融媒時代高校思政生態(tài)之思。作者首先介紹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然后又進一步指出融媒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發(fā)展機遇,最后對當前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守進行分析。第四章為新媒體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作者主要從三個角度來探討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助力作用,主要為技術維度的突破與改革、理論維度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及輿論引導力的范式創(chuàng)新。本書第五章為高校推動思政教育載體升級。在這一章中,作者介紹了融媒時代的大思政觀,即環(huán)境育人。融媒時代的思政課程建設原則,在融媒時代的思政課程建設中,應當始終遵循課程為本的原則,同時,融媒時代的思政實踐也應當始終遵循活動育人這一準則。
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從傳播學角度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特定的信息傳播活動,以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為特定目的的傳播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是一個復雜而有機的系統(tǒng),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信息、通道、受教育者、環(huán)境等,融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應該采取更加多元且豐富的教學內容,要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與此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當保持與時俱進,多關注社會時事熱點以及前沿問題。
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也應當培養(yǎng)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融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掌握水平。在融媒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教學服務。通過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評價,進而為學生選擇更加適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創(chuàng)建互動交流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建開放式的互動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思想政治相關內容的交流。教師也可以在開放的互動交流平臺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學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只要有網(wǎng)絡設備,學生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思政理論知識,學習效率得以明顯地提高,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也能夠進一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表達出來,對思政教育內容不理解的地方也能與教師探討,有助于思政教育知識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