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德 文 胡文光 圖
很多古人都有“名”和“字”,部分人還有雅稱。尤其是唐朝的詩人,他們那些別具一格的雅稱,你知道是怎么來的嗎?本期我們來探討一下。
李白可以說是大家最熟悉的詩人了,他的雅稱是“詩仙”,最早由賀知章叫出來的。李白初到長安時,結(jié)識了賀知章,并給他看了自己寫的《蜀道難》。賀知章看完后十分驚訝,激動地說:“難道你是太白金星轉(zhuǎn)世嗎?”也就是說,李白的文采太高了,簡直就像貶謫(zhé)到人間的神仙。此后,大家都稱呼李白為“謫仙人”,簡稱“詩仙”。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李白的詩風確實仙氣飄飄,很符合這個雅稱的特點。
“詩圣”原指詩寫得好的人,后來才特指杜甫。與李白不同,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在古典詩歌領(lǐng)域備受推崇,影響深遠。正式稱杜甫為“詩圣”的,大家通常認為是明朝人王嗣奭,他曾在《夢杜少陵作》中明確提出:青蓮號詩仙,我翁號詩圣。到了明朝中后期,杜甫的“詩圣”之稱已經(jīng)成為共識。此外,因為他的詩歌內(nèi)容多表現(xiàn)安史之亂后的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詩又被稱為“詩史”。
白居易得到大部分人認同的雅稱是“詩魔”。這個雅稱其實來自于他自己的詩:“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由此可見,白居易作詩也不輕松,只不過他不像孟郊和賈島那樣摳字詞,而是看重詩詞內(nèi)容和意境。為了寫好詩,白居易非常努力,他是唐朝最高產(chǎn)的詩人之一,現(xiàn)存3000 多首詩,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盛唐時期,有一本暢銷書叫《維摩詰經(jīng)》。王維的媽媽篤信佛教,就把書名里的第一個字“維”拿來給他當名,“摩詰”成了王維的字。王維的名和字都充滿了禪味,和他的雅稱“詩佛”渾然一體。王維精通詩歌、書法、音樂、繪畫,是少有的全才。蘇軾曾評價他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無論是“行到水窮處”,還是“獨坐幽篁里”,都體現(xiàn)出王維平淡自然、清冷幽邃、遠離塵世的審美趣味和“詩佛”特點。
劉禹錫被稱為“詩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性格豪爽,剛毅灑脫。當年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刺史。面對如此境遇,他依然不屈服,寫了著名的《陋室銘》。二是因為他詩風豪邁,雄渾壯闊。他被貶謫后,寫下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別人悲秋時,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劉禹錫都傳達給人一種開闊疏朗的境界和高揚向上的情感,不愧為“詩豪”。
“詩奴”,字面理解就是詩的奴隸,即過分追求詩的格律和煉字。賈島被稱為“詩奴”,主要與他的“苦寒”詩風有關(guān)?!翱嗪币环矫嬷缸髟姷倪^程艱辛,我們都知道“推敲”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賈島這個特點,就連他自己都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另一方面,賈島這一生終究沒有擺脫窮苦潦倒,詩作也多有“淚”“恨”“苦”等字眼,因此后世也稱他為“苦吟詩人”。不過,“苦”與“寒”也共同構(gòu)成一種特殊的審美意象,受到后世詩人的追捧。